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现代诗精选一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本事诗(近现代-陈独秀)
深夜沉香沃甲煎,隋皇风雅去茫然。
羊车我若过卿宅,细饮番茶话夙缘。
第2首、金粉泪(56首)(近现代-陈独秀)
开门闭户两争持,佝偻主人佯不知。
幸有雄兵过百万,威加百姓不迟疑。
第3首、水龙吟 之禾木,宿大黑湖毡帐(近现代-汪洋)
雪峰欲破斜阳,天风捲稗添岑寂。山悬马径,霞湮霜树,夜氛暗织。
毡裹灯微,炉煎梦冷,恍乘虚舴。便裁取浮生,空馀烟雾,听还是、涛千尺。
明日又多萍迹。历重山、耸成潮汐。银河飞灺,征鸿冲暝,月痕如溺。
指隙红情,天涯况味,秋声将默。怅无声应有,苍茫一片,荡江湖色。
第4首、浣溪纱 其四(近现代-苏渊雷)
得意翻怜狭路逢。同车有女略从容。任他月黑与风慵。
乐府思填河满子,蛮花初插莫忘侬。当时真悔太匆匆。
第5首、洗尽铅华骨里馨(辘轳体) 其五(近现代-顾敏燕)
心事深深添鬓雪,幽人楼上对霜星。写诗未得春风句,走笔难成醉尉形。
一纸秋声味萧瑟,半规银魄叹零丁。此身自比梅花傲,洗尽铅华骨里馨。
第6首、鹧鸪天 期会(近现代-黄绮)
人事无因月自原。倚看醒梦恨人天。片时意急偏忘字,此夜书长不惜笺。
疑着酒,又无眠。重来翻怯小楼前。红颜对雪衣犹薄,更觉娉婷错认仙。
第7首、采桑子 其一 城中夜归,坐翠湖桥畔(近现代-黄绮)
草翻波面风来润,不是秋凉。似听啼螀。月上城楼见白杨。
后湖各有真模样,淡抹浓妆。艇子荷香。唱罢良宵水一方。
第8首、临江仙 纸窗上黄蜂(近现代-黄绮)
薄纸岂甘为障物,飞来底事喧哗。纤腰瘦减太些些。
而今应自惜,春去有无家。
消受人间佳丽日,偏多细雨风斜。劝君且住最为佳。
萧疏秋气紧,窗外已无花。
第9首、齐天乐 黔灵山(近现代-黄绮)
苍松直上成千古,阴阴独寻幽径。谷转云深,坡斜石滑,心目顿教清醒。
风林响应。正回顾疑人,此峰平顶。古寺颓垣,一声钟打夕阳冷。
应怜容与小步,且抛情绪尽,漫成吟咏。佛案青灯,僧斋黝壁,又起闲愁深省。
回栏待凭。有几树垂杨,子规堪听。路暗前村,话归时野兴。
第10首、虞美人 寒柳(近现代-黄绮)
冰心一片敲秋笛。瘦损西风力。萧萧马去冷云低。谁领飘零古道与长堤。
晓风残月当时句。逊了闲情赋。一枝风下舞翩翩。却带一丝残照一声蝉。
第11首、水龙吟 扬花和忍寒用东坡韵二首 其一(近现代-丁宁)
乱莺啼遍池塘,好春多逐轻云坠。沾衣欲住,窥帘似怯,依依愁思。
怕引游丝,暗牵幽恨,寂寥门闭。任蜂嗤蝶怨,禅心自警,更何意,因风起。
屈指大堤春晓,正蒙茸、茜黄初缀。岁华莫绾,柔枝催老,碧匀琼碎。
微雨清宵,断魂千里,梦随流水。溯前因,待问浮沈,洒不尽,飘零泪。
第12首、风入松 咏菊和王琳(近现代-罗锦堂)
才消溽暑又秋凉。篱下菊花香。安排樽酒邀诗友,共来赏魏紫姚黄。
玉露迎风辗转,琼枝弄影低昂。
争奇斗艳到重阳。晚节更称强。梧桐叶大空摇荡,挡不住凛洌寒霜。
唯有此君独秀,卓然傲立群芳。
第13首、评书绝句十八首 其十五(近现代-余菊庵)
南海尊碑宗石门,榜书奇逸自堪存。此公才大气横溢,肯向欧虞背后跟。
第14首、题写墨竹(近现代-余菊庵)
无竹偏爱竹,未可一日无。且凭一秃管,幻出渭川图。
第15首、贺新郎·月落飞乌鹊(近现代-王国维)
月落飞乌鹊。
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
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
和士女、盈盈欢谑。
眼底春光何处也?只极度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计频商略。
恨今宵、书城空拥,愁城难落。
陋室风多青灯灺,中有千秋魂魄。
似诉尽、人间纷浊。
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
与蝴蝶,遽然觉。
第16首、雨窗夜起读剑南集(近现代-王浩)
久困才如未解骖,长閒人似已眠蚕。渐知冯衍三同调,略有嵇康数不堪。
病热麝狸无静构,夜凉鸡犬解清谭。少年豪气消难尽,肯把昏灯照剑南?
