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树叶娃娃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中班美术教案树叶娃娃反思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不同形状的树叶拿来作画,拓印下来。
2、 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愿意并大胆尝试作画。
3、 让孩子们感受与同伴作画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 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并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树叶、蜡笔、双面胶、画纸、颜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带来了各种形状的树叶,你们知道带来做什么吗?今天我们要用树叶在纸上印出好看的花布给娃娃做秋季的衣服,那你们想做一件什么样的花布衣服呢?
(余欣曼说:“我想给她做一条红色的裙子”朱国鑫说:“我想给他做一件绿色的衣服”林敬一说:“我要给他做一件彩色的衣服,像彩虹一样很漂亮的”)
小朋友们对色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平时也喜欢玩一些关于颜色的游戏,会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进行制作。
二、出示范画并介绍制作方法
1、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两种
2、然后把树叶用双面胶贴在纸上做底板
3、再用排笔蘸取颜料均匀地涂在树叶上,进行拓印在黑纸上。
(在我示范的时候,有幼儿在下面轻声议论。滕浩嘉说:“我看见老师把 双面胶粘在树叶的反面的”。吴梓悠说:“我也看见了,这样贴肯定贴的牢,不会掉。”)
看来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已经掌握了黏贴的技巧和方法。
三、幼儿操作
1、幼儿分小组进行排版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 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花布
3、把印好的花布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娃娃。
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树叶装饰的很漂亮,而且装饰的树叶娃娃都有各种各样姿态,很特别。
四、展示评价作品
1、作品展览,介绍自己的作品
2、让幼儿评选出最有创意的树叶娃娃,并说出理由。
(王子睿说:“我觉得吴梓悠的树叶娃娃最好看,因为她跳舞的动作美。”邓子涵说:“我觉得郭悦的树叶娃娃做好看,因为她装饰的有爱心。”)
从幼儿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们有一定经验了,知道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活动总结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粘贴技巧,再添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的树叶娃娃,而且观察到老师的示范要点同时学会运用。
2、中班美术跳舞的树叶娃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树叶不同的形状,大胆想象出树叶娃娃的不同舞姿和表情,并进行绘画。
2.感受树叶娃娃的美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上次我们一起学了歌曲《秋叶》,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提问:你们唱的真好听!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猜猜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是什么样的?<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是怎样落下来的?舞姿怎么样?你能学一学吗?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
二、讲解示范。
1.出示范画: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幅跳舞的树叶娃娃,你们猜一猜我是怎么画的呢?
2.讲解示范:我是用树叶进行绘画的,画之前想好树叶娃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飞舞的动作。然后选一张你喜欢的树叶放你需要画的地方,然后左手压住树叶中间,拿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进行绘画,拿走树叶,然后根据刚才的想像进行绘画。
3.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三、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1.提出要求:画之前想好树叶娃娃落下来的心情、表情、飞舞的动作。然后选一张你喜欢的树叶放你需要画的地方,然后左手压住树叶中间,拿记号笔沿着树叶的轮廓进行绘画,拿走树叶,然后根据刚才的想像进行绘画。
2.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帮助幼儿困难的幼儿。
四、讲评。
1.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跳舞的树叶娃娃?为什么?你能学一学它的动作吗?
