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上课课后拓展》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上课课后拓展
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叶公好龙点石成金 牛郎织女 愚公移山
表示惊恐的词语:惊慌失措 大惊失色 心惊胆战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惊弓之鸟心惊肉跳 闻风丧胆 望而生畏惊魂未定 惊慌失措
毛骨悚然关于奉献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四季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四季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桃花红红,
她对风儿说:
我是春天。
萤火虫闪闪,
他对夏夜说:
我是夏天。
落叶飘飘,
他俯下身说:
我是秋天。
江面结了厚厚的冰,
他快乐地说:
我就是冬天。
3、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生字组词
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生字组词
《搭船的鸟》本文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浅近、朴素,文风恬淡、清新。搭乃乘、坐之意,可以搭船、搭车、搭飞机搭的对象众多,可主体都是人。但本文搭船的主体却是一只小鸟,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赋予鸟儿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我会写:
搭dā(搭船、搭车、勾三搭四)
亲qīn(母亲、父亲、亲密无间)
父f(祖父、父亲、父老乡亲)
沙shā(沙漠、豆沙、沙滩)
啦lā(来啦、沙啦、哗啦)
响xiǎng(响声、音响、不同凡响)
羽yǔ(羽毛、羽绒、羽翼)
翠cu(翠绿、翠竹、翠色欲流)
嘴zuǐ(张嘴、嘴巴、七嘴八舌)
悄qiāo(静悄悄、悄悄、悄悄话)
吞tūn(吞下、吞咽、吞吞吐吐)
哦(好哦、来哦、走哦)
捕bǔ(捕鱼、捕鸟、捕捉)
我会认字:
鹦yīng(鹦鹉)
鹉wǔ(鹦鹉、鹦鹉舌、绿鹦鹉)
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本文写的是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保护小麻雀免受猎狗伤害的事。
2.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答:起因:猎狗发现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用身躯掩护小麻雀。
结果:老麻雀吓退了猎狗。
3、课文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老麻雀的无畏: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的攻击与退缩:
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
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5、四年级上册第15课的生字组词
女娲补天》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先捡五色石头燃火熔炼,用石浆补好天上的大窟窿,斩断大乌龟的四条腿撑起天空,接着杀死黑龙,使野兽不再残害人类,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地缝的故事。塑造了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败:bi(失败、惨败、败退)
措:cu(措施、惊慌失措)
混:hn(混沌、混乱、混淆)
项:xing(项目、一项、项链)
熄:xī(熄灯、熄火、熄灭)
塌:tā(倒塌、塌陷、死心塌地)
杀:shā(杀掉、杀死、被杀)
颂:sng(传颂、歌颂、千古传颂)
绩:j(成绩、功绩、丰功伟绩)
6、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本文通过讲述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好的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和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多音字
隆:lōng(黑咕隆咚)lng(隆冬)
创:chung(创业)chuāng(创伤)
挣:zhēng(挣扎)zhng(挣脱)
扎:zh(挣扎)zhā(扎针)zā(扎辫子)
近义词
创造创建 幸福快乐 燃烧焚烧
立刻马上 危险危急 寻找寻觅
传说据说
反义词
创造毁灭 燃烧熄灭 难过高兴
危险安全欢声笑语唉声叹气
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词语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词语理解
本文通过讲述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好的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和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窟窿:洞,小孔。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塌下:倒,下陷。
挣扎:用力支撑。
熄灭:停止燃烧。
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8、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散步的场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9、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10、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讲述了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人类遭遇灾难,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讲述了女娲修补天地的过程,她寻找彩石、炼石补天、杀龟撑天、杀死黑龙、堵塞洪水,这是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5):讲述了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重获新生,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她的伟大功绩,这是故事的结果。
12、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课外拓展积累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堂课外拓展积累
描写战争惨烈的四字词语:枪林弹雨 马革裹尸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体现爱国精神的四字词语:精忠报国 救亡图存 舍身为国 匹夫有责
描写爱国情怀的句子: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1.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4.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3、四年级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外知识拓展
四年级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外知识拓展
表示颜色的词语:
火红 雪白 橘红 橘黄 鹅黄 桃红
杏黄 枣红 孔雀蓝 象牙白 翡翠绿
X天X地式词语:
顶天立地 冰天雪地 翻天覆地 改天换地 欢天喜地 昏天黑地 惊天动地
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名言:
1.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2.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 衡
4.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5.毅力是永久的享受。布莱克
6.发明的秘诀在不断的努力。牛 顿
7.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
14、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外拓展知识
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外拓展知识
形容不犹豫的词语:
斩钉截铁 毅然决然 当机立断 直截了当 雷厉风行 义无反顾
带想字的词语:
妄想 幻想 梦想 痴想 理想 想象
描写爱国、坚贞不屈的诗句: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 游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 游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 牧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现代秋 瑾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15、四年级上册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2.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生答:不是。)明明知道这些故事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p) 女娲(wā) 莽莽榛榛(zhēn)
