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挑山工随堂笔记之文章内容及分段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5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6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2、二年级下册语文22课小毛虫课堂笔记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语文22课小毛虫课堂笔记知识点
词句赏析:
1.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大大小小的昆虫有飞的、跑的、唱的、跳的,而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因此,它感觉自己很可怜。
2.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 突出了小毛虫工作的努力。
3.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灵巧轻盈写出了小毛虫的变化,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色彩斑斓 写出了小毛虫翅膀的美丽。
4.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绒毛写出了翅膀的轻盈,飘然而起写出了蝴蝶的舞姿之美。
5.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小毛虫听到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心声:要按规律耐心等待。
3、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生字组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生字组词
颈(jǐng):颈部
郑(zhng):郑重
厉(l):厉害
剧(j): 剧本、喜剧、戏剧
餐(cān):餐厅、就餐
倘(tǎng):倘若
饮(yǐn):饮食
待(di):待遇
脾(p):脾气
蹲(dūn):蹲下
供(gng):供养
邻(ln):邻居、邻里
4、四年级下册语文17课生字组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17课生字组词
浙:zh(江浙、两浙、浙本)
罗:lu(包罗、罗缕、暹罗、)
杜:d(杜门谢客、防微杜渐、召杜、)
鹃:juān(望帝化鹃、杜鹃泣血、山鹃)
窄:zhǎi(狭窄、窄小、心窄)
郁:y(忧郁、郁郁葱葱、郁闷)
肩:jiān(肩负、并肩、肩窝)
臀:tn(臀鳍、掇臀捧屁、臀围)
移:y(愚公移山、移动、移交)
额:(定额、差额、余额)
陆:l(大陆、陆地、光怪陆离)
乳:rǔ(乳胶、乳腐、乳化)
笋:sǔn(芦笋、笋条、雨后春笋)
端:duān(端倪、弊端、云端)
源:yun(资源、源头、桃花源)
5、四年级下册25课挑山工生字组词造句
《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年级下册25课挑山工生字组词造句
词语造句:
泰:泰山 这篇说明文对泰山的介绍十分详尽。
杖:拐杖 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开了。
敞:宽敞 这屋子很宽敞,而且光线充足。
拘:拘束 不要把学生拘束得像个木头人。
蕴:蕴含 回味中蕴含干无花果,香草及干花的幽香。
生字组词:
泰:(泰山、泰国、国泰民安)
杖:(竹杖、木杖,杖刑)
敞:(宽敞、 敞亮、敞开)
拘:(拘束、拘留、拘谨)
蕴:(蕴含、蕴藏、意蕴)
6、课堂笔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21课芦花鞋文章内容及分段
课堂笔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21课芦花鞋文章内容及分段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叫青铜的男孩为了增加家里收入,编织芦花鞋,冒着风雪到镇上卖芦花鞋,最后为了满足一个顾客的需求,脱下自己穿的鞋卖给对方的故事,表现了生长在艰苦环境中的孩子顽强的性格和善良的心灵。
脉络梳理:
全文共3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青铜家为了增加家里收入,利用冬闲,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第二部分(第914自然段):写青铜不听家里人劝告,大雪天执意要去卖芦花鞋。
第三部分(第1522自然段):写青铜冒着大雪在街上卖芦花鞋。
第四部分(第2330自然段):青铜卖掉自己穿的芦花鞋,赤脚踏雪回家。
7、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随堂课文重难点笔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随堂课文重难点笔记
1.由老媪磨铁杵的行为,你想到了哪句俗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文中为什么要写李白未成,弃去?
未成,弃去与故事结尾处还卒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老妇人铁杵成针的意志对李白的影响极大。
3.这则文言文,作者是怎样的塑造李白这个人物的?
通过对李白前后不同表现的刻画,表现了李白及时悔改而发奋用功的品质。
8、四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课堂笔记之文章词句赏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课堂笔记之文章词句赏析
词句赏析:
1.她的皮肤是那么细嫩、洁白一对深蓝的、钟情的眼睛在微笑着。
这句话是对公主的外貌描写。写出了公主美丽的容貌。
2.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人鱼舞姿非常优美。
3.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句话是对以前小人鱼遭遇的总结,写她为了王子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而她付出的这一切不仅没有回报,对方却不知道,这是多么悲哀啊!