2.小结。
活动反思:
活动前请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形状的树叶,小朋友们根据树叶外形进行绘画,并增添了一些在游戏中的舞蹈动作,小朋友画的非常认真。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个别完成的,但在绘画时,有个小朋友画出了很多树叶娃娃手拉手一起跳舞的样子,这是备课活动时没有想到的,今后将多多提高。
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树叶印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往下落。孩子们喜欢追着树叶跑,对捡到的各种形状和花纹的树叶很感兴趣。为了更深入仔细地观察不同叶子之间的微小差别,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设计生成了这节树叶印画(绘画)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的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鼓励幼儿多开动脑筋,用树叶拼出多种形象,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美术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学会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
2、能用树叶拼印出多种形象。
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树叶,如梧桐树叶、爬山虎叶、银杏树叶等;收集树叶,并把它们擦干净,抹平整。
2、棉签、水粉颜料、水彩笔、报纸。
3、会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过程
1、集体唱歌曲《小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热情。
教师:秋风吹过,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我们做它的朋友吧,让我们先来认新朋友。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
教师:这里有梧桐树叶、爬山虎叶、银杏叶等,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梧桐叶像金鱼的尾巴、猫头,爬山虎叶像花,也像金鱼的尾巴;银杏叶像蝴蝶的翅膀、裙子......)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用这些小树叶可以印出美丽的画来。
3、欣赏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分别是用什么叶子印出来的。
4、引导幼儿学习树叶印画的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树叶印画怎么做,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选择银杏叶摆放在报纸上,用毛笔蘸上你所喜欢的颜色均匀的涂在树叶的反面后,注意颜料不能太多,慢慢的仔细的把有颜料的一面朝下摆放在白纸的适当位置,用手轻轻压一压,再把树叶轻轻拿开,一把小扇子就印好了。
5、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再画面中间印画。先想一想,这片叶子像什么,怎么拼?然后再涂上水粉颜料印制。印完,看看印出的物体还缺什么,再用水彩笔给它添画。
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印画技能,鼓励幼儿动脑筋印出各种不同形象。提醒幼儿及时擦干净手上和桌上的颜料,保持桌面和作业的整洁。
6、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进行树叶印画展览,鼓励幼儿相互讲述作品,表扬积极动脑、印画有创意和画面整洁的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于幼儿生活,小朋友兴趣浓厚。所有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创作树叶印画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和颜色,认真涂色,细心贴印,画面整洁,叶印清晰完整。给予了儿童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涂涂画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虑到印画颜料是湿的容易擦花,所以没要求幼儿立即用水彩笔添画,只有少部分幼儿拼印出蝴蝶、花等形象。
4、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拓印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起来啦,树叶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们在树底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情景当然不能错过,引导孩子用树叶来拓印的大好时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了解树叶的奇妙以及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不同之处。
2.了解拓印的方法,乐意与同伴探索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各式各样的树叶若干,厚薄画纸人手一份,蜡笔每桌两盒,胶水每桌2个。
教师:事先做好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个子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欣赏教学挂图中“奇妙的树叶”,感受树叶,叶脉的奇特之处。
教师:请大家欣赏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老师考考小
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脑袋最聪明。
“小朋友看到图中的这些树叶,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与平时我们见到
的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中间一条一条的小线线(叶脉)谁知道是什么,谁
能告诉我”?
小结:秋天到了,小树叶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他们都到哪去了?树
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着急么。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它们还回回家找
妈妈么?什么时候还会去找妈妈呢?(当春天来了小树叶就会回来找妈妈了)
3.出示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教师:这里有一副奇怪的画,从这副话里面,小朋友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画里
面又藏着
些什么呢?谁能看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拓印画,讨论怎样进行拓印。
教师:画里面的树叶是怎么样画进去的?可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引导幼儿对
拓印画的兴趣
阅你读幼儿用书,了解拓印树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
2> 然后把树叶用胶水贴在厚纸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纸铺在上面固定好。
3> 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蜡笔均匀地涂在薄纸,进行拓印。
5 幼儿动手尝试拓印画。
教师:大家想用什么样的树叶拓印呢?想怎么样拓印呢?
1>幼儿分小组进行版画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
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拓印画。
3>把印好的画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拓印画。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拓印树叶的,拓印出来了吗?为什么?