第17首、辛亥六月读白门悲秋集怀周君实丹三首 其二(近现代-王鼎)
铁板铜琶唱,天荆地棘愁。新亭周顗泪,旧院李香楼。
风雨神明泣,江山祖业留。苍凉感禾黍,寥落故宫秋。
第18首、蝶恋花 次叶遐翁出都原韵(近现代-朱庸斋)
几日飞花红过岸。无力东风,不挽年芳转。陌上歌尘吹又散,珠鞭肯放钿车缓。
蝶使蜂媒看渐断。苦恨前欢,毕竟前缘短。回首高城天样远,閒愁空趁斜阳满。
第19首、立春次夜二首 其二 将晓雷声忽作复起抠诗(近现代-陈忠平)
阳生寒未尽,何事动惊雷。抛枕衣歪著,倚灯诗又催。
才怜千里雁,转惜一枝梅。雨急春难寄,旅人回不回。
第20首、赋得『万象终归馀独我一生无奈是多情』(近现代-陈忠平)
梦到醒时夜未醒,披衣拥网坐愁城。翻将落叶萧萧影,听作零零断雨声。
万象终归馀独我,一生无奈是多情。何当虚拟东山宅,自把心田细细耕。
第21首、赋得新雪(近现代-陈忠平)
北风吹梦裂,彻夜响栏杆。汉瓦浮新白,尧天入苦寒。
拥炉书读易,出户路行难。独喜烟光里,尘污不稍瞒。
第22首、答岭南陈善埙宗翁梅花约(近现代-陈忠平)
青眼屡相顾,小子一何能。立命诗无用,锥胸气有棱。
心随寒影动,春压冻云崩。合是清游日,迢遥路可憎。
第23首、汪仲虎丈九十寿诗(近现代-夏纬明)
欣看伏胜传经日,远过香山集社年。九十春光添岁月,八千上寿祝神仙。
一樽竹叶诗情健,万树梅花老干坚。更向宣南增掌故,井泉处处唱屯田。
第24首、人月圆 中秋稷坛社集(近现代-许宝蘅)
四围古柏,参差影凉,露滴空坛。碧云初卷冰轮圆满,特地清寒。
良宵如此,最宜词客,换酒传笺。婵娟千里,人间天上,莫问何年。
第25首、满江红 其五 㛃园用岳噪鄂王韵泳辽事,娟净和之,督余继声(近现代-许宝蘅)
松杏山河,听奏凯铙歌未歇。早忘却潢池鼎沸,昆岗火烈。
争道此乡多宝玉,但闻今夕谈风月。把沉沦,十四载遗黎,无关切。
羽折轴,汤沃雪。师百万,俱湮灭。看东征锜斧,哀哉破缺。
却是于思甘弃甲,不劳漂杵惊流血。者因缘,播种属阿谁,口衔阙。
第26首、删定丁酉冬后诸作为刻楮集寄梅隐弟因题长句于后 其一(近现代-许宝蘅)
十年磨墨老红丝,离合悲欢又几时。风雨高楼空复感,江湖残酒不禁持。
徒劳彩笔书花片,难托青琴谱竹枝。心字香薰灰一寸,此中消息让君知。
第27首、咏怀 其九(近现代-徐炯)
香尘一散逐天涯,波影依稀鬓影斜。明月重来应有泪,楼台何处问梨花。
第28首、赠君玉(近现代-严古津)
荆门昼掩足于怀,倚仗看山每日斜。闻道葛翁还度世,移花未必为丹砂。
第29首、禁纸烟限车花家韵(近现代-许家惺)
金钱外溢满篝车,拈得巴菰学醉花。今日相思灰得未,馀香犹惹绮罗家。
第30首、都门杂咏 其四(近现代-许家惺)
忧时热泪似长沙,四十年来客汉家。烈士未忘弹铗志,一年一度上京华。
第31首、国庆日有感(近现代-许家惺)
昨夜狂飙蓦地吹,扁舟容与渡江湄。挂帆无恙诚堪庆,税驾何方尚可悲。
东海风云惊鼓角,中原将士拥旌旗。江山依旧聊相贺,一曲清歌酒满卮。
第32首、鹧鸪天(近现代-章士钊)
破晓长江偶出门。满天鸦阵作乌云。于今却解词人意,流水斜阳万点村。
千载事,一朝论。咸阳古道自先秦。阿房五柞都尘土,剩付哑哑写夕曛。
第33首、重九感怀三首 其二(近现代-吴文治)
芳草斜阳年复年,良辰美景奈何天。等闲莫把秋光负,且看黄花到处妍。
第34首、得兰言书赋以答(近现代-冯振)
浪迹江湖倏杪秋,天涯书到慰幽忧。平生不解因人热,出处偏宜与妇谋。
绿酒未消才士恨,名山难载美人游。新诗一束殷勤寄,胜似灯前说十洲。