4.在这里,这对幸福的新婚夫妇将度过他们宁静、美好的夜晚。
这句话把一对新人的幸福和小人鱼的伤心痛苦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小人鱼的悲伤。
5.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
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细致地刻画了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她却选择放弃,为了她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6.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
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她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诀别,向自己的生命诀别,善良的小人鱼选择让自己化成泡沫。
9、四年级下册第28课海的女儿随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28课海的女儿随堂笔记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小人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为爱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赞美了小人鱼高尚的品格和善良、美好的心灵。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小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主。
第二部分(第1113自然段):小人鱼没有选择通过杀死王子换取自己的生命的延续,而是跳入海里化为泡沫。
10、四年级下册第26课海的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第26课海的宝葫芦的秘密随堂笔记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然后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个宝葫芦,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脉络梳理:
全文共21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宝葫芦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第516自然段):写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写我始终想要有一个宝葫芦。
11、25课挑山工课堂笔记句子理解
25课挑山工课堂笔记句子理解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这是一位挑山工解释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共5句话。第1、2句把游人与挑山工登山的走法作比较,游人很随便,挑山工却步步踩实,不能耽误。前者无时间限制,重玩乐;后者要把握时间,重坚持。两相比较,其本质差异就十分鲜明了。第3、4句解释走法不同的原因。要那样,这是一种假设,那样,指游客边走边玩的走法。两天也到不了山顶,指出这种走法的结果,即要拖很长时间,无法完成送货上山的任务,自然得不到脚费,另外,货担沉重,拖的时间越长,消耗体力越大。所以必须一个劲儿往前走,这是完成任务、达到成功的最好办法。这段话道出挑山工速度不慢的两个秘诀:步步踏实,持续前行。
12、四年级下册25课挑山工文中句子分析笔记
四年级下册25课挑山工文中句子分析笔记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还可以省些力气。
这4句话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挑山工挑货登山时的主要特点。第1句描述挑山工挑货登山的姿态,作者抓住两只胳膊的分工与动作,写出其协调的美;第2、3句描述挑山工挑货上山的步行方向,作者用折尺作比,形象地写出曲折向上的特点,又细致地描写了在折尺线路上行走的特点;第4句科学地分析这样登山的优越性:方便、省力。
13、四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随堂词句赏析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随堂词句赏析笔记
词句赏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战斗的激烈、残酷。屡次指战士们突击的次数很多,说明进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雨点还密形容枪弹的密集程度,描写出极为惨烈的战斗场景。
2. 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这句话点明了摧毁这个火力点的极端重要性,不仅会影响此时此地的战况,还会影响整个战役。
3.他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这里是对黄继光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黄继光顽强战斗、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4、四年级下册语文13课猫生字组词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忧yōu忄左右忧愁 忧虑 他对前途充满了忧虑。
虑lǜ虍半包围考虑 顾虑 爸爸的话打消了我的顾虑。
贪tān人上下贪心 贪玩 因为贪玩,他荒废了很多时间。
职zh耳左右职业 职责 保卫祖国是战士的职责。
屏bǐng尸半包围屏息 屏气 水手屏息潜入了深水。
蹭cng足左右磨蹭 蹭车 小明做事总是很磨蹭。
稿gǎo禾左右稿纸 草稿 我写作文时会先打好草稿。
腔qiāng月左右口腔 腔调 爸爸的口腔里长了一个脓包。
解jiě角左右解释 解闷 我时常给奶奶讲笑话解闷。
闷mn门半包围解闷 烦闷 妈妈这几天心情烦闷。
蛇sh虫左右毒蛇 蟒蛇 被毒蛇咬伤要及时就医。
遭zāo辶半包围遭遇 遭殃 大家十分同情他的悲惨遭遇。
殃yāng歹左右遭殃 殃及 河水暴涨,两岸的农田遭殃了。
盆pn八上下花盆 脸盆 花盆里种了一株美丽的月季。
勃b力左右蓬勃 勃发 课外活动应该蓬勃地开展起来。
15、琥珀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课文重难点复习笔记
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一句中,约莫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约莫表示大约,几万年前的事情只能靠推测,这样才符合逻辑,用词严谨。
2.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里面裹有苍蝇和蜘蛛,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3.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1)要有松树;(2)在炎夏季节;(3)滴下的松脂多。
4.松脂球形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
(1)漫长的时间;(2)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3)松树腐烂;(4)
淹没在泥沙下面。
5.第1至6自然段有三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太阳暖暖地照着;太阳照得火热;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作铺垫。
6.文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7.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用文中语句回答)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6、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琥珀课文随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用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推测琥珀形成的时间。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17、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乡下人家上课课堂重难点笔记内容
1.第一段中的装饰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农家屋子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和叶,点缀其间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
2.怎么理解作者第二自然中写花朴素又华丽?