小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只有画面产生凹凸不平时才能拓印的,树叶可以拓印
出来,拓印的时候,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7.幼儿根据刚才的发现,再次进行拓印画的尝试。
8.展览、欣赏各自拓印画的作品,分享、尝试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延伸活动
下节课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颜料、油画棒、铅笔、水笔等)和不同纸质的纸张。引导幼儿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选择树皮、轮胎、布条、不同粗糙程度的墙面等一些其他有纹路便于拓印的东西。由拓印引发幼儿对不同物质的表面机理的关注兴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5、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片大大的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秋去冬来,幼儿园内有很多落叶,孩子们十分钟情于这些普通的叶子,每次户外活动时,总是顾不得弄脏小手和衣兜,偷偷地把树叶藏在口袋里,所以激发了我此次活动的选材,它来源于生活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为此我根据我班的子课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设计了这节美术活动,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材料,开展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黑白装饰画。通过观察与发现,让幼儿在探索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点、线、面来装饰自己的树叶,逐步掌握黑白装饰画的方法。
2、在创作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是让幼儿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掌握黑白装饰画的方法。
活动难点:
是构建不同线条与外形的树叶轮廓。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黑白装饰的树叶画范作,大树妈妈背景图
3、记号笔,剪刀,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比较欣赏多幅黑白装饰的树叶画,感受装饰画的多样与丰富。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奇特的树叶画,看看画上的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导入活动,出示树叶画范例,激发幼儿的兴趣。观察树叶画的形状,为幼儿自主画树叶做铺垫)
2、教师:这些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引导幼儿说出颜色相同,从而讲解黑白画最明显的特征黑色和白色。图案不一样,让幼儿观察图案,引导幼儿观察,点、线、面构成的图案从而突破这一重点。)
(评析:通过幼儿欣赏范例,观察比较,让幼儿理解黑白画,通过对叶子上图案的比较?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树叶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图案。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有的说:“我发现了大树叶上有小鱼在游”。有的说:“我发现了还有渔夫撒的渔网,他们是不是要捕小鱼呀?”有的说:“我发现了树叶上有许多的小太阳,是不是它们希望快点天亮让很多的人都发现这片神奇的大树叶呀?”有的说:“我还发现了许多许多的小眼睛,哦,我知道,那一定是有许多的小眼睛在看着这片树叶呢!” 还有的的说“哈,还有我们喜欢吃的大大卷呢,一卷一卷的。”还有的说:“我还看到了一大片的草地,草地上还有鲜花”……。这样很容易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重点)
二、鼓励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帮助幼儿构建树叶的外形轮廓。
1、教师:前段收集过许多树叶,知道有很多不同形状的树叶。(出示几片不同轮廓的树叶)这些形状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这些线条像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对不同的线条加以归纳和描述(波浪形、锯齿形、弧形)
(评析:出示其他不同形状的叶子,让幼儿观察比较通过提问线条像什么,有的幼儿说叶子形状的线条像小山,有的说像彩虹,还有的说尖尖的像牙齿,通过老师的归类从而突破这一难点,叶子的线条还可以用波浪线,锯齿线,弧线来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点、线、面来装饰自己喜欢的一片叶子,想一想,你准备画一片什么形状的叶子,怎样去装饰它,跟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让幼儿先构建自己的思维,更有利于幼儿的操作)
教师: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评析:在操作时提醒幼儿叶子要画的大一点,要用叶脉分出叶子的几个面,然后用不图的点、线、面去装饰它。在操作时,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做有利于树立幼儿的信心和发挥想象,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让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四、欣赏作品,分享乐趣
教师: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小树叶送到大树妈妈这来。
教师: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片小树叶,为什么?
