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找回与身体的联结《遇见未知的自己》阅读笔记

栏目: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7-01-31 15:52:35

《找回与身体的联结《遇见未知的自己》阅读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老人用催眠的方法,让若菱忆起了自己出生时经历的痛苦。腹中的婴儿本来生长在一个温暖、舒适、安宁的环境中,突然一股外力从四周向她挤压过来。婴儿时的若菱吓得全身剧烈地颤抖。经过不知多长时间,若菱感觉自己全身被挤压着,有人在抓她的腿,想要拉她出去,可是她的的头很大,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卡在那里,她听到更多人的说话声、尖叫声、咒骂声,以及安抚、忙乱的声音,吓得她不知所措。最后总算通过了隧道,若菱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无比光亮的空间,灯光非常刺眼,温度又低,周围没有暖和的水了,有的只是粗糙的东西在她肌肤上摩擦。她突然感觉窒息,正在慌乱的挣扎之中,有人用力在她屁股上拍打一下,若菱“哇”的一声哭出来,泪眼模糊中,看到周围尽是陌生的东西,那个每天供养我吃喝拉撒的环境呢?那个我生命的源头呢?没有了吗?失去了吗?她一直使劲儿地哭,惊吓地哭,恐惧地哭,没有指望地哭……

老人感叹道:“我们出生之后,有多少人能够幸运地在一出生就由母亲一直怀抱着,饿了就吃奶,哭了有人抚慰?”“是呀,大部分现代的观点是说什么不要宠坏孩子,要定时喂奶,没到喂奶时间,即使宝宝饿了也不可以喂他。孩子哭的时候让他哭,免得宠坏了老要人抱!”

若菱同意现代教养宝宝的观念有些问题,尤其刚才身临其境般地经过了宝宝出生的过程,更觉得刚出生的孩子就是需要无限的爱和抚慰。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不久前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堂弟家刚刚出生的小宝宝。在婶婶抱小宝宝的时候,小宝宝突然哭了。妈妈猜测道:“孩子是不是饿了,要吃奶了?”孩子的妈说:“不久前喂过,现在不饿的,不要给她喂。”于是,婶婶抱着孩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试图哄小宝宝。可是,孩子依旧在哭。后来回到家,我们和妈妈谈论起了孩子妈对小宝宝的养育方式。话说,现在的宝妈都是看书籍上、网上、公众号里的育儿知识在养育小宝宝的,比如衣服穿几件就够了,不要多穿等。的确,作为家长的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习惯,使其去适应现在这个大环境。但是,他们似乎了孩子那些心理层面的成长需要。要是这两者能和谐,还真是要动动脑筋啊!

所以若菱通过回溯童年的记忆,知道了原来在出生时身体是这样和真我分开的,而这种分开是必然的。于是,她接下去的功课就是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就是其中之一。“基本山,任何能让你专心致志、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地观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而其中,与身体对话、联结的最佳方式就是静坐冥想。

若菱选择了瑜伽,瑜伽老师告诉若菱:“瑜伽还有一个和其他运动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呼吸法方法。像刚才,你就是用呼吸来和你的身体沟通。呼吸在瑜伽当中是自成一派,比我们做的各种姿势的体位还重要呢!”在瑜伽里有一种有关呼吸的说法,那就是人的一生当中,呼吸的次数是固定有限的。所以呼吸越慢越长的人,活得越久。哦~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点将信将疑。书中列举了狗、猴子和乌龟这三种动物。狗和猴子的呼吸快速,所以寿命就比人类短了很多。而乌龟,它好几分钟才呼吸一次,所以可以活很久,因为它可以保持住大量的能量。好像是这么回事,这么说来,生气和紧张时呼吸速度加快,不仅能消耗能量,还消耗生命呀!

瑜伽和呼吸可以建立起与自己身体的联结,还有饮食和健康。我们必须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就像那一辆马车也需要好好维护一样,不然有一天寸步难行的时候,讲心灵的追求也是枉然。以下是老人的学生分享若菱的养生指南。

“怎么吃”包括了以下几点:

1.        食物的比例:所谓的黄金比例是40%的谷类,40%的水果、蔬菜,20%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2.        吃饭的时间:早餐一定要吃得多,晚饭一定要吃得早、吃得少。两餐的间隔时间,不可以超过4小时,才不会耗你的老本而(能量)。所以在两顿正餐之间,应该吃一些点心,补充一下能量。

3.        食物的分量:轻食和少食多餐。每餐食物的分量不要超过你一只手掌能抓满的分量的五倍,七八分饱就应适可而止。

4.        烹饪方法:生食蔬菜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在每个季节都适合;生食肉类(包括鱼肉)在现代的社会中问题太多,少吃为妙。少油的烹饪法——水煮、蒸是最营养、最好的。

