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07-03 16:37:06
文章: 分享

《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

(1)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2)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3)它既胆小又勇猛。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满月的小猫们淘气可爱的特点的?

(1)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淘气;(2)玩起来不怕摔跟头,也不怕疼;(3)肆无忌惮地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3.第4段中,既写到猫什么都怕,又写猫勇猛,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这正好揭示了猫性格的古怪,胆小与勇猛敢斗同时体现了在猫的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4.文中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小梅花指猫的脚印,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猫踩在稿纸上的爪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作者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写猫老实时,列举猫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的事例,写猫贪玩时,列举猫一天一夜不回家的事例,写猫尽职时,列举了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蹲守、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的事例都具体表现了猫古怪的性格。写猫小时候淘气可爱,列举了它玩妈妈的尾巴、玩鸡毛、摔跤、打秋千等具体事例来表现。

2、二年级上册第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8课刘胡兰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说说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对付刘胡兰?

敌人用了收买、威胁、毒打、杀害的手段对付刘胡兰。

2.从哪几个地方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面对敌人的收买,刘胡兰大声地回答说:我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面对敌人的毒打,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面对敌人的杀害,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英勇就义了。

3.你如何理解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是伟大的,为党和人民而死是光荣的。

3、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

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

3.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

4.学完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卫鸟形象,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4、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样的。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2.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无异于一个庞大的怪物。从侧面表现出了麻雀与猎狗之间力量的悬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精神。最后一句话写了老麻雀飞下来救自己孩子的原因,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的爱护弱小者的力量,母爱的力量。

3.猎狗为什么会慢慢的,慢慢地先后退?

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勇气来和自己搏斗,缺乏心理上的准备,所以退却了。还有一种解释是猎狗被老麻雀的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的感动了,这与之前猎狗凶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怜爱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5、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你从哪里看出我是个胆小的孩子?

从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以看出我是个胆小的孩子。

2.我不想去散步,爸爸为什么一定要拉着我去?

  爸爸希望我变得勇敢。

3.夜晚既然很黑,为何还能看到小鸟睡觉呢?

因为我变成了勇敢的孩子,逐渐地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4.我真的看见了小鸟睡觉吗?

  天黑了,是不容易看见小鸟睡觉的。这是我在想象,表达了我对夜景的喜爱。

6、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治病?

因为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2.比较二、三、四自然段,说说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句式一样。

不同点:医生不一样,捉的虫子也不一样,第四自然段还多了高兴一次。

7、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2、结合全文,说一说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石猴是一个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不凡,是一个感受日月精华的石猴,出世充满神奇色彩。其次,他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文中描写他出世后的生活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以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

8、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楚人为何会把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楚人卖矛和盾的时候,夸大其词,只顾吹嘘,没有考虑盾和矛在作战时是相互对抗的武器,不可能同时存在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以至于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夸大其词,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3.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比喻别人或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9、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千年梦指的是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什么?

千年梦指的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嫦娥工程探月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2.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千年梦的?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着不断地尝试。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奇妙想象。明代的官员万户首次尝试乘火箭飞行。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07年10月24日,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3.杨利伟说的三句话向人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1)飞船很安全,很稳定;(2)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顺利完成了任务,有着无比喜悦的心情;(3)作为中国人,流露出无尽的自豪感。

4.嫦娥四号探月活动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2)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互相拍摄,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10、四年级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恐龙和鸟各有什么特点?

恐龙:凶猛 、笨重、迟钝、茹毛饮血;

鸟:行动敏捷、性情温顺、可爱

2、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

11、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一、琥珀有什么特点?

答: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二、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答:1.要有松树;2.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3.形成一个松脂球;4.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三、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温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答:共有3处:①太阳暖暖的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照射这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是: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做铺垫。

四、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答: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五、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把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把琥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识琥珀。

六、 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2、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天窗象征什么?文章为什么以天窗为题?