(评析:让那个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可是使他们体验到创作和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以及提高审美能力)
活动反思:
我在选题时,考虑到叶子是幼儿所熟悉的,且利于幼儿探索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符合幼儿兴趣,会动手操作出自己所想象的作品,但本节课没有达到目标,要求学习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但我在上课时欠缺对点线面的分析,幼儿不够理解这一概念。我提供的范作中忽视了暗示性的想象作品,装饰的作品可以抽象一点,以帮助部分幼儿根据范例进行创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本班幼儿的自主性很好,对记号笔,剪刀等美工材料都能很好运用。
6、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树叶贴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 “秋天”的系列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观察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树叶形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捕捉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点,并读懂幼儿的探索行为。于是我设计本次树叶贴画活动,引导幼儿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像什么,和他们一起去拼一拼,贴一贴,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完成有趣的树叶贴切作品,使幼儿在集体协作中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能够完成树叶贴画作品。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家长与其幼儿利用秋游、爬山、散步等活动,采集和捡拾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各异的树叶若干。老师把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压平、晾干处理后,分成四类(制作金鱼类、制作葡萄类、制作鸭子类、制作孔雀开屏类)树叶材料。
2、秋天落叶飘落图一张,树叶贴画成品图两张。
3、白纸、剪刀、乳胶各4;几种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
老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
老师:叶子宝宝纷纷地离开了妈妈,它们随着秋风飘落下来。一群群孩子把这些可爱的树叶捡起来,带回了家。你们知道把叶子宝宝带回家能做什么吗?(幼儿由发言、表述)
二、欣赏树叶贴画作品
老师:老师跟小朋友们一样,非常喜欢秋天的叶子宝宝,因此就把它们收集起来,根据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加上一些修剪工作之后,把它摆一摆,拼一拼,贴一贴,贴成美丽有趣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出示树叶贴画作品(金鱼帖画和葡萄帖画)
问:我们来看看,叶子变成了什么?(金鱼和葡萄)
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想)
三、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出示枫叶。请幼儿观察它的特征。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枫树叶)
老师:枫树叶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
引导幼儿说出枫叶有红的,有黄的,像鸭子的小脚丫一样可爱。
出示柳叶。请幼儿说说它的特征。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柳叶)
老师:柳叶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柳叶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细细的薄薄的真好看。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大叶榕树叶、小叶榕树叶、葡萄叶等外形特征。
老师小结: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四、分组制作树叶贴画。
1、老师演示小鸭子的制作过程:用黄色大叶榕树叶做鸭子身子,叶梗做鸭子的长腿,红色枫叶做鸭子的小脚丫,小叶榕树叶做鸭子的头部,剪些彩色卡纸做眼睛,这样一幅生动的树叶贴画就做成了。
2、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10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小朋友根据老师给的树叶材料来共同完成四种不同的贴画作品(金鱼贴画、葡萄贴画、鸭子贴画、孔雀开屏帖画)。老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树叶贴画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其实,美就在身边。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树叶一样的自然材料,如布头,瓜子,蛋壳等,只要我们能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将它们拼一拼,剪一剪,贴一贴就一定能做出美妙有趣的东西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很好的达到目标要求。首先,我设计本次活动的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很新鲜的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兴致高昂,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状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其次,活动围绕主题环环相扣,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形势。再次,本活动以10个小朋友为一小组进行集体制作,每一位幼儿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幼儿集体荣誉感,作品效果不错。不足之处:1、幼儿初次尝试树叶帖画活动,手工粗糙,不够细致。2、动手制作时间较长,针对这些不足,教师应多开展帖画这方面的活动,俗话说:“熟能生巧”嘛。
7、中班美术树叶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秋风吹,树枝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为了更深入仔细地观察不同叶子之间的微小差别,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设计了这节《树叶》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中初步学会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
2.在创作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黑白树叶装饰画。
2.记号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黑白装饰的树叶画,感受装饰画的多种与丰富。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奇特的树叶画,看看画上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叶子里面又有什么?
2.教师:像这种用点、线、面装饰的画你还在哪里见过?
