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文章主题与分段》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下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文章主题与分段
①主要内容:
诗歌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表现了其高洁、挺拔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
2、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上一位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脉络梳理: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暑假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写我和老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写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及爸爸对我们的称赞。
3、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小外甥的疼爱和赞美之情。
脉络梳理: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写作的对象我们家的男子汉。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方面写男子汉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上文,点题。抒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
4、四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课堂笔记之文章词句赏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课堂笔记之文章词句赏析
词句赏析:
1.她的皮肤是那么细嫩、洁白一对深蓝的、钟情的眼睛在微笑着。
这句话是对公主的外貌描写。写出了公主美丽的容貌。
2.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人鱼舞姿非常优美。
3.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句话是对以前小人鱼遭遇的总结,写她为了王子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而她付出的这一切不仅没有回报,对方却不知道,这是多么悲哀啊!
4.在这里,这对幸福的新婚夫妇将度过他们宁静、美好的夜晚。
这句话把一对新人的幸福和小人鱼的伤心痛苦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小人鱼的悲伤。
5.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
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细致地刻画了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她却选择放弃,为了她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6.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
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她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诀别,向自己的生命诀别,善良的小人鱼选择让自己化成泡沫。
5、四年级下册11课白桦生字注音专项练习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桦涂茸绣穗抹 寂霞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潇( )( )( ) 朦( )( )( )
胧( )( )( ) 绽( )( )( )
晖( )( )( ) 徜( )( )( )
徉( )( )( ) 姗(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桦( )( ) 涂( )( )
华( )( ) 添( )( )
茸( )( ) 绣( )( )
耳( )( ) 秀( )( )
穗( )( ) 抹( )( )
惠( )( ) 沫( )( )
寂( )( ) 霞( )( )
叔( )( ) 雾( )( )
四、咬文嚼字(填序号)
涂:A.乱写。 B.用笔抹上或抹去。 C.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
1.由于涂改得太多,老师要求他重新绘画。( )
2.请不要在公共设施上随便涂鸦。( )
3.这些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 )
6、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课文主题本文讲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被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往东海投小树枝、小石子,想要填平东海的故事,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
这则神话通过描写精卫不畏艰难,衔来西山木石决心填平东海的故事,赞扬了精卫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
7、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筑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和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劳动成果的极大赞美,也体现了作者长期坚持细致观察的敬业精神。
8、五年级下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课文内容与脉络梳理
五年级下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课文内容与脉络梳理
主要内容:
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刻画了五个鲜明的的手指形象,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交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9、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10、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2.从我要给爸爸浇田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我这一美好的想象中可以看出我关心爸爸,希望为爸爸减轻负担。可以看出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处处为家人着想。
3.我真的能走到桥上去吗?
不能。因为这是彩虹,不是真的桥,没办法走上去。说彩虹是桥是我的想象。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彩云是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彩云指的是我的花裙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裙子比喻成彩云,既写出了花裙子在空中飘的感觉,又突出了花裙子的美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11、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了彩虹。
第2自然段:写如果我提着水壶到彩虹上,就能帮助爸爸浇田了。
第3自然段:写如果我拿着梳头用的镜子到彩虹上,就能让妈妈照着这个月亮似的镜子梳头。
第4自然段:写如果我把秋千挂在彩虹上,坐在上面荡秋千,我的花裙子就会飘啊飘的像彩云。
1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军神》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课文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课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13、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沃克医生为什么认定病人是军人?
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病人为军神?
军神是沃克医生对病人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病人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痛苦,具有不怕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他所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是一般军人做不到的。
3.刘伯承刚开始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又为什么要说出来?
刘伯承在战斗中受伤,深知自己是敌人捉拿的要犯,加上对沃克医生的为人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最后说出来,是因为他看到沃克医生医德高尚,值得信赖。
4.本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14、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1课军神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先前的态度是冷冷的,而如今他的目光变得柔和了,是因为面前的军人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得从容镇定,具有顽强的意志。他从内心钦佩这样的军人,所以在神态上也有相应的变化。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病人向沃克医生说明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平静一词表现出病人的态度非常冷静,说明他意志坚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甘愿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的这种行为让人动容。
3.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一刀刀割掉!