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2.文中两次写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时候分别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分别指夏天阵雨到来时和晚上孩子们被逼着睡觉时。因为大人们不许孩子们在雨里玩耍,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孩子们失去了观察外面世界的自由,只有透过小小的天窗去想象外面的世界;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还没有玩够,只有透过天窗可以看到或联想到外面的情景。所以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两次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两次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无穷快乐。

13、四年级下册第24课黄继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24课黄继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这个任务光荣是因为它作用很大,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艰巨是因为它困难很大,想要完成并不容易。

2.文中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有什么作用?

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没有退缩,体现出黄继光的英勇顽强。

3.黄继光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总共站起来两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表现了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第一次:他不断向前爬行,到达一个很近的距离,此时他手握手雷,正好可以站起来投向火力点。第二次:他身负重伤,而敌人的机枪仍在不停地扫射,战友们无计可施,此时的他没有武器而天马上就要亮了,他站起来扑向火力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表现了黄继光为了完成任务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4.战士们最终能够占领高地、消灭敌人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因为黄继光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士们赢取了冲锋的时机;还因为黄继光英勇献身的壮举,感动了战士们,激励了战士们,给战士们带来了无穷的战斗力量。

14、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墨梅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淡字表现了墨梅怎样的特点?

淡字表现了墨梅颜色朴素淡雅的特点。

2.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最后两句诗托物言志,点明中心。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15、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2.第24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鬼子的?表现了鬼子怎样的特点?

这一段是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鬼子的,表现了鬼子凶狠、可怕的特点。

雨来为什么能成为英雄?

3.雨来为什么能成为英雄?他身上具有哪些品质?

(1)雨来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父母都是抗日积极分子,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他从小就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2)雨来在夜校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3)雨来机智勇敢,游泳本领高超,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客观条件。(4)日本鬼子侵略他的家乡,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雨来具有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4.文中共有几次写到游泳?对表现小英雄雨来的性格有何作用?

共三次写到游泳。第一次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写雨来的水性特别好,为下文写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脱险作了铺垫。第二次在第45自然段,用一个生动的例子,具体地写出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表现了雨来的机智灵活,这正是他后来和鬼子做斗争的重要条件。第三次在第53自然段,这里不但再次说明雨来游泳本领高,而且进一步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性格,赞扬了雨来确实是一位小英雄。

16、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文章第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2.文章第7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的什么特点?

从母鸡教鸡雏们本领、给鸡雏们取暖、身体供鸡雏们游戏这三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慈爱、不辞辛苦的特点。

17、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是按总分的顺序来描写白桦的。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桦为描写对象,表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本文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之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挺拔之美。

4.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18、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作者看荷花的时候,为什么会把自己也想象成荷花?

因为面对这满池美丽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我仿佛与虫、鱼共语。

2.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3.作者观赏荷花时产生了怎样的想象?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想象: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所以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荷花,快乐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9、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2.作者围绕吹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围绕玩吹肥皂泡写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赏泡泡和产生的联想四个方面的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

作者从肥皂泡的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等方面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

20、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剃头大师指的是我,害人精是指剃头师傅。因为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所以称自己是剃头大师。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所以称老剃头师傅是害人精。

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表弟小沙央求我给他理发,还答应给我五块钱,我可以在他头上随意乱剪,只要能把头发剪下来,没伤到耳朵,小沙就觉得满足,所以我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3.小沙在我给他理发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刚开始时,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当他看见我真剪下头发来时,很高兴;当他听见我叫坏了时,只摸了摸耳朵,确定耳朵没受伤,就表示无所谓;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被自己的丑模样吓到了。

4.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比剃头师傅还熟练呢?

因为我是随意乱剪的,并没有技术,所以速度很快,这使我生出了自己比老剃头师傅还熟练的错觉,反映了孩子的单纯与淘气。

5.我这个剃头大师服务得好不好?为什么?

服务得不好。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睡衣上的碎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最后我也没得到小沙答应付给我的五块钱。

6.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

 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不会乱剪才是害人精。

21、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技法描写九种花的开放?作用是什么?