二、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帮助幼儿构建树叶的外形轮廓。
1.教师:前一阶段小朋友收集过许多树叶,还有不一样的形状的叶子?你说的这些形状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这些线条像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对不同的线条加以归纳和描述。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作过程。
1.提出设想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自己最喜欢的一片叶子,然后用它们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
2.教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准备画一片什么样的树叶?怎样来装饰这片树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操作建议:先用记号笔画出轮廓,注意叶柄画的明显些,叶面画大一些。用线条分出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然后剪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个别幼儿在绘画时细心的装饰。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装饰活动室。
活动反思
“看,天空非常大,有一颗流星‘唰——’的飞过,留下了长长的一条线。(大树叶中间的叶脉)在旁边有一架飞机也来凑热闹了,看,它出发了,它走到线的那头,又返回来了。(树叶画完)咦,天空里留下了一片大大的树叶。原来呀,流星和飞机它们也是小画家,它们喜欢在大大的天空里作画。这样呀,它们就能将树叶画大,地上的人才会看到,那你们想不想作一位这样的画家,让很多的人看到你们的画呀?”孩子们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因为孩子们对流星呀、飞机呀,都是特别向往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流星、飞机”也能作画当然是非常神奇的,平时当他们在夜空看到流星“唰——”的飞过,一刹那的时间,那他们作画时画这条线时肯定也是干脆的毫不犹豫的从“天空”(画纸)这头流向那头。他们用这样的形式作画,他们不会感到枯燥,至始至终他们都是在游戏中作画,无拒无束的畅游在“天空中”。这样的话,他们想画小都难了。
在接下去引导孩子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时,我同样运用了这种方式,我说:“流星和小飞机他们俩真是个调皮的画家,看他们两把这片大大的树叶变成了一片神奇的树叶了,你们觉得,这片树叶神奇吗?神奇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树叶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图案)。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高涨。
一个再完美的活动设计对孩子的发展作用不大,或者说不符合孩子的特点,不能改变他们以往一些不好的习惯的话,那实施下来的意义就不大。从绘画的结果来看,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的每一片树叶都那么大,大的纸都有点放不下的感觉,有的孩子的叶柄都没法画了,焦急的问我怎么办?我鼓励着说,我已经看到了你画的叶柄了呀!只是这天空(画纸)不够大,下次让你们在更大天空里画好吗?孩子们就欣喜而自信的答应到“好好好”再看孩子们在对叶子的装饰时,虽然他们的装饰还不够仔细、严密。但里面还是充满了神奇,有着许许多多的图案。
8、中班美术拓印树叶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起来啦,树叶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们在树底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情景当然不能错过,引导孩子用树叶来拓印的大好时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了解树叶的奇妙以及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不同之处。
2.了解拓印的方法,乐意与同伴探索交流。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各式各样的树叶若干,厚薄画纸人手一份,蜡笔每桌两盒,胶水每桌2个。
教师:事先做好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个子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欣赏教学挂图中“奇妙的树叶”,感受树叶,叶脉的奇特之处。
教师:请大家欣赏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老师考考小
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脑袋最聪明。
“小朋友看到图中的这些树叶,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与平时我们见到
的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中间一条一条的小线线(叶脉)谁知道是什么,谁
能告诉我”?
小结:秋天到了,小树叶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他们都到哪去了?树
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着急么。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它们还回回家找
妈妈么?什么时候还会去找妈妈呢?(当春天来了小树叶就会回来找妈妈了)
3.出示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教师:这里有一副奇怪的画,从这副话里面,小朋友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画里
面又藏着
些什么呢?谁能看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拓印画,讨论怎样进行拓印。
教师:画里面的树叶是怎么样画进去的?可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引导幼儿对
拓印画的兴趣
阅你读幼儿用书,了解拓印树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
2> 然后把树叶用胶水贴在厚纸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纸铺在上面固定好。
3> 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蜡笔均匀地涂在薄纸,进行拓印。
5 幼儿动手尝试拓印画。
教师:大家想用什么样的树叶拓印呢?想怎么样拓印呢?
1>幼儿分小组进行版画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
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拓印画。
3>把印好的画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拓印画。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拓印树叶的,拓印出来了吗?为什么?
