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句子 > 

读书格言大全137句

栏目:句子
时间:2023-06-25 18:18:26

《读书格言大全137句》可能是您在寻找句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3、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夸美纽斯

4、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

5、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6、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7、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8、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9、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1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12、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1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4、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15、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6、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17、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8、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1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0、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2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22、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23、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24、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2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6、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27、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28、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茨威格

29、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1、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5、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9、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科尔顿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40、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4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3、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5、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6、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4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9、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5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2、“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5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54、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55、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哈兹里特

56、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57、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58、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6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6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6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6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7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7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74、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75、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76、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77、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78、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9、读书贵精不贵多。——书摘

8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1、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章学诚

82、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83、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84、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85、读书要玩味。——程颢

86、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8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88、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89、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茨威格

90、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91、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92、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94、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夸美纽斯

95、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96、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97、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98、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99、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10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1、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

10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03、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104、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105、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106、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0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

108、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109、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11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1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3、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11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15、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鲁迅

116、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117、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118、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1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12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1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12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4、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12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12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2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2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13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31、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13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34、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135、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136、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1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推荐句子
  • 读书心得——读《聚焦式观察》有感
    读书心得——读《聚焦式观察》有感

    教师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呢?观察儿童的什么呢?如果从根源上不认同或者不清楚,那么我们的观察就是无效的。 观察儿童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儿童,更加有效地适应他们的发展需要和儿童个性的发展。对儿童的了解越深入,照顾他们就更加的容易。通过观察,教师了解每名儿童是怎样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创作性的,应该提供怎样的适宜的材料支持孩子的发展。 观察也是一种评价,对儿童发展的评价。观察新来

  • 读书日教案世界读书日
    读书日教案世界读书日

    1、读书日教案世界读书日  一、活动目的: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并喜欢阅读,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共同阅读,分享快乐" 为主题的一系列读书活动。  通过一

  • 读书节宣传标语230个
    读书节宣传标语230个

    1、风声雨声读书声,你读我读大家读。2、每天读书向上,长大成功在望。3、梅花香自苦寒来,学识渊从书中出。4、莫愁前路无知己,书中先哲寻君来。5、读出未来,书送希望。6、不读书,不明理,不成才。7、书香为径,笔墨成河。8、一书

  • 读书祝福语54条
    读书祝福语54条

    1、温降了,天冷了,对您的思念加深了;风起了,雨落了,对您久久的惦念了;雪飘了,福到了,对您的关怀送到了:冬来天寒地冻,愿您添衣保暖从此幸福了!2、缘分在心里,是一种浪漫的梦境;思念在心里,是一段芬芳的回忆;友情在心里,是一曲甜蜜的旋

  • 读书笔记:《蓬勃生长》中的“教学细节特征与应用”
    读书笔记:《蓬勃生长》中的“教学细节特征与应用”

    教学细节,是在教学课堂上能展现一个教师多项能力的指标之一。教师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展现自己自己的教学细节,但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对于自己在课堂一闪而过的细节也会在课后难以回忆。在杨九俊先生的《蓬勃生长》中的教学细节特征与应用给我们了部分启发与思考。 什么是教学细节?教学细节有哪些特征?教学细节是教学行为中外显得最小单位,具有具象性、情境性和意义性。如此简单明了的说明让教学细节的概念进一步明朗。这让我们在设计教学细节,回忆课堂教学细节,使用课堂细节等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对与如何鉴别课堂细节,如何去设计课堂细节,在

  • 读书格言警句108句
    读书格言警句108句

    1、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4、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5、

  • 格言102个
    格言102个

    1、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母亲,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2、学习既不是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太复杂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付出总有回报。不要因为成功而得意忘形,更不要因为失败而丧失对成功的追求。3、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 读书文案55条
    读书文案55条

    1、有时候努力读书就是为了不想在社会底层的圈子里,每天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争个你死我活。2、一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读书3、我好懒,不想读书,不想站着,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机,张嘴就有人喂饭,还要每天不重样都是我爱吃的4

  • 读书角宣传标语183个
    读书角宣传标语183个

    1、诚乃立人之本,借阅需诚信。——作者:二年二班张颂扬2、文明借阅请归还,书香气息香满园。——作者:二年九班赵月3、用心收获知识,用情爱护图书。——作者:二年七班臧楹4、你有家,我也有家,不要让书籍回错家。——作者:二年八

  • 读书心得:读《弟子规》有感
    读书心得:读《弟子规》有感

    自2008年接触到《弟子规》到现在,也是特别喜欢这本经典书籍,这是一本极好的道德启蒙书籍,他是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道德品行教育最好的教材。这个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教育,这么看来在很早的老祖先都能很有智慧的发现育人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若干年后的现在我们也是这样觉得,可知我们的老祖先是有多大的智慧呀!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弟子规》里面的精华。 0-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婴幼儿最最初的行为印象最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