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多样的句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各种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生动具体;多样的句式使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不单调。

2.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第一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了九种花开放的时间,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开放时的动态画面,多样的句式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不单调。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读了第二自然段,想想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自然段以昙花为例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光照限制。昙花的花瓣娇嫩,白天光照太强,深夜气温过低,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它在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下只能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昙花的美丽。

4.本文的题目是《花钟》,为什么没有直接写花钟,而是先写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和原因?

因为花钟是根据花开放的时间顺序而制作的。作者先介绍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和原因,是为最后写花钟的修建提供依据。

22、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

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这些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23、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想告诫我们什么?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想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再世上白白走一遭。

2.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3.作者是如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生动形象的?

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4、二年级下册第2课找春天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2课找春天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1.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中冲出一词用的好不好?

冲出一词用的好,冲出指快速地向前闯,这说明孩子们走出家门的速度很快,表达了他们想要看见春天的急切心情。

2.春天在哪里呢?

春天在柳枝上,在风筝尾巴上,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春天无处不在。

3.我们用哪些方式找到春天的?(用文中语句回答)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25、二年级下册第20课蜘蛛开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20课蜘蛛开店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蜘蛛先后换了几次招牌?

两次,商店由口罩编织店改为围巾编织店,又改为袜子编织店。

2.蜘蛛开店来了哪些顾客?结果怎样?

蜘蛛开口罩编织店来了河马,蜘蛛用了一整天才织完口罩;蜘蛛开围巾编织店来了长颈鹿, 蜘蛛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好围巾;蜘蛛开袜子编织店来了蜈蚣,蜘蛛吓得跑回了网上。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你认为蜘蛛招牌应该怎样写?

这是一只头脑简单的蜘蛛,他按每位顾客一元收费,不论品种,不计大小,不计多少。招牌不能这样写,卖口罩应该按大小计价,卖围巾按长短计价,卖袜子应该按多少只计价,不能一律一元钱。

4.你觉得蜘蛛开店为什么失败?

蜘蛛开店只图简单,没有认真考虑卖什么,怎样计价,而且朝三暮四,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失败。

26、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写雷雨的)?

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2.雷雨中的景象这部分内容中,雨势是怎样变化的?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雨大雨渐渐变小。

27、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画出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我画杨桃时,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我画出的杨桃就是我看到的杨桃的样子,是五个角的。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师没有笑,而是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并让嘲笑我的同学也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让他们接受教育,明白道理。

3.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老师的话有三层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作画要实事求是;二是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而要弄清画画的人为什么画成这个样子,之后再发表意见。

4.老师为什么不把问题告诉学生,而要反复提出问题?

老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在亲自观察中认识事物、感受事物,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相关内容
  • 四年级下习作:游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四年级下习作:游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四年级下习作:游_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1.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2.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3.先画出游览路线图。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教学难点 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拒绝一一谢绝 宁可一一宁肯 侵略一一侵犯 忍受一一容忍 闻名一一出名 骚扰一一打扰 庆祝一一庆

  •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

    1、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说课稿课案教学目的:1.能把自己学会的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按顺序写清楚。2.能够写出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积极和同学互换修改。3.注重表达

  •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
    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

    1、四年级蝴蝶的家小练笔 避 撼 喧 檐 二、比一比,再组词避( )( ) 撼( )( )辟( )( ) 憾( )( )喧( )( ) 檐( )( )宣( )( ) 瞻( )( )三、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qu ( ) jiānɡ( )雀

  •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1、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20课我家小男子汉的主要内容与分段课堂笔记主要内容: 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小

  •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

    1、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课文重难点探究:1.观潮

  •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

    1、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范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教材分析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我会认组词蓄:x(积蓄、含蓄、蓄须)迫:p(被迫、压迫、迫近)纠:jiū(纠结、纠正、纠纷)缠:chn(缠绕、纠缠、胡搅蛮缠

  •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反思优缺点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反思优缺点

    1、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反思优缺点 四年级下习作:我学会了_教学反思优缺点成功之处:这篇习作从选材的内容上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就是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本领,所以指导时我紧扣生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

  • 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
    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

    1、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超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个良好的班群众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创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