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3-07-06 19:40:07
文章: 分享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昆虫的复眼和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2、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粽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以儿童的口吻叙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食材、味道和花样,字里行间蕴含了外婆浓浓的亲情、邻居间浓浓的乡情、端午的文化情怀。

②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第2自然段:写粽子的原料和口干、味道。

第3自然段:写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多,味道美。

第4自然段:交代端午节吃粽子的原由。

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让同学们亲自观察,接受教育,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道理。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图画课上,我认真地画杨桃,但我把画交出去的时候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

第二部分(第516自然段):写老师引导同学们在亲自观察中感受事物。

第三部分(第17、18自然段):写老师以我的画为例,教育同学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以及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4、昆虫备忘录三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词句复习要点笔记

1.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一直一次表现出了我对复眼非常感兴趣。

2.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总是琢磨不出来。

一连串的问号写出了我对复眼的疑问,却没有找到答案。总是体现了我爱动脑筋,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

3.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就发现了,噌飞了。

这段话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先总写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表示这一特点,条理清晰。段末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噌表现出昆虫的机警、敏捷。

4.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两个感叹号连用,表示态度坚决,因为长了复眼,一定不好看。

5.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6.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根据瓢虫身上的星点不同,可以起出不同的名字。

7.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这里用幽默风趣的话写出了作者对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的讨厌。

8.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呜扑是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独角仙飞行时的状态,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摔得很重与下文的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相呼应,因为大所以才摔得重。

9.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这段话抓住了独角仙的体型、甲壳和角这三个特点,把它统称为昆虫里的霸王。

10.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现了独角仙的力气大。

11.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这句话点明了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事物以及我喜欢画蚂蚱的原因。

12.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这句话写了土蚂蚱的外形、颜色、翅膀和遇到侵害时的表现。

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昆虫的复眼和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段落大纲: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守株待兔课堂笔记及翻译

①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一无所获被人耻笑的故事,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②字词解释:

耕:耕田种地。 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桩。 走:跑。 折:折断。 颈:脖子。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再,又。 身:自己。

③译文:

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7、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昆虫备忘录生字注音考前练习题目答案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bān m j m

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录 l 记录 备忘录 凡 fn 凡是 但凡

款 kuǎn 款式 条款 绸 chu 丝绸 绸缎

瞎 xiā 瞎子 眼瞎 益 y 利益 益虫

约 yuē 约束 约会

三、比一比,再组词

斑 斑点 斑马 膜 薄膜 隔膜

班 班级 班长 摸 抚摸 触摸

距 距离 间距 蚂 蚂蚱 蚂蚱肚

拒 拒绝 抗拒 码 号码 页码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壳 k 贝壳 qio 甲壳 吐 tǔ 吞吐 t 吐口水

磨 m 琢磨 m 磨坊 落 lu 降落 l 丢三落四 lo 落枕

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课文以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赞美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绝妙。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通过徒弟曹小三的所见所感,印证了刷子李名不虚传的绝活。

9、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怎么都快乐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怎么都快乐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贴近儿童生活,充满了童趣,语言生动有趣,其学习活动也有针对性。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独自一个人有快乐,与别人相处很快乐,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快乐;玩耍是快乐,学习也是快乐,初步知道应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会写:

玩wn(好玩)(玩乐)(玩火)(玩水)

很hěn(很好)(很多)(很大)(很长)

当dāng(当心)(当年)(当时)(当天)

dng(上当)

音yīn(音乐)(口音)(拼音)(注音)

讲jiǎng(讲课)(听讲)(主讲)(开讲)

行xng(不行)(行人)(行动)(行走)

hng(银行)(行业)

许xǔ(许多)(也许)(少许)(不许)

我会认:

怎zěn(怎么) 独 d(单独)

跳tio(跳远) 绳 shng (绳子)

讲jiǎng(讲话) 得děi(可得注意)

羽yǔ(羽毛) 球qi (篮球)

戏x(游戏 ) 排pi(排球)

篮ln(篮子) 连lin(连长)

运yn(运动)

10、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1、从前,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孤单?

树和喜鹊孤单是因为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2、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

通过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可以看出孤单表示只有一个。

3、这棵树和这只喜鹊的邻居指什么?