小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只有画面产生凹凸不平时才能拓印的,树叶可以拓印
出来,拓印的时候,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7.幼儿根据刚才的发现,再次进行拓印画的尝试。
8.展览、欣赏各自拓印画的作品,分享、尝试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延伸活动
下节课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颜料、油画棒、铅笔、水笔等)和不同纸质的纸张。引导幼儿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选择树皮、轮胎、布条、不同粗糙程度的墙面等一些其他有纹路便于拓印的东西。由拓印引发幼儿对不同物质的表面机理的关注兴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9、中班美术树叶印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迁移手掌印画的经验,进行树叶印画。并从中感知色彩的丰富性。
2、通过用"树叶飘落到××地方,变成××颜色",拓展想象,进一步认识颜色。
3、在活动中感受拓印画的特殊效果美,体验不同绘画形式带来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
2.红、黄、蓝、绿、白颜料,颜料盘中放上水粉笔。
3.色或刷有黑色底的纸,每组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幼儿收集的树叶,引出主题。
教师:秋天到了,树叶玩起了变颜色的魔术。有的树叶变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它们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仔细看它们是怎么变的。
二、学习用树叶拓引画。
(1)用"树叶飘落到××地方,染上了×颜色"语句,拓展幼儿的想象,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树叶飘落到了大海里,它被染成了兰色。(教师边说边用水粉将树叶的一面刷上兰色,然后将树叶放在纸上用手压印)瞧!变出一片兰色的书叶了。(可反复多次压印)树叶又飘到太阳身边,它被太阳染成了红色。以同样的方法示范拓印方法。
(2)知道中途可再次用笔刷上颜色后再印。换色时,必须用抹布将叶面上的颜色擦干净再刷其它颜色进行拓印,也可以换一片树叶在进行印画。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用笔在叶面上均匀地刷上颜色,笔用完要放回相应的盘中。
(2)压印时,要将叶子放好后,一只手放在叶子上轻轻低往下压。
(3)提醒幼儿换颜色时一定要先将叶面上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活动评价。
让幼儿说说自己把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表扬画面整洁,印得清晰的幼儿。
看着彩色的树叶,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活动反思:
本节课源于幼儿生活,小朋友兴趣浓厚。所有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创作树叶印画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和颜色,认真涂色,细心贴印,画面整洁,叶印清晰完整。给予了儿童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涂涂画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虑到印画颜料是湿的容易擦花,所以没要求幼儿立即用水彩笔添画,只有少部分幼儿拼印出蝴蝶、花等形象。
10、中班美术树叶变变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交流启发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
2.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树叶进行美术创造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树木的叶子若干。
2.固体胶、彩色纸等。
3.范画。
活动过程:
一、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多样性。
1.教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树叶,都很漂亮,那王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树叶,我们来欣赏一下。(边欣赏边问小朋友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小结: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很繁多,树叶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有心形、针形、扇形、圆形等。
二、教师讲述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1.教师:看到叶子这么漂亮,王老师想用这些叶子来为大家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变的。(老师快速用几片树叶在手里拼凑出小动物大致外形,问幼儿像什么,然后贴在纸上)
2.教师:原来把各种形状的树叶加以拼接,就可以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了。"
3.教师:老师这里还变了许多的动物,我们一起看看。
