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2、一年级上册第二课小小的船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一年级上册第二课小小的船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把月儿比作小船,形象生动。
2.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只指仅仅,只看见是仅仅看见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什么都没看见。这句话写我看着月儿产生的想象,新奇独特。
3、一年级上册第11课项链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一年级上册第11课项链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这是拟人句,写出了浪花的调皮,饱含着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写孩子们用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表现了小娃娃的聪明可爱。
3.快活的脚印印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指孩子在沙滩上行走时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沙滩是黄色的,踩出的脚印也是黄色的,所以说是金色的项链 。
4、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写雨点儿落到的地方的变化,突出了雨点儿的作用。
5、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比尾巴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比尾巴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以三个疑问句开篇,提出三个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回答了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突出了孔雀尾巴的美丽超出了其他的动物,是位居第一的。
6、二年级上册第10课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10课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特点。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薄薄说明了雾很淡,所以能看到晨星和灯光。点点灯光写出了雾气中灯光闪烁的样子。这两句表现了在雾气的笼罩下,晨星和灯光相互映照的朦胧美。
3.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朦胧一词恰当地写出了日月潭的朦胧之美。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
4.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正是由于日月潭风光秀丽,所以才能吸引中外游客。
7、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抱、蹲、望、一动不动 等动词,把这块形状像猴子的奇石写得活灵活现,突出了猴子观海的有趣。
2.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把巨石比喻成一位仙人 在指路,将奇石的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石头的有趣。站伸指等动词,写出了仙人的动作,使得 仙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3.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这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伸着脖子 从形状上写出了巨石上部的修长之美,不住地啼叫从声音的角度来写石头的特点。这句话把金鸡叫天都写得栩栩如生。
8、二年级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2.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不能把一些没做好的事看成坏事,因为坏事也能转化成好事;另外,遇到做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弥补。
9、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10、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和风筝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想了想说明小熊很认真,不是随便地做决定。
2.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小熊很珍惜和松鼠的友情,所以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可是他又不好意思主动与松鼠和好,就把风筝挂在树枝上。
3.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为了化解矛盾,找回失去的友谊,松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放出纸船请求和好,还建议小熊用风筝表达自己的想法。
4.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
风筝朝他飞来表示小熊同意和好。松鼠因为重新找回友谊而激动地哭了。
11、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这是反问句,指前文小鸟说的话,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看吧。
小鸟在劝告青蛙。如果青蛙跳到井外来,看到的天就不是井口那么大了。
12、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3.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效果感到惊奇。
4.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13、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窗户,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这些动词写出了梅兰芳酷爱艺术,想尽办法都要唱戏。
2.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亲自出马多次逼迫看出日本侵略者始终不放弃他们的妄想。
3.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数)
无论都宁可也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写出了梅兰芳再困难也坚决不向日本侵略者妥协,表现了他坚定的爱国信念。
4.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日本人的纠缠。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让人敬佩啊!
14、五年级上册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或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说明人奔跑的速度跟猎豹和鸵鸟相比,差得太远了。
2.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5、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句话描写的是调整搭石的老人,刻画了老人细致认真的特点,赞扬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来,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协调有序写出了走搭石的动作美,把踏踏的声音比喻成轻快的音乐,写出了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走搭石的画面美。作者通过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16、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作者将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姿态优雅,再从不开花 开花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然后笔锋一转,点出我喜爱桂花的原因香气迷人。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浸 字将桂花香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桂花的感情。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此处的浸说明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的限制永远甜在人们的心里。使村子里的人的生活更加甜美。
4.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入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17、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海力布的心理描写,看出他时时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2.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从海力布神态大吃一惊和动作他急忙跑回来告诉大家,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3.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这几句话是对海力布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第一句说明海力布心里明白,要让乡亲赶快离开,就必须将要他们搬家的原因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不然他们是不会搬的。第二句话是说时间不能再拖延了,灾难马上就要发生,乡亲们的生命正面对着灾难的威胁。第三句话表现别无办法可寻,只有以牺牲自已的生命,来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了。这段描写,充分地将海力布在危难关头决心牺牲自己保护乡亲们的品质,十分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18、五年级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
2.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铺垫。
3.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19、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1.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这一元多钱不论对我还是对我家来说,都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可见我家很贫穷。
2.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失魂落魄把我对这本书的渴望程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形象。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这里四个立刻连用,写出快节奏的工作,这是叠加,是快速、加倍的工作,为了儿女的生活、读书,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拼着老命工作。母亲塞给我的是钱,更是浓浓的希望和浓浓的情。
4.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掏数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对这不多的钱的珍惜。母亲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浓浓的爱。
5.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0、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21、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课堂笔记句子解析
1.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从第一处省略号能想象到父亲和母亲养蚕的辛劳,从第二处省略号能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从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和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的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疼爱。
2.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写出了父亲日常生活极其节省,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爱。
3.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父亲的不忍心与我的不忍心相互映衬突出了父亲因家境不好,没有让儿子吃上一顿好的而感到自责、愧疚,父爱又一次凸显。
4.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从父母挣钱的不易与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及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的对比中感受到深深的父爱。
22、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期待期盼 明白了解 催促督促
决定决心 居然竟然 欣赏观赏
兴趣乐趣 起初起先 厌烦厌倦
快乐开心 思考思索 消遣解闷
烦琐琐碎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朦朦昽胧模模糊糊
反义词
明白纳闷 厌烦喜欢 快乐难过
生动呆板 烦琐简单 华丽质朴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文中表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表明顺序的词语有: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传:chun(传说)zhun (传记)
煞:sh(地煞)shā(煞住)
卷:jun(试卷)juǎn(卷起)
抹:mǒ(抹杀)m(抹墙)m(抹布)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这段话主要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它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2.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1.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不够好,不像现在、玩具的品种多、而且人们也有钱买,而那时的玩具只能自己做,强调都只能,有点儿辛酸,也带一点儿调侃意味。
2.那一受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
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因为做得多,所以毛笔就丢得多,卖毛笔的生意当然就好了。两相对比,显示出我的窃喜与得意。
3.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的这种玩法的喜爱。
4.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既写出了裂缝的宽度,又写出了裂缝歪歪扭扭的样子,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学习条件,更写出了那时候玩具的稀少,衬托出竹节人在孩子们眼中的重要性。
5.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6.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夸张,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7.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的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28、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刷子李穿上这身黑,与其说是在和一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在与自己挑战和较劲,他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让人感受到他刷浆技艺的奇、绝。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极是好听。
这句话是对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他刷墙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娴熟得已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干活,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艺术表演。反映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粉刷后的效果,说墙面平整、雪白,反映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4.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这句话是侧面描写,曹小三仔细搜索后,发现师傅身上确实无白点,表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令人难以置信。居然 一词写出了曹小三的惊讶,也写出了刷子李名不虚传。
5.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这句话写的是曹小三的内心感受。他亲眼见到师傅真有如此高超的技艺,感到惊愕,内心受到震撼,虽是事实,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这身黑衣服上无一个白点,就是师傅高超技艺的见证。因而,他觉得那件黑衣服具有一种威慑力。实际上,是刷子李凭着高超的技艺在徒弟心中树立了权威。
6.好好学本事吧!
刷子李对徒弟说的这句话意味深长。其言外之意是:不要以为别人的名气都是虚的,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手艺人必须有本事,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