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句子 > 

论语名句148句

栏目:句子
时间:2023-07-03 19:20:29

《论语名句148句》可能是您在寻找句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言必信,行必果。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30、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3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36、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3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9、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4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0、 总会有一个人是第一,我为什么不能是那一个人呢。

61、 拥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

62、 失败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在抵达成功之前放弃的人。

63、 细节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64、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65、 只要拼不死,就往死里拼。

66、 成功不了就是你太弱了,哪来那么多原因。

67、 心若向阳,无谓悲伤。

68、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69、爱情是无邪的,神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70、爱情既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法拉第(英国)

71、爱情是生命长河中不断的绽放的美丽的浪花,但长河不能因欣赏美丽的浪花而回浪不前。——莫贵英

72、73爱情是一种宗教。——罗兰

7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7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7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7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7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7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8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8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8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86、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8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8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8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90、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9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9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9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9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9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01、执事敬,与人忠。

102、“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03、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05、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 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106、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107、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8、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0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12、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4、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115、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洪应明 《菜根谭》

116、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菜根谭》

117、痛苦时期的慰藉。

118、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

119、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120、让别人说去!——但丁

121、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22、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何塞?马蒂

123、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124、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25、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26、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7、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128、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29、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130、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131、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132、取之有道。——孔子

133、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134、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35、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136、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137、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要先做到。

138、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139、而是教育学生。

140、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务必具有的一种生活潜质。

141、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142、要到达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潜质。

143、死读钻牛角类别:学习

144、ldquo;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145、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146、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147、应当讲究修养。

148、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推荐句子
  • 论语警句138句
    论语警句138句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

  •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260个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260个

    1、“人而无信:“一个人不讲信用子曰,小车少了軏”2、“君子不庄重,夫然后行!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要不怕改正,信则人任焉。”3、“信近于义,就有益,敏,难道能行得通吗,行乎哉: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说,友多闻:“能行五

  • 名句摘抄119句
    名句摘抄119句

    1、在人的肉体与幻想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真诚和信任,以及对所有的一切尽可能长久的保证。——《镜中微瑕》2、万物如尘,唯汝是吾心头之珠。渗吾之骨.融吾之血.割舍不得。——《且试天下》3、而不是囚禁感。——

  • 名句赏析96句
    名句赏析96句

    1、世上最精明的糊涂便是“忘记”。2、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3、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卢梭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5、

  • 名句名篇71句
    名句名篇71句

    1、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多从欲中来。2、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4、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5、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6、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

  • 名句积累99句
    名句积累99句

    1、山将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2、边月无端照别离,故园何处寄相思。西风不解征人语,一夕萧萧满大旗。——纳兰性德3、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4、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

  • 论语十则132个
    论语十则132个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5

  •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句子214个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句子214个

    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子曰:“后生

  • 名句大全162句
    名句大全162句

    1、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象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是学习一辈子。3、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4、一

  •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141个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141个

    1、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