揉(ru) 掘起(ju) 澄澈(chng ch)
掺和(chān)
2.解释词语。
生气蓬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蓬勃,旺盛的样子。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采,神采,神色。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堪,忍受。
3.文体知识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4.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述颇丰。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完下列题目。
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桌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二)深层探究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交流点拨】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b.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c.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交流点拨】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放到地面上时,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来,女娲给他取名为人。为了让人布满大地,女娲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来,女娲想出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小人儿。藤条不停地挥洒,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最后,为了让人类能绵延不绝,女娲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至此,人类就世代延续下来了。
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交流点拨】女娲造出来的人聪明而美丽,他们能说会走,喊女娲为妈妈,他们的身体虽然小,但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他们分为男女,可以自己创造后代。
4.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交流点拨】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三)人物赏析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请你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
【交流点拨】(1)神:一天变化七十二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2)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2.跳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交流点拨】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象力的地方。课文中有关语句,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对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四、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袁珂
丰富的想象造人的具体过程
巧妙的构思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人性化描写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
16、四年级上册15课女娲补天评课稿教学分析反思
四年级上册15课女娲补天评课稿教学分析反思
一、教学效果
1.从教学设计看,教师对教材把握准确,能紧紧抓住略读课文这一编排,抓住神话故事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导语引入神话故事开始,结合前面的精读课文质疑课题,到引导学生自读阅读提示梳理课文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再到品读神奇,小结神话故事的特点,老师始终能关注单元整体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习的方法运用到本节课中来。再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架设了课内外结合,向课外延伸的桥梁。
2.从课堂组织来看,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全体学生。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实实在在的学习与实践。
3.从教学目标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预设的四个教学目标充分落实: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测字词识记情况,正确率达到100%;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多次默读,在每次读文前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读有所得,层层落实了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的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生动等目标。
4.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所有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的情节,了解了女娲这一神奇的人物形象与品质。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自己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展开想象,说出女娲拣石头的过程,而且充分体现了想象神奇,过程具体、生动。所有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迁移拓展环节也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神话故事,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走向课外。
二、教学收获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节课上课前,我充分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考虑老师与学生的默契程度,找准教学的起点。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教学设计。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整体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也再次让我深刻认识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课堂是检验设计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正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堂上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思想、不同习惯、不同思维方式的活生生的人,因此课堂总会有许多实际生成的东西,是老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课前完全预知的,或者说不可能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下。这就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抓住课堂生成的能力。在设计与生成中准确把握学情,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习得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反思不足
1.虽然在课前对学情进行了深入了解,基本上做到了把握班级学情,但对于少部分学生的个体还没能全面掌握。
2.在第二次进行小组交流时,限定了一名学生主说,其他学生补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
3.想象说女娲拣石的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但是在时间上给的稍微有点嫌少,特别是全班交流的人数有些少,对于学困生的指导意义还不够。