再一次愣住、口吃形象地表现了沃克医生听到病人回答之后的震惊。这种手术的痛苦,绝非常人所能忍受,而病人竟然拒绝使用麻醉剂,从侧面衬托出病人的顽强意志和从容镇定的心态。
4.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从容镇定与颤抖、汗珠滚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中,可以感受到沃克医生很紧张,侧面衬托出刘伯承的钢铁意志使沃克医生受到极大的震动。
5.病人一声不吭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做手术的情景。抓住暴起汗如雨下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动作、神态。
6.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久仰的意思是仰慕已久,这个词说明刘伯承的名字被很多人知晓,他是一个有威望的人。
15、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16、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1.生字
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桦 涂 茸 穗 寂 霞 抹
2.词语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3.字词解析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专有名词
白桦: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像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
5.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6.教材分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1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
18、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天窗象征什么?文章为什么以天窗为题?
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2.文中两次写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时候分别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分别指夏天阵雨到来时和晚上孩子们被逼着睡觉时。因为大人们不许孩子们在雨里玩耍,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孩子们失去了观察外面世界的自由,只有透过小小的天窗去想象外面的世界;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还没有玩够,只有透过天窗可以看到或联想到外面的情景。所以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两次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两次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无穷快乐。
19、四年级下册第24课黄继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24课黄继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这个任务光荣是因为它作用很大,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艰巨是因为它困难很大,想要完成并不容易。
2.文中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有什么作用?
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没有退缩,体现出黄继光的英勇顽强。
3.黄继光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总共站起来两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表现了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第一次:他不断向前爬行,到达一个很近的距离,此时他手握手雷,正好可以站起来投向火力点。第二次:他身负重伤,而敌人的机枪仍在不停地扫射,战友们无计可施,此时的他没有武器而天马上就要亮了,他站起来扑向火力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表现了黄继光为了完成任务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4.战士们最终能够占领高地、消灭敌人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因为黄继光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士们赢取了冲锋的时机;还因为黄继光英勇献身的壮举,感动了战士们,激励了战士们,给战士们带来了无穷的战斗力量。
20、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堂笔记之文章划分
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堂笔记之文章划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1、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我一向讨厌母鸡。
这句话开门见山,点明作者对母鸡的一贯态度讨厌,统领前三个自然段,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它永远不反抗公鸡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作者通过不反抗欺侮下毒手这几个词写出了母鸡对待鸭子、其他母鸡和公鸡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母鸡欺软怕硬的形象。
3.不论是在院里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警戒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立刻警戒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活灵活现。从挺着警戒歪着看看警告等动作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只勇敢、负责的母鸡。
4.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这句话把鸡雏的肚子比作汤圆,说明鸡雏吃得很饱,与母鸡却消瘦了进行对比,说明母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鸡雏吃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5.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6.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这句话与开头我一向讨厌母鸡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句中不敢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神圣的母爱的尊敬与赞颂。
22、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这句话采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猫贪玩的特点。
3.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与前面老实乖的特点形成反差,突出猫的性格古怪。
4.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这与之前猫的贪玩看似互相矛盾,但都是事实,正好说明猫的性格古怪。
5.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蹭表现了猫似乎在撒娇、耍赖,写出了猫与主人的亲昵。
6.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表现了猫的叫声变
化多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欣赏与喜爱。
7.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了淘气。
这是本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表明下文将重点写小猫可爱淘气的特点。
8.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猫当作小孩看待,说它撞疼了也不哭,充满了疼爱之情。
23、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
24、四年级上册白桦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白桦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白桦》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有很多奇妙的感受和想象。比如:朦胧的寂静、雪绣的花边、姗姗来迟的朝霞这些独特而美妙感受,必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积累感知,最后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学还是以朗读为主,分三层推进,初读感知,明确主题理解朗读,感知写法感情朗读,品悟形象。
脉络梳理: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
2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和图案美观的特点。
2.第2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展现了赵州桥设计得坚固的?
从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两方面展现了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的。
3.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26、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
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这些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27、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第二部分(2、3):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第三部分(4):总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