三、幼儿分组操作,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四、互评互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拼凑组合树叶的方法,重点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树叶摆放,树叶和树叶之间可以有很多的组合方式,可以变化出很多不同的东西。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幼儿拼凑完成后,请大家一起欣赏,如果有许多拼凑的方法,就请幼儿进行展示。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孩子们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开拓视野、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拼凑过程中以幼儿自选为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强弱来选择活动,待幼儿完成后,让大家一起欣赏。
11、中班美术活动拓印树叶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地上全是金黄色的落叶。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都会不约而同的捡起几片落叶,简单的小树叶就可以让幼儿玩得不亦乐乎的。我也就围绕着树叶,开展了这节拓印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粉拓印的方法,体验印出的画面的特殊美感。
2、通过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树叶,擦干净、晾干、压平。
2、教师制作一副只有树干的画。
3、为每组幼儿准备:调好的三种颜色的水粉、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各自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提出幼儿应注意的问题。
(1)找出叶脉明显的一面朝上。
(2)左手扶住叶子边缘,右手拿水粉笔醺上喜欢的颜色按照一定的方向轻轻地刷,将整片树叶刷满颜色。
(3)两只手托住叶片,找到拓印的位置,双手同时向内翻,将有颜色的一面慢慢放在绘画纸上,用手轻轻的压一压叶片。
(4)用双手拿起叶片,放回纸盒里。
(5)提出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找出叶脉明显的一面
2)用手压叶片时,不要让叶片来回动
3)一片树叶只涂一种颜色
4)出示只有大树干的画,请幼儿为它添上漂亮的树叶
3、幼儿拓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拓印。
(2)提醒幼儿拓印时注意画面大的构图,不要叠着印,以防把画面弄脏、弄乱。
(3)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4、作品展示
将幼儿共同创作的作品“大树妈妈”粘贴在墙面上,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12、中班美术树叶魔术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各种树叶的外形征,学习用树叶印画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1、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2、一些树木的图片;3、不同形状的树叶印成的各种图画,各种树叶印成的小动物图片PPT;4、水彩颜料调入适量水装入大浅盘内、纸、排笔。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每人一张树叶,进入活动室。
我们一起来玩"小树叶飘呀飘"的游戏吧!(一边念儿歌一边手举着小树叶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后小树叶落到了地面上,小树叶落到了地上它要做什么呀?(睡大觉)噢!它们玩累了想睡觉了,那我们轻轻地把小树叶放到大家的小椅子下面,让它们好好的睡一觉吧!
二、各种各样的树叶1、刚才,小朋友和小树叶一起做了游戏,真开心!你们看到这些树叶的颜色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有的树叶是黄色的,有的树叶是红色的)2、我们知道树叶在春天的时候都是绿色的,为什么现在会变成黄色和红色呢?(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小结)因为秋天到了,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树叶上的水份慢慢地变少了,所以树叶呀就会慢慢地变成红色或者是黄色,最后变得干枯,从树上飘落下来。
3、今天,陈老师请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一下它们是谁吧?(哦,原来是小树朋友)4、小朋友们看,这些树叶它是什么样子的?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有的大,有的小)5、小朋友,这片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像手掌)那这片树叶像什么呢?(像小刀)小朋友们可真棒!我们的树叶呀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有的还像心形呢。
四、小树叶变魔术1、小朋友们,我们认识这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你们知道吗?小树叶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树叶会变什么魔术呢?
2、(出示树叶拓印的风景画)你们瞧,小树叶变成了什么?(小树)3、你们想知道小树叶是怎么变成小树的吗?等下老师来变给小朋友看。
(出示背景图)这里是一个小山坡,小山坡上什么也没有,等下呀陈老师要在这个光秃秃的小山坡上种漂亮的小树。
五、用树叶印画1、首先选一片小树叶;然后呢,用一只手拿着小树叶的叶柄,然后选择一种喜欢的彩颜色,用排笔刷在叶子的面上,再将刷好的那一面铺在纸上,稍停留一下,然后把叶子拿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清楚地说明排刷的用法,颜料的多少)小朋友看,小树在了吗?
2、幼儿印画,现在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变变看,小朋友要看仔细他做的对不对噢!