4.课堂有针对性地评价,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对于本班这种这种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能力不够强,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的班级,更应该多一些鼓励。
四、再教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导语揭题,板题。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三)检查预习,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2.出示生词,读准字音。
3.指名全班交流,引导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想象,感悟神奇
1.默读课文,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情节触动了你?圈画出重点词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互相评议、补充。
3.全班交流,引导想象画面,朗读体会故事的神奇和女娲的品质。
(五)补白想象,创编故事
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2.搭建支架,引导想象。
3.小组内尝试讲述女娲各地拣五色石的过程,互相补充补充。
4.指名在全班讲,评议指导。
(六)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拓展阅读《女娲造人》,说说这个故事有什么神奇的想象,是人们对世界什么事物给出的解释。
2.汇报交流。
3.推荐读本《中国神话故事集》。
(七)作业布置,巩固提高
1.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生动,讲完整。
2.试着将自己创编的女娲拣五彩石的片段写下来。(选做)
3.资料查找:天真的会漏吗?云霞是怎样形成的呢?(选做)
1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好词好句摘抄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好词好句摘抄
女娲补天中的好词:
善良、仁爱、勇敢、果敢、奉献、无私、无畏、忘我、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女娲补天找好句: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2.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3.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n)。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4.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8、四年级上册第6课生字拼音
四年级上册第6课生字拼音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达d(到达、达成、通达)
蚊wn(蚊子、蚊香、蚊帐)
即j(即使、即刻、即日)
科kē(科学、科技、科目)
横hng(纵横、横行霸道、横冲直撞)
竖sh(竖起、横竖、竖立)
绳shng(绳索、缆绳、跳绳)
系j(系上、系扣、系鞋带)
蝇yng(苍蝇、蝇子、果蝇)
证zhng(证明、证据、证人)
研yn(研究、钻研、研读)
究jiū(究竟、终究、深究)
驾ji(驾驶、驾车、驾临)
驶shǐ(驶向、驶入、行驶)
19、四年级上册第8课生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第8课生字组词
1.认识避、撼等4个生字和读准多音字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线索,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3.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线索,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2.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避 (躲避、避雨、逃避)
撼 (震撼、撼动、震撼人心)
喧 (喧哗、喧闹、喧嚣)
雀 (家雀儿)
炊 (炊烟、野炊、无米之炊)
檐 (屋檐、房檐、帽檐儿)
20、四年级上册第7课生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第7课生字组词
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中列举的事物,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读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唤 (唤醒、叫唤、呼唤)
纪 (世纪、纪念、纪年)
技 (技艺、技术、口技)
改 (改正、修改、改变)
程 (程度、日程、方程)
超 (超过、超越、超额)
亿 (亿万、百亿、十亿)
核 (核能、核心、核潜艇)
奥 (深奥、奥妙、奥运会)
益 (益处、益鸟、日益增长)
联 (联系、联合、联结)
质 (物质、体质、本质)
哲 (哲理、哲人、哲学)
任 (任何、任凭、担任)
善 (改善、善心、善良)
21、四年级上册第8课生字拼音
四年级上册第8课生字拼音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孩子注意力增强,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
避b(躲避、避雨、逃避)
撼hn(震撼、撼动、震撼人心)
喧xuān(喧哗、喧闹、喧嚣)
雀qiǎo(家雀儿)
炊chuī(炊烟、野炊、无米之炊)
檐yn(屋檐、房檐、帽檐儿)
22、四年级上册第7课生字拼音
四年级上册第7课生字拼音
1.请大家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句子,简单写出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是科学让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
(1)生自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问题。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并表达自己的体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课件出示: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发现是什么意思?发明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师总结。
唤hun(唤醒、叫唤、呼唤)
纪j(世纪、纪念、纪年)
技j(技艺、技术、口技)
改gǎi(改正、修改、改变)
程chng(程度、日程、方程)
超chāo(超过、超越、超额)
亿y(亿万、百亿、十亿)
核h(核能、核心、核潜艇)
奥o(深奥、奥妙、奥运会)
益y(益处、益鸟、日益增长)
联lin(联系、联合、联结)
质zh(物质、体质、本质)
哲zh(哲理、哲人、哲学)
任rn(任何、任凭、担任)
善shn(改善、善心、善良)
2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A、观察爬山虎叶子: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B、观察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2、根据课文填一填,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3、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如: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小练笔
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
示例:
观察豆子
我一直想看看豆子是怎么发芽的。星期一,我就开始泡豆子了。找了一个杯子,加上水,我拿起一颗黑豆,小心翼翼地放进杯子。扑通!拿起一粒花生,扑通!又是一颗黑豆和一粒花生,都接二连三地被我放进杯子。虽然这四个生命还没苏醒,但已经在我心中萌芽了。
星期二,我一起床就跑到杯子前,迫不及待地去看,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豆子没有发芽,我真恨不得大声对那些豆子喊:喂!你快醒醒!但忍住了。我不能这么心急,或许过几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过了一会儿,我就把这件事忘了。
星期三,我怀着怦怦直跳地心去看花生和黑豆,并且做好了心理准备。唉!还是不发芽,倒是膨胀了许多,胖乎乎的,真惹人喜爱。虽然没有看到它们发芽,能有个小胖豆也不错啊!
星期四,望着那四颗日渐膨胀的豆子,我觉得信心倍增,也许快发芽了。
在学校,老师让我们交流了观察情况,我这才知道,豆子是不能完全浸泡在水里的。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一个星期过去了,豆子还没有发芽。虽然我把水位掌握到和豆子一样高。我豁出去了,准备用十一的时间继续观察。
又是一个星期二,我的第一个花生发芽了,从花生的上面裂开一点儿缝隙,露出一点点小白芽,非常可爱。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也非常高兴。第一个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星期五,第二个花生也冒出了小白芽,使我对它们的生长充满了信心。再看看第一个花生,他的芽已经非常大了。我观察了十二天一个星期零五天,工夫没有白费,正像爸爸妈妈常常教育我的:有付出就有回报!