第35首、江岸散步(近现代-林庚白)
江风如虎树枯黄,滚滚长江尽战场。国破人心终不死,寇深腹地尚能昌。
牙旗玉帐安危繫,楚水淮山士马张。左右龙蛇争起陆,雄关可有一夫当。
第36首、蝶恋花(近现代-章衣萍)
独倚危栏看日暮。郎似清风,侬似风中树。三月相思无着处。
夜深踏遍吴淞路。
月下海边羞独去。水色潮声,总是伤心处。欲唤白云来共语。
天寒云散难留住。
第37首、喜迎香港回归(近现代-陈仁德)
九州无处不扬眉,赫赫英伦正退师。东海飞尘收失地,西窗剪烛话归期。
连天烟水催征棹,遍野风雷起睡狮。十万万人齐仰首,港城插上五星旗。
第38首、广元皇泽寺(近现代-陈仁德)
利州曾是帝王居,金凤高飞入太虚。扭转乾坤登位后,深藏谋略入宫初。
春秋或可论功罪,碑碣终难记毁誉。皇泽寺前烟渺渺,残阳犹自照乡闾。
第39首、捧读希渊世兄《读〈甲申三百年祭〉与郭沫若之商榷》手稿感不能已,为赋六绝句 其一(近现代-陈仁德)
孤影苍颜望渺茫,十年桥洞太悲凉。纵然黯淡无天日,笔吐光芒万丈长。
第40首、有感(近现代-曹允文)
岁月蹉跎如转篷,回思往事总成空。闻鸡起舞心愈壮,纵酒悲歌颊晕红。
俗客不妨华屋贮,英雄只在布衣中。请看自古成名者,孰肯低头草莽终。
第41首、季野至江上赋诗,有更寄空山慰老槃句,谓予也,感怀次韵(近现代-方守敦)
秋至行看木叶乾,更堪衰意对丛兰。浮云苍狗何多变,颓魄青霄不再完。
风雨一林孤鹤瘦,亲交几辈北邙宽。荒亭独坐吟千感,泪把君诗问考槃。
第42首、后绮怀十六首 其十一(近现代-刘雄)
相逢犹记发鬅鬙,好鸟关关山欲应。报汝身能辞万死?怜予泪已费千升。
曾经闻雨惊眠坐,更散行云怕日升。执手嘱卿珍玉体,梅花虽好恐难胜。
第43首、金缕曲 重游广汉三星堆,弹指十五年矣,步张元干韵(近现代-刘雄)
又踏江干路。似当时、野凫几点,舞风禾黍。水瘦山寒人少至,翻觉心潮奔注。
怅日月空成待兔。惨绿少年今渐老,尽铜仙铅泪还难诉。
追往事,但流去。
沈埋地下经寒暑。露峥嵘、乍惊世界,史前风度。玉作圭璋金作树,欲起公输共语。
好面具、雕成谁与?应识红尘皆幻象,况轮回亿劫谁真汝?
绝系念,弃丝缕。
第44首、最怕(近现代 程滨)
元无规矩可逾之,但有别才方不痴。一种情形吾最怕,普天之下尽吟诗。
第45首、诵永军兄“人间岂有自由地,莫道文人不自由”句慨然有作(近现代 陈伟)
隔海相望尽一杯,汗青留与扪沉哀。正平舌剑招奇戮,叔夜玉山沦劫灰。
九点齐烟春去远,十年秦火我迟来。披霜坐待坚冰至,数蕊红梅带血开。
第46首、咏贯华阁(近现代 王镜寰)
为傍岩腰筑一椽,好留遗迹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侧帽填词韵事传。
塔影写残衔岭月,钟声穿破隔溪烟。吟诗结社人伊往,且访高僧学坐禅。
第47首、九日寄天童秋林老宿【近现代:释敬安】
满城风雨动幽思,正是重阳放菊时。遥羡吾师行道处,一株红叶好题诗。
第48首、寒夜对梅【近现代:释敬安】
久坐寒灯暗不明,林钟敲尽更无声。惟馀一树梅花月,犹照枯禅午夜清。
第49首、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近现代: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第50首、核舟记【朝代:近现代|作者: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