这棵树的邻居指的是许多树,这只喜鹊的邻居指的是树林中的许多喜鹊。

1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多音字:

乐 l(快乐) yu (音乐)

只 zhī(一只鸟) zhǐ(只有)

都 dōu(都是) dū (首都)

种 zhnɡ(种树) zhǒnɡ(种子)

1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生字词:

筹chu(筹措)(筹划) 矜jīn(矜持)(矜夸)

俘f(俘虏)(俘获) 镯zhu(镯子)(手镯)

吓h(恐吓)(威吓)【xi】(吓唬)(吓人)

裆dāng(裤裆)(裆部) 企qǐ(企鹅)(企业)

彼bǐ(彼此)(由此及彼)褂gu(褂子)(裤褂)

坞w(山坞)(船坞)

多音字:

恶(邪恶)(恶人)w(可恶)(深恶痛绝)

吓h(恐吓)(威吓)【xi】(吓唬)(吓人)

理解词语:

1、清贫:贫穷(旧时多形容读书人)。

例句:爷爷一生过得清贫,但却很知足。

2、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例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奢侈浪费。、

3、矜持不苟: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4、继续:积存的钱。

例句:这次疫情之中,一位环卫工人拿出了他全部的积蓄支援武汉。

5、热望:热切的希望。

例句:姐姐对生活充满了热望,每天积极地工作和学习着。

6、威吓:用威势来吓唬。

例句:敌人威吓着王二小说出红军的秘密,但他就是宁死不屈。

7、企望:希望。

例句: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企望来年过一个吉祥年。

8、齿冷:耻笑(笑则张口,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清贫清苦 朴素朴实 奢侈浪费

矜持庄重 企望渴望 齿冷耻笑

反义词:清贫富裕 朴素奢侈 热望失望

舍己为公自私自利

词语搭配:

(朴素)的生活 (一桩)趣事 (一支)自来水笔

(一个)铜板 (凶恶)的眼光

词语积累:

带之字的四字词语:意外之财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持之以恒 付之一炬 置之不理

操之过急 言之凿凿 呼之欲出 失之交臂

1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白桦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1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1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1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1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18、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是断魂般地落魄。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2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我会写:

符f(符号、相符、音符)

欲y(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何时、何地、何苦)

牧m(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单独、独自、独立)

异y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多音字:

行hng(银行)x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o (少年)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

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课后习题答案:

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描写了亲人团聚,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2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树木郁郁葱葱,沟渠边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都像赶趟似的。地里老牛迈着沉稳的步子,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人牵牛,一人吆喝,随着吱呀吱呀的犁耙声,缓缓地弯腰撒豆,时不时抬头看看远飞的水鸟。远处几个孩子正爬卧在溪头剥莲蓬,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树荫下一对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们笑得多开心

问题归纳

1.你从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读懂了什么?

不到一寸黄豆那么大说明人非常小,可就是这样小的人,作者也把他们画得清清楚楚,这说明画家的绘画技巧十分高超。

2.作者为了写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不仅写各种店铺,还重点运用排比写出了形态各异的人。学习运用排比的方法写一段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幻多端: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在飘扬,有的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的像一只蝴蝶,慢慢变大,渐渐模糊了

3.《清明上河图》全图大致分为汴梁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课文只是侧重介绍了城内街市部分。你想象一下他郊外春光一个场景写一段话,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树木郁郁葱葱,沟渠边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都像赶趟似的。地里老牛迈着沉稳的步子,一对年轻的夫妇,一人牵牛,一人吆喝,随着吱呀吱呀的犁耙声,缓缓地弯腰撒豆,时不时抬头看看远飞的水鸟。远处几个孩子正爬卧在溪头剥莲蓬,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树荫下一对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们笑得多开心

4.《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呢?

有四个方面:

(1)这幅画历经八百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2)这幅画内容丰富,描绘细致:人物众多,街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

(3)画家画工精湛,虽人物众多,内容繁杂,但画家画得非常清楚、传神;

(4)画中表现的是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富有情趣。

总之,这幅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都汴梁的风貌,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多音字

省shěng(节省)xǐn(反省)

横hng(横竖)hng(蛮横)

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

济j(救济)jǐ(人才济济)

2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3.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4.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我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朝鲜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5.仿写: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上面一段话写出造纸具体过程。请你用上,再写做一件事的过程。

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

2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生字组词

术sh(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录取、录音、录用)

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会、报社、社团)

2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近义词

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

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反义词

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

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

2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文化成果。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二、人物介绍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之一的造纸术有着巨大贡献,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三、生字组词

术sh(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录取、录音、录用)

册c(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会、报社、社团)

四、多音字

累:li(累坏)lěi(积累)li(果实累累)

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

重:zhng(重量)chng(重复)

五、近义词

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

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六、反义词

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

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

七、理解词语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八、词语积累(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九、概括段落意思

第1自然段:总说造纸术的意义;

第2自然段:早在几千年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将文字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上;

第3自然段:西汉时代懂得用麻造纸;

第4自然段: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5自然段: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的发展。

十、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3.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4.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我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朝鲜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5.仿写: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上面一段话写出造纸具体过程。请你用上,再写做一件事的过程。

