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情况》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
140以下:2
140-144:3
145-149:8
150-154:4
155-159:7
160-164:4
165-169:5
169-169以上:3
2、《快乐的动物》练一练习5.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1)晴天的天数是下雨的几倍。
123=4
晴天的天数是下雨的4倍。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几倍。
63=2
答: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2倍。
3、用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写一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
用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写一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
用彩色的梦我们可以画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各种东西,我想要画一个好看的城堡,这样我就可以住进去了,我还想画好多的卫兵,保护着我,我还想画好多好吃的东西,这样我就可以吃个够啦。
4、《那一定会很好》朗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三年级语文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朗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相同之处:《去年的树》中的树和本课中的种子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去年的树》中,树先是被伐木工人砍倒,后被切成细条,做成火柴,最后变成了点燃的火。本课中的种子先是长成了一棵大树,后又变成了手推车,然后变成了一把椅子,最后变成了阳台上的木地板。
不同之处:《去年的树》中,树的变化不是按照它想变成的样子改变的,而本科中的种子则是一直按照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变化的。
5、阅读《纸的发明》,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将下表填写完整
阅读《纸的发明》,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将下表填写完整
造纸方法发明之前: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西汉时代:懂得用麻造纸,粗糙不好书写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用稻草、破布等造纸,轻便好用。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发展。
6、模仿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文,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小练笔】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辣椒有很多种形状。有的辣椒有两三寸长,长长的,尖尖的,像一个小牛角,又像弯弯的小船;有的辣椒只有一寸来长,胖胖的,像个小灯笼,又像小南瓜;有的辣椒小小的,不足一寸,像小灯泡,又像小红枣。
7、蟋蟀的住宅课后练习,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方法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课文主要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本来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语言更加风趣幽默,使读者产生亲切之感,引起阅读的兴趣。而这个片段则是采用直接说明的方法具体地介绍蟋蟀的外形、体色、发声器、产卵器。语言准确,但没有课文那么生动有趣。
8、2.将下表中的数据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2.将下表中的数据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2007年:10564万人;
2008年:10332万人;
2009年:10071万人;
2010年:9941万人;
2011年:9926万人;
2012年:9696万人;
9、7.下面是一个小公园周一到周五卖出门票的记录表,请把表填完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参考答案
7.下面是一个小公园周一到周五卖出门票的记录表,请把表填完整。
164=4(元)
324=8(张)
8020=4(元)
404=160(元)
3204=80(张)
10、古诗词三首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意思: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呢。
感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答:意思:洛阳城里秋风乍起,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要说的话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
感情:表达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3)风一更,雪一更,田碎乡心梦不成。
答:意思:又刮风,又下雨,将士们的睡梦被打断,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再也睡不着了。
感情:表达将士深切的思乡之情。
11、18、慈母情深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一些这样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母亲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12、17、松鼠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与第一句话相对应的内容是:第1自然段中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如它们面容清秀,眼晴闪闪发光-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与第二句话相对应的内容是:第4自然段中描写松鼠搭窝的内容,如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与第三句话相对应的内容是:第5自然段中介绍松鼠繁殖情况的内容,如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课文运用的是形象的描述,富于文学色彩,表达更生动;这几个句子是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来介绍松鼠,表达更准确,更具体。
13、(3)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cm,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练习题及答案
(3)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cm,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一个人早上身高bcm,晚上身高可能是(b-2)cm。
14、8.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²,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二》练习题及答案
8.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一图形:
S=(2+5)42+542
=742+10
=14+10
=24(cm)
第二图形:
S=ah
=84
=32(cm)
15、8.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四》练习题及答案
8.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解:(5-1)8=32(分钟)
答: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16、1.组内同学按要求交换角色完成。从下面的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乘法或除法算式,再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1.组内同学按要求交换角色完成。从下面的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乘法或除法算式,再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
1.组内同学按要求交换角色完成。从下面的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乘法或除法算式,再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如:
我(你)说算式
6X4=24
246=4
你(我)说关系
24是6和4的倍数
6和4是24的因数
17、1.用13,14,15,16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完成下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质数》
1.用13,14,15,16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完成下表。
18、7.(1)如图,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增加1cm、下底减少1cm,得到的新梯形和原梯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果梯形的上底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4)你发现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7.(1)如图,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4+10)X52=35(cm)
(2)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增加1cm、下底减少1cm,得到的新梯形和原梯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5+9)X52=35(cm)面积不变。
(3)如果梯形的上底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
(6+8)X52=35(cm) 面积不变。
(4)你发现了什么?尝试说明理由。
梯形的面积不变。因为梯形上底、下底的和没变,梯形的高也没变。
19、 1.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1)说一说,图中哪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2)哪两个图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同们交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1.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1)说一说,图中哪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图①和图③
图②和图④
图⑤和图⑦
图①和图⑥
图③和图⑥
(2)哪两个图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同们交流。
图①和图③
图②和图④
图⑤和图⑦
20、5.明明的头长是20cm,身高是120cm,明明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约分》
5.明明的头长是20cm,身高是120cm,明明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
20120=20/120=1/6
答:明明头长是身高的1/6。
21、10.某实验小学五年级开展了征文活动,下面是五年级3个班的获奖情况。先完成下表,冉将表中的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七》
10.某实验小学五年级开展了征文活动,下面是五年级3个班的获奖情况。先完成下表,冉将表中的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22、2.想一想,填一填。 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30次,摸球的情况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盒子里_____色的球可能多,_____色的球可能少。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
2.想一想,填一填。
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30次,摸球的情况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盒子里_____色的球可能多,_____色的球可能少。
答案:盒子里蓝色的球可能多,红色的球可能少
2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课后练习及答案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一些这样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参考答案: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母亲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2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读一读,想一想,并抄写下来。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读一读,想一想,并抄写下来。
答:例如:伯父换看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样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25、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变化》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按平均身高比
甲班平均身高
(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10=149.6(cm)
乙班平均身高
(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10=149.5(cm)
26、1.某电视厂去年全年生产电视机108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4/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参考答案
1.某电视厂去年全年生产电视机108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4/5。这个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万台?
解:设去年下半年生产x万台,则去年上半年生产4/5x万条。
4/5x+x=108
9/5x=108
x=1089/5
x=1085/9
x=60
去年上半年生产:604/5
=48(万台)
答:这个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是48万台和60万台。
27、5.右图是一块玉壁,外直径18cm,内直径7cm。这块玉壁的面积是多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五参考答案
5.右图是一块玉壁,外直径18cm,内直径7cm。这块玉壁的面积是多少?
外半径:182=9(cm)
内半径:72=3.5(cm)
3.14(9-3.5)
=3.14(81-12.25)
=3.1468.75
=215.875(cm)
答:这块玉壁的面积是215.875cm。
28、1.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完成下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参考答案
1.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完成下表。
29、(2)用84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参考答案
(2)用84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3+4+5=12
843/12=21(cm)
844/12=28(cm)
84-21-28=35(cm)
答: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21cm,28cm,35cm。
30、第2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说说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练习答案
第2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说说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答:第2自然段采用总一分的构段方式进行叙述。第一句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是这段的中心句,概括写出了生物在夏天生长飞快的特点,接着具体描写了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这些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并运用数量词和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描述,进而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