说它们朴素,是因为这些花在乡下随处可见;说它们华丽,是因为花朵色彩艳丽,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3.第5自然段中田园风景画指的是什么?
这幅田园风景画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和门前场地上吃晚饭的乡下人家形成的生活画面。
18、14课母鸡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重点难点笔记
1.文章第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2.文章第7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的什么特点?
从母鸡教鸡雏们本领、给鸡雏们取暖、身体供鸡雏们游戏这三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雏的,表现了母鸡慈爱、不辞辛苦的特点。
19、13课猫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课文随堂复习笔记
①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
20、四年级语文下册11课白桦课文词句复习随堂笔记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银霜和雪花这两词写出了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毛茸茸的雪枝给白桦绣花边,像绽放的花穗,像洁白的流苏。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傲雪挺立的白桦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句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玉立写出它的挺拔、高贵的气质;闪着表现了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姗姗来迟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白雪皑皑银色光华写出了白桦的色彩之美,拟人化的手法尽显白桦的秀美。这朝霞渲染下的白桦令人联想到包主席的词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1、四年级下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文章主题与分段
①主要内容:
诗歌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表现了其高洁、挺拔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
22、第16课海上日出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随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描写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的几种不同景象,向我们展示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常常早起看海上日出。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绘了我在天气晴朗时和在天空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2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课堂笔记 挑山工
①主要内容: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②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5自然段):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6自然段):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③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这两句用比较法,写游人与挑山工登山的行为态度与效果的差别,用游人衬托挑山工登山之神,进一步证明他们的速度不慢。第1句列举了游人登山的不同兴致,但都以游和玩为目的,心情轻松,没有重负,不必着力赶路,可以尽情地观览、赏玩;再对比写挑山工,在游客游与玩中已经走到前边去了。前文写游客曾从他们身边走过,这里写他们又从游客身边追过,而且是游客玩兴正浓,毫无觉察情况下追过,这使游人惊诧不已,认为他们像仙人,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饱览,看个够。题句,游览时为留纪念而写的语句。腾云驾雾,原指传说中仙人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腾,本文写挑山工原本落在游客身后,现在却突然赶到前边,于是我联想到仙人腾云驾雾。作者借这个联想形容挑山工登山的速度之快,情态之隐。
④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
这句话写出我观察挑山工的地点。随处一词点明挑山工十分普通,并非有超凡体力与能力的'超人。泰山,山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以北。长200千米,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泰山突兀峻拔,雄伟壮丽。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禅,祭告天地。许多文人墨客也来泰山览胜,留下精美诗篇与题刻。泰山是五岳之首,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奇观。泰山与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为我国著名的五大名山,称五岳。
2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笔记第四自然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笔记第四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中悠然自得表示赞许安闲地欣赏这几个词语都表现出家禽、家畜的生活是很自由自在的,它们没有人看管,想吃就可以吃,想睡就可以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随心所欲。
25、五年级下册20课之金字塔夕照随堂笔记
五年级下册20课之金字塔夕照随堂笔记
主要内容:
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脉络梳理:
全文共4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夕阳下观看金字塔时的所见、所感。
26、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21课随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
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21课随堂笔记之课文重难点探究
课文重难点探究:
1.孔君平是怎样逗孩子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是一家。可见孔君平是一个幽默的人。。
2.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由此可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由此可见他是个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的孩子。
27、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随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随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词句赏析:
为/设果,果/有杨梅。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氏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可以看出杨氏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28、六年级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笔记之文章主题及分段
六年级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笔记之文章主题及分段
主要内容: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纪念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情形的回忆,赞美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段落大纲:
全文共3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7):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第二部分(817):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第三部分(1829):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第四部分(3033):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29、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觉(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六种绿色: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所有的绿色集中起来是怎样的情景?