①先请个别幼儿来示范,指出不对的地方。
瞧这个笔上颜料太多了,印在山坡上,这个小树好看嘛?所以颜料要少一点,树叶上都要刷到颜料,不然这棵树也不好看了。
②幼儿自己选择一片树叶拿在手上,然后用排笔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提示幼儿在给叶子印颜色时,蘸的颜色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③小山坡的树种满了把纸放贴在墙壁上,一起欣赏。
六、欣赏树叶拓印图片,感受树叶印画的美。
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树叶变的漂亮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打开PPT七、拿起小树叶,回教室再与小树叶做游戏。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往往是想到什么画什么,基本上不会考虑到画面的整体布局,常常会出现主体物很小,装饰物很多、很乱、很杂的情况,所以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多引导幼儿了解一幅作品首先要突出主体物,背景装饰只是附属品,不应过杂、过乱,整个画面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看起来丰富、整洁和美观。
13、中班美术活动树叶果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均匀压制泥板,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制作盘边。
2、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以及落叶的美。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秋天到了,树妈妈送给大地许多的礼物,看看是什么(出示树叶),一起看看、摸摸各种形状的树叶,感受树叶的脉络。
2、展示树叶果盘,并讨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你想做一件树叶果盘给朋友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讨论操作:
1、我们应该先做盘子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做?(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制作,提醒注意泥板压制的注意事项)2、盘子上的树叶印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幼儿观察讨论,并自由挑选树叶压印)3、盘子的边可以用哪些办法来做?(搓圆、捏扁、用泥条围绕等)4、制作速度快的孩子可以制作一些小水果放在盘内。
三、交流分享:
1、参观作品,看看别人用了哪些不一样的办法。
2、介绍自己想把这果盘送给谁。
活动延伸:
小孩子们的想象力都比较丰富,因此家长们平时要学会多开发宝宝们的想象力,学会引导孩子去想象,小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捡几片小树叶也做个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制作树叶果盘时,情绪高涨,制作认真,构思巧妙,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大胆创新意识,进而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14、中班美术多彩的树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迁移经验,加深幼儿对叶子形状、颜色的认识。
2、会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多彩的树叶,具有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已剪好各种树叶形的手工纸。
2、在卡纸上贴有已经压平的树叶、剪刀、油画棒、白纸。
3、在各色手工纸上画有各种树叶的轮廓
4、背景图:上有三棵大树(另有小花、小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已采集的树叶,激发幼儿想动手制作的愿望。
师: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那这些树叶有什么不同?(形状和颜色),你们知道这也树叶的妈 妈是谁吗?(大树)。吴老师把这些树叶做成了相片送给了大树妈 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二、师边讲述边示范制作树叶相片的不同方法。
第一组:线描画 在已剪好树叶形的手工纸上用记号笔先分成几大块,再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进行装饰,
第二组:拓印画 在已经贴好压平的树叶的卡纸上,覆盖一张白纸,用油画棒横着在树叶的上方来回涂。注意上下两张纸要压住不能动,印好后再用剪刀剪下已拓印好的树叶。
第三组:撕贴画 在已经画有不同形状树叶的手工纸上,用食指拇指捏紧纸一上一下沿树叶轮廓慢慢撕。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第一组:提醒幼儿先将树叶分成几大块,装饰时,线条与图形一定要丰富,要有规律。
第二组:拓印时,上下两张纸不能动,要等到拓印好了才可以移动,拓印时油画棒必须横着涂。
第三组:撕贴时左右手必须协调,要沿着树叶轮廓方向慢慢撕。
四、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的作品
师:把树叶相片送到大树妈 妈的身边。分组进行讲评。
2、和大树妈 妈一起跳个《欢乐舞》。
师:大树妈 妈有了那么多孩子,变得更有精神更年轻了,我们和大树妈 妈一起跳个舞吧。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15、中班美术秋天的树叶教案反思
目标:
1、学习将彩色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灵活性。
2、在示范讲解的引导下,掌握拼贴技能。
3、对撕纸活动感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准备:
若干不同颜色的长条纸,一棵树,范画,胶水,抹布过程:
一、复习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树叶变成什么颜色?秋风吹来了,树叶会怎么样呢?
2、师幼共同表演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二、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1、师:呜呜呜是谁在哭呀?它为什么哭呀?
2、师: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被风吹走了,我们帮大树妈妈把宝宝找回来吧!
3、师:大树妈妈的宝宝都躲在这些彩色的纸条里。(师出示彩色纸条)4、师示范并讲解把彩条撕成纸片以及粘贴的方法。
5、幼儿尝试用长纸条撕成小纸片。
6.幼儿尝试将撕碎的纸粘贴在树上。
边做边说一说:我给什么大树找到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例如:我给大树找到了红颜色的宝宝……。
三、共同欣赏作品。
1、共同欣赏作品。
2、师幼共同演唱歌曲《秋天》,感受秋天落叶的美丽。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的,不仅仅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重要是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样,孩子们才能跟着你的思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