《论语名句及翻译136句》可能是您在寻找句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3、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言必信,行必果。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3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37、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4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4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言必信,行必果。
5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6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6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6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6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6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6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6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70、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7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7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74、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7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7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7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7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8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8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8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8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6、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 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87、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88、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9、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90、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9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93、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9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95、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9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9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8、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99、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0、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1、希望您喜欢,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万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0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3、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104、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05、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06、——《荀子·君子篇》
107、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108、故最为天下贵也。
109、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110、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11、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112、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113、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14、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115、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16、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17、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118、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119、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120、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21、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22、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123、非谓非,曰直。
12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25、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26、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27、而以人为非也。
128、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129、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
130、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131、而能取得成功的人。
132、可是论阅历很老成的人,假如他不曾浪费光阴的话。但是这种情形是很少见的。
133、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
134、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135、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青时应该努力,这样年青时才不致空虚。
136、也不可能完全分散她的这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