满眼的绿是那么浓密,那么厚实,那么充盈,大自然充满了绿色,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4.第2至4自然段,诗人从哪几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程度、空间、形态这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5.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感觉所有的绿(绿色的草叶、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节奏。
30、四年级下册第28课海的女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28课海的女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小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主。
第二部分(第1113自然段):小人鱼没有选择通过杀死王子换取自己的生命的延续,而是跳入海里化为泡沫。
31、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春天不肯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什么?巨人明白了吗?
巨人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是因为自己太自私了。他不该把孩子们赶出花园,不该独享花园里的一切,因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2.作者写了乡下的景色,又写了巨人花园里冬天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乡下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巨人花园里的寒冬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能更加突出巨人花园里荒凉、寒冷的景象。
3.第11自然段写巨人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色,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孩子们来到花园里,桃树纷纷开花了,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而孩子没有触摸到的桃树依然被雪霜覆盖。
4.巨人为什么拆除了围墙?
巨人看到花园角落里小男孩因爬不上树而哭泣,桃树想尽力帮助小男孩而最终无能为力的情景,明白了是自己的自私赶走了孩子们,也赶走了春天;认识到有孩子的地方,才会有春天,才会有快乐。因此,他拆除了围墙。
5.本文是怎样揭示出能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一道理的?
本文抓住巨人的态度变化、感觉变化和花园的景色变化,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巨人由自私、冷酷地驱赶孩子们,到后来看到可怜的小男孩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并幸福地生活在孩子们中间的过程。故事在无比的幸福中结束,揭示出了道理。
32、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1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巨人的花园很可爱,孩子们在花园里很快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巨人回来了,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同时也赶走了春天。
第三部分(第1015自然段):写巨人醒悟后,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充满快乐。
33、四年级下册第25课挑山工课堂笔记之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25课挑山工课堂笔记之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当代作家、画家。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34、四年级下册第24课黄继光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24课黄继光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12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上甘岭战役开始后,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了上级的命令。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战士们被敌人一个猛烈的火力点压制,在这个紧要关头,黄继光主动请求执行任务。
第三部分(第611自然段):写黄继光勇敢地执行任务,最终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战士们高喊着冲向高地,消灭了敌人。
35、四年级下册第20课我们家的男子汉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20课我们家的男子汉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写作的对象我们家的男子汉。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方面写男子汉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上文,点题。抒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
36、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堂笔记之文章划分
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堂笔记之文章划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37、四年级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句中常常说明我早起看海上日出是经常性行为,正因为如此,才会熟悉日出的过程。这里为下文描写海上日出作了铺垫。
2.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走是人或动物的动作,这里借用形容太阳,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使用透镶冲染等动词,形象地描绘出黑云毕竟遮不住太阳的奇特景观,也赞美了太阳奋力冲出黑云重围的勇不可挡的上升力量。
4.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日出这一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表达了对海上日出奇异景观的赞美之情。
38、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7段,可分两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明白鹅的来历,简要介绍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高傲。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具体描写白鹅的高傲。
39、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
40、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10课绿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5小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眼前铺满了绿色。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程度、空间、形态等方面表现绿色的丰富。
第三部分(第5小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