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

十一、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了解国情历史,具有文化自信,尊重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28、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生字词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生字词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对象,侧重记叙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几类昆虫。文章将这些昆虫的知识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多样的表述方式介绍给大家,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和探究的兴趣。

录:l(记录、语录、录取)

凡:fn(平凡、凡心、不同凡响)

距:j(距离、差距、距今)

款:kuǎn(大款、款式、款待)

绸:chu(黑绸、绸缎、丝绸)

膜:m(薄膜、粘膜、耳膜)

瞎:xiā(瞎子、瞎话、瞎忙)

益:y(益虫、利益、益鸟)

约:yuē(大约、约定、约会)

蚂:m(蚂蚱)

斑:bān(黑斑、斑点、雀斑)

多音字:

似s (似乎) (sh 似的)

壳k (贝壳) qio (甲壳)

29、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一直一次表现出了我对复眼非常感兴趣。

2.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总是琢磨不出来。

一连串的问号写出了我对复眼的疑问,却没有找到答案。总是体现了我爱动脑筋,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

3.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就发现了,噌飞了。

这段话在结构上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先总写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表示这一特点,条理清晰。段末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噌表现出昆虫的机警、敏捷。

4.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两个感叹号连用,表示态度坚决,因为长了复眼,一定不好看。

5.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6.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根据瓢虫身上的星点不同,可以起出不同的名字。

7.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这里用幽默风趣的话写出了作者对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的讨厌。

8.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呜扑是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独角仙飞行时的状态,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摔得很重与下文的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相呼应,因为大所以才摔得重。

9.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这段话抓住了独角仙的体型、甲壳和角这三个特点,把它统称为昆虫里的霸王。

10.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现了独角仙的力气大。

11.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这句话点明了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事物以及我喜欢画蚂蚱的原因。

12.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这句话写了土蚂蚱的外形、颜色、翅膀和遇到侵害时的表现。

30、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31、三年级上册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昆虫备忘录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

段落大纲:

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我对复眼产生的疑问和由复眼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写了花大姐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部分:写了独角仙独特的外形和力气大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了蚂蚱在画画时形态好掌握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三、四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这篇略读课文,怎么让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呢?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结合具体的描写,发现昆虫的可爱、有趣之处。面对自己喜欢的昆虫,找到它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让大家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它,认识它。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引领学生朗读对应的语句,并引领学生为它画像,为它做份备忘录,把自己的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综合地体现出来。在交流与倾听中学会思考,学会提升。

2.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结合看到它们的技能,你有什么想法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联系实际说说昆虫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可以发挥想象,针对某一项技能,假设开发出某种产品为人类服务。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大胆表达,学生因为有了充足的阅读基础,借鉴与他人交流的成果,必会畅所欲言。

32、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近义词:

盼望渴望 答应答允

想象幻想 耽搁耽误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消逝消失 荒凉冷清

反义词:

答应拒绝 明媚昏暗

简单复杂 缥缈清晰

漫长短暂 急遽缓慢

3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吓 xi 吓人 吓唬 挨 āi 挨近 挨边

h 恐吓 威吓 i 挨打 挨饿

3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一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散文、随笔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课文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却未能如愿的经历,记录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我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第二部分(2~6):描写我从满怀希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待,却终于彻底绝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叙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近义词:

盼望渴望 答应答允

想象幻想 耽搁耽误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消逝消失 荒凉冷清

反义词:

答应拒绝 明媚昏暗

简单复杂 缥缈清晰

漫长短暂 急遽缓慢

每课一题:

说说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耐心、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焦急万分,直到最后等待结束、期盼落空的过程。

《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情感抒发都真切、自然。

不同点:《匆匆》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既表达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又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那个星期天》从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所描写的行为举止均充满浓浓的孩童气息。这稚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作者看似随意而絮叨的语言表达出来后,更能够让人深受感染。

相关内容
  •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模板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模板

    1、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模板一、学情分析:我班有51个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1、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近反义词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

  •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三年级第4课生字组词怎么组

    1、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 一年级第11课的生字组词怎么组《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

  • 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1、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20____年9月,我荣幸地被镇教研室聘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在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一、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了充实

  •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1、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根据XX市语文工作计划和我区第二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小语教研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常规为规范,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生字组词与多音字组词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

  •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1、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 三年级下册小虾生字组词带拼音小虾本文通过描述小虾种类、我观察小虾打架的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缸 ɡānɡ 鱼缸 浴缸 隙 x 空隙 缝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

    1、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生字组词造句①生字组词造句陈(陈列、姓陈、陈旧) 这种陈旧的衣服款式在顾客中极不吃香。联(联系、关联、联合) 这件事情可以和那件事情关联起来!缸(水缸、米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