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小虾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内容》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15课小虾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内容
①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我和邻居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写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及打架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46):写我对小虾的照顾以及发现小虾的数量变多了。
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我和邻居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写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及打架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46):写我对小虾的照顾以及发现小虾的数量变多了。
2、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静夜思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②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13课荷叶圆圆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复习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的对话体现了荷叶的美,体现了它们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互帮互助的密切关系。
②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第2自然段:写小水珠的语言和动作,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舒服的摇篮。
第3自然段:写小蜻蜓的语言和动作,突出了荷叶对小蜻蜓的作用。
第4自然段:写小青蛙的语言和动作,突出了小青蛙对荷叶的喜爱和感谢。
第5自然段:写小鱼儿的语言和动作,突出了荷叶为小鱼儿这样的重要作用。
4、守株待兔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课文重难点课堂笔记
课文重难点探究:
1.宋人为什么没有再次得到兔子?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宋人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2.宋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诗人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②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6、三年级语文下册九课古诗三首之清明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清明》是一首叙事诗,描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时节的景象,借春雨绵绵寄托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惆怅感伤无限哀思。
②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7、三年级语文下册15课小虾课文重难点分析笔记
1.课文中把虾分为哪几类?
作者根据不同的沿着把虾分为两类: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作者是怎样写受到惊扰后的小虾的?
作者先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小虾受到惊扰后的样子;接着通过动作描写,详细地写出了小虾受到惊扰后腿、钳子、胡须、眼珠子的形态,从整体到细节,将收到惊扰后的小虾描写得十分形象。
8、15课小虾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内容
①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我和邻居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写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及打架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46):写我对小虾的照顾以及发现小虾的数量变多了。
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闲着,我和邻居捉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写小虾受惊扰后的样子及打架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46):写我对小虾的照顾以及发现小虾的数量变多了。
9、13课花钟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难点课堂笔记
1.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技法描写九种花的开放?作用是什么?
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多样的句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各种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生动具体;多样的句式使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不单调。
2.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第一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了九种花开放的时间,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开放时的动态画面,多样的句式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不单调。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读了第二自然段,想想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自然段以昙花为例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光照限制。昙花的花瓣娇嫩,白天光照太强,深夜气温过低,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它在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下只能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昙花的美丽。
4.本文的题目是《花钟》,为什么没有直接写花钟,而是先写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和原因?
因为花钟是根据花开放的时间顺序而制作的。作者先介绍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和原因,是为最后写花钟的修建提供依据。
10、17课我变成一棵树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因为不想吃饭便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来被妈妈用各种食物巧妙唤醒了食欲,从而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2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写我不想吃饭,想变成一棵树,结果真变成了树。
第二部分(512):写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
第三部分(1323):写我饿了,流下了口水,妈妈早就发现了我。
11、16课宇宙的另一边三年级下册课文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小男孩儿,对宇宙的神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丰富的的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儿童们对神奇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1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的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又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感情,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2.从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黄沙突出西北战场的艰苦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见战斗艰苦激烈。
1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千仞 九仞
岳 yu 五岳 岳父
摩 m 摩擦 按摩
遗 y 遗忘 遗憾
涕 t 鼻涕 涕泪
巫 wū 巫婆 女巫
1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繁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 个生字,会写8 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3.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繁:fn(繁星、繁密、繁多)
漫:mn(漫谈、漫长、漫不经心)
灭:mi(消灭、灭亡、自生自灭)
藤:tng(紫藤、葡萄藤、顺藤摸瓜)
萝:lu(藤萝、萝卜、菠萝)
膝:xī(膝盖、护膝、促膝长谈)
涛:tāo(波涛、浪涛、波涛汹涌)
躲:duǒ(躲闪、躲让、东躲西藏)
四、近义词
漫灭磨灭 回忆 记忆 思潮思绪
五、反义词
漫灭长存
六、理解词语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思潮: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七、句子解析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永不漫灭指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很重要,而且值得回味,我现在作者缺少的正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甜蜜回忆。
2.大海啊!哪一颗星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第三个反问句说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样正常。表达了我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3.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心灵受到打击,向母亲倾诉,寻求慰藉。躲字说明母亲是作者心中风雨唯一的庇护伞。
八、问题归纳
1.繁 星(七一)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旧事。
2.繁 星(七一)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 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3.繁星(一五九)这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九、课文主题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小时候的事,歌颂了童真和母爱。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赞颂。
繁星(一五九):运用类比、联想和比喻,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这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让我想起了与母亲相处时的情景,我依偎在母亲身边,诉说心事,给人温暖安逸的感觉。
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颂。
4.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风雨是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是诗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1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1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1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18、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树木郁郁葱葱,沟渠边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都像赶趟似的。地里老牛迈着沉稳的步子,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人牵牛,一人吆喝,随着吱呀吱呀的犁耙声,缓缓地弯腰撒豆,时不时抬头看看远飞的水鸟。远处几个孩子正爬卧在溪头剥莲蓬,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树荫下一对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们笑得多开心
择 选择 抉择
都 首都 古都
宫 故宫 宫殿
摊 摊位 地摊
贩 商贩 小贩
吏 官吏 吏治
态 态度 状态
驴 毛驴 驴肉
寸 一寸 尺寸
乘 千乘 一乘
笼 鸟笼 笼子
栏 栏杆 围栏
貌 风貌 礼貌
2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树木郁郁葱葱,沟渠边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都像赶趟似的。地里老牛迈着沉稳的步子,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人牵牛,一人吆喝,随着吱呀吱呀的犁耙声,缓缓地弯腰撒豆,时不时抬头看看远飞的水鸟。远处几个孩子正爬卧在溪头剥莲蓬,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树荫下一对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们笑得多开心
多音字
都dōu(都是)dū(首都)
作zu(作业)zuō(作坊)
乘chng(乘法)shng(千乘之国)
笼lǒng (笼罩)lng (竹笼)
2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和图案美观的特点。
2.第2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展现了赵州桥设计得坚固的?
从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两方面展现了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的。
3.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2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多音字
省shěng(节省)xǐn(反省)
横hng(横竖)hng(蛮横)
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
济j(救济)jǐ(人才济济)
2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文化成果。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二、人物介绍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三、生字组词
术sh(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录取、录音、录用)
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会、报社、社团)
四、多音字
累:li(累坏)lěi(积累)li(果实累累)
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
重:zhng(重量)chng(重复)
五、近义词
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
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六、反义词
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
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
七、理解词语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八、词语积累(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九、概括段落意思
第1自然段:总说造纸术的意义;
第2自然段:早在几千年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将文字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上;
第3自然段:西汉时代懂得用麻造纸;
第4自然段: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5自然段: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的发展。
十、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3.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4.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我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朝鲜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5.仿写: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上面一段话写出造纸具体过程。请你用上,再写做一件事的过程。
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
十一、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了解国情历史,具有文化自信,尊重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25、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课文中把虾分为哪几类?
作者根据不同的沿着把虾分为两类: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作者是怎样写受到惊扰后的小虾的?
作者先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小虾受到惊扰后的样子;接着通过动作描写,详细地写出了小虾受到惊扰后腿、钳子、胡须、眼珠子的形态,从整体到细节,将收到惊扰后的小虾描写得十分形象。
26、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脉络 网络
锤 chu 锤子 锤炼
凿 zo 确凿 开凿
焚 fn 焚烧 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