24、组词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组词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学习语文,是为了学会阅读;学会阅读,方能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循着这一目标,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不可估量这一中心词展开活动,以初识圆明园,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的设计思路,领悟圆明园的价值和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我会写组词
毁:huǐ(毁灭、毁坏、销毁)
估:gū(估计、估量、估价)
拱:gǒng(拱门、拱桥、众星拱月)
辉:huī(辉煌、光辉、余辉)
煌:hung(敦煌、金碧辉煌)
殿:din(宫殿、殿堂、大殿)
陵:lng(丘陵、陵园、中山陵)
览:lǎn(游览、阅览、浏览)
境:jng(环境、处境、家境)
宏:hng(宏伟、宏图、宽宏大量)
唐:tng(唐朝、唐代、荒唐)
统:tǒng(统一、统称、总统)
销:xiāo(销量、分销、销售)
闯:chuǎng(闯进、闯关、闯祸)
奉:fng(奉命、供奉、奉公守法)
二:生字组词
毁:毁灭 毁坏 销毁 坠毁 烧毁 诋毁
估:估计 估测 低估 估算 估量 评估
拱:拱卫 拱桥 拱门 拱手 众星拱月
辉:光辉 辉映 星月交辉 金碧辉煌
煌:辉煌
殿:宫殿 殿堂 大殿 桂殿兰宫
陵:丘陵 陵墓 陵园 陵寝 中山陵
览:阅览 游览 浏览 展览 博览群书
境:环境 境界 国境 边境 身临其境
宏:宏伟 宏大 宏观 大展宏图宽宏大量
唐:唐朝 唐装 荒唐 唐突 颓唐不安
闯:闯进 闯练 闯祸 闯荡 闯关冻_闯江湖
统:统一 统领 统率 统治 传统 血统
销:销毁 报销 销售 花销 销声匿迹
奉:奉命 奉献 信奉 奉行 奉公守法
2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瞒:mn(瞒着、隐瞒、欺上瞒下)
域:y(地域、海域、两河流域)
艇:tǐng(快艇、潜艇、游艇)
矛:dn(矛盾、长矛、矛头)
盾:dn(盾牌、矛盾)
炊:chuī(炊烟、炊事员、无米之炊)
哼:hng(哼,走着瞧 )
喉:hu(喉咙、咽喉、喉头)
咙:lng(喉咙、胡咙、黑咕咙冬)
勺:sho(汤勺、勺子、铁勺)
搅:jiǎo(搅拌、搅乱、搅拌机)
舀:yǎo(舀水、舀汤、舀取)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5(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五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说陀螺的段落,仔细读一读,思考:作者在说陀螺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陀螺给我带来无限乐趣,我十分喜爱陀螺。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1)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为没有高质量的陀螺而懊恼,不高兴。)
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这个句子写出我陀螺充满期待,心里十分高兴。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这个句子突出了我得到喜欢的陀螺,想要与朋友一战的急切心情。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这个句子写出我当时失落的心情,士气顿时大减。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虽然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于我这样好胜心强的孩子来说也是足以陶醉许久的一件事情,句子写出了我当时十分高兴的心情。
3、你如何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我的陀螺虽小,但机智、灵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27、四年级上册第25课生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第25课生字组词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这篇故事性体裁的文言文,内容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哲理蕴含深刻。
我会写组词
戎:rng(戎机、戎装、戎马)
尝:chng(未尝、何尝、尝试)
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
竞:jng(竞争、竞赛、竞技)
唯:wi(唯一、唯恐、唯独)
28、四年级上册第20课生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第20课生字组词
《陀螺》是四年级六单元的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比较长,如果分开,可以把前三段和后面的段落分开来学习,前三段是介绍一种儿童游戏的说明性文字,是生动性说明。后面的九段叙述了我从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到拥有自己的陀螺,而我的陀螺刚露面,就招来嘲笑,再后来发现我的鸭蛋竟然是一只常胜将军。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用生动笔墨描述了我的心情变化,有直接描写心情的心理独白,也有借助动作、神态来描写心理的。
我会写组词
否:fǒu(否则、否定、可否)
旋:xun (旋转、旋律、盘旋)
况:kung(情况、状况、况且)
兵:bīng(士兵、兵器、兵刃)
败:bi(失败、败笔、败诉)
仍:rng(仍然、仍旧)
尤:yu(尤其、尤为、怨天尤人)
恨:hn(仇恨、愤恨、悔恨)
帅:shui(元帅、大帅、将帅)
预:y(预言、预习、预备)
溃:ku(溃败、溃退、溃决)
品:pǐn(品尝、品味、品茶)
丑:chǒu(出丑、丑陋、丑态)
豪:ho(自豪、豪爽、豪气)
我会认组词
钉:dīng(铁钉、钉子、斩钉截铁)
彻:ch(彻底、贯彻、大彻大悟)
誉:y(荣誉、声誉、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