5.        吃的方法:细嚼慢咽可以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

此外,食物、饮料不要太烫或太冷。我们的身体必须消耗极大的能量,才能将喝下的冰饮料温暖至正常体温(36.5℃),如此一来,整体的免疫力自然下降。所以如果常喝冰饮料,建议将饮料解冻半小时或该喝常温白开水。

    第三个与身体联结的方法就是健走。锻炼双腿肌肉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明显的运动。
推荐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 读《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一书有感
    读《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一书有感

    作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上课是我们每天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时会为自己一节很顺利并且和孩子互动很热烈的课而感到兴奋不已,有时又会为一节认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而感到懊恼不已。其实一个失败的活动对老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绪气馁、低落只是一时的情绪,可是在过后老师应该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自己活动的设计是否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是否结合了幼儿的实际的经验水平。《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由

    06-22
  • 读后感:再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读后感:再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总有几本书会深深打动我们,影响我们的一生,照亮我们的心灵之路。有时读过的书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珍藏于心房之中,甚至可以铭记一生。暑假我给女儿网上买了一套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书籍。并和她一起迷上了这些书,尤其是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让我和女儿带着激动和无限的神思遐想,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沉静在一个美丽的教育的神话中。 书中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校园巴学园, 一个既淘气又可爱

    06-22
  • 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感
    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感

    关于师幼互动,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育内容大多以带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来说既是教育者,同时还是他们生活的照顾者,一个幼儿教师从早晨入园到傍晚离园,工作内容事无巨细,凡是与幼儿有关的,幼儿教师都要关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纲要》中多次提到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来形成探究式合作型的师幼共同体,有效地推动幼儿园的整体互动网络,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

    06-22
  •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精美段落摘录: 因为幼儿儿童的心灵暂时还不受限制。即使被抱走,幼儿也只会简单放弃,并把兴趣转移,有的家庭有着友爱和宽容,这样一种氛围就是对儿童的爱!在爱中,儿童才可以无拘无束,他的兴趣才会不断涌现,随机产生、变化和拓展。 爱。能把各种场所变成儿童的家。 在儿童自己的家中,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体,以便学会感受身体的每一部分,把握身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身体上的独立。他依靠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来探索身体的智慧和身外的世界,发展内在的天赋和身体敏锐的感觉以开发他的心理领域,以此上升到头脑,这是他未来一切发

    06-22
  • 看《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有感
    看《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有感

    《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一书中提及了幼儿教师理念对产生教育行为的重要性,看了这本书以后发现,当前的幼儿教师理念更新较快,但是理念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行为上,但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又是十分的重要的,所以产生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要及时更新理念,并且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将其落实到正确的教育行为上,这是幼儿教师不足的地方,也是必须要学习改正的地方。只有解决了这一个关键的问题,幼儿才能受到全方位的健康的成长。 书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中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即教师的发展

    06-22
  • 教师培养儿童社会性的智囊 读《互动游戏与心理教育》后感
    教师培养儿童社会性的智囊 读《互动游戏与心理教育》后感

    这本书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看起的,但它改变了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一直以来,我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所关注,但都是站在河边看风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天边的彩虹,美好而遥不可及。直到手捧这本《互动游戏与心理教育》时,才感觉到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俯首即是。即使像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人,也能很好地利用很多种方法来对我们的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本书包括前言和互动游戏两部分(其中的互动游戏又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为群体篇,包括七小章。第二篇章为个体篇,包括八小章。每一章都有

    06-22
  • 读《你和孩子一般大》后记
    读《你和孩子一般大》后记

    对于做为年轻母亲、青年教师的我来说,学习懂得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以及我的学生是我目前人生成长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很多时候怕自己的无知教育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为此寻找正确的教育方式,借鉴与自己教育孩子的生活工作中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家我面对的是一个成长的孩子,而在幼儿园的家庭中,我面对的是三十多个有着三十多种性格、爱好的孩子,我该如何培养这些年幼的孩子、帮助他们懂得更多、了解更多、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虽有远大志向,但欠缺经验的我往往也会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在今年暑期的一次书店之行中,我遇到了这样一本书《你和孩子

    06-22
  • 观看《放牛般的春天》电影有感
    观看《放牛般的春天》电影有感

    周六中午,我园青年团员趁着休息时间,一起观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放牛般的春天》,我曾在《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中刘良华博士用了电影中的人物做论据,在这其中就说到过这部电影,他称里面的马修老师象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这更是激发我看这部电影,虽然电影中的人物说的都是英语,但是我光看着字屏,让我已经非常享受。一种柔和的、温婉的、诙谐的生活故事同样可以给我以感动和心灵的震撼,这就是影片给予我的最直接的启示。 马修老师可能是一位平凡不能再平凡的老师,就像电影中的情景中校长对马修说的一句话你没有成功的成为音乐家,你是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