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诗禅词100首简单》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唐代-李白)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第2首、题嘉祥殿南溪印禅师壁画影堂(唐代-卢纶)
双屐参差锡杖斜,衲衣交膝对天花。
瞻容悟问修持劫,似指前溪无数沙。
第3首、慈云十咏 其二 庆云禅关(元代-陶宗仪)
庆云五色照清溪,郁郁纷纷望远迷。第一禅关从此入,西头即是古招提。
第4首、咏大佛又得身字(明代-王世贞)
何来布金地,螺髻插星辰。谓尔原无相,怜予亦幻身。
泥洹去兜率,舍利落微尘。不见台城叟,终为有漏因。
第5首、送傅吴县入觐以善治民闻而山甫子予辈谓其负仙骨精禅理因赋此为饯(明代-王世贞)
吴门匹练贯三台,为是朝天彩鹢开。叶县仙人飞舄去,东阳大士应身来。
君王别对重云殿,元会曾沾万岁杯。莫笑深山诸老宿,也骑竹马候江隈。
第6首、沁园春 赠春谷清禅师(元代-李道纯)
智断坚刚,奋心决烈,便透玄关。把杀人手段,轻轾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一剑当空,万缘俱扫,方信道瞿昙即老聃。玄夙播,看春生寒谷,觌面慈颜。从他雪覆千山。那突兀孤峰青似蓝。况击竹拈花,都成骨董,扬眉瞬目,也是*顸。劫处风光,日前荐取,擘破面皮方罢参。如何是,那祖师的意,合掌和南。
第7首、悼断臂禅师(明代-胡奎)
禅机山头一臂禅,幽居长在白云边。已超世网三千劫,不出山门二十年。
坏衲朝阳松下石,春茶活火竹根泉。法身毕竟无来去,只履还应到五天。
第8首、赞死心禅师偈 其一(宋代-释惟久)
韶阳死心,灵源甚深。耳中见色,眼里闻声。凡明圣昧,后富前贫。
利生济物,点铁成金。丹青徒状,非古非今。
第9首、送米上佛照禅师(宋代-释梵琮)
捻不成团拨不开,一槌直下绝纖埃。
从兹几度经节后,尽向箕前跳出来。
第10首、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宋代-郑刚中)
世态欹危转觉难,年来宜我面西山。
高情不出窗几内,至乐亦非文字间。
愿得好风常款款,不妨流水自潺潺。
个中有味谁同享,俗子卑陬莫强攀。
第11首、谢东禅月湖以诸祖偈颂见示(宋代-释子益)
家贫路富鼻辽天,各立门风辱祖先。
争似太平无事客,长伸两脚放憨眠。
第12首、八月二十三日先慈八秩忌辰礼佛志感四首 其四(清代-王润生)
年年八月廿三日,一度经过一断肠。生我劬劳无可说,人间天上泣称觞。
第13首、冬日诸禅自商山礼正师真塔(唐代-无可)
久思今忽来,双屦污青苔。拂雪从山起,过房礼塔回。
偈留闲夜作,禅请暂时开。欲作孤云去,赋诗余不才。
第14首、闻仰山禅师往曹溪因赠(唐代-张乔)
曹溪松下路,猿鸟重相亲。四海求玄理,千峰绕定身。
异花天上堕,灵草雪中春。自惜经行处,焚香礼旧真。
第15首、荆渚逢禅友(唐代-齐己)
泽国相逢话一宵,云山偶别隔前朝。社思匡岳无宗炳,
诗忆扬州有鲍昭。晨野黍离春漠漠,水天星粲夜遥遥。
闲吟莫忘传心祖,曾立阶前雪到腰。
第16首、玉楼春 瞿禅邮示新词,戏题(近现代-姚鹓雏)
辛姜一手阳春曲。咫尺便看追玉局。兴来平地看青春,诗人空肠宜萼绿。
君词多骨吾多肉。瘦硬通神君所独。舆君同合字臞仙,昔有吴侬歌裂竹。
第17首、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十(宋代-释慧远)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放箸忘恩,停杯断义。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第18首、寄龙门禅师二首(元代-丁鹤年)
上方楼阁閟烟霞,补衲重来岁月赊。拄杖入门如隔世,依然翠竹对黄花。
第19首、禅人呈雪窦顶相求赞(宋代-释慧方)
勘破北塔归来,接得铁佛即透。分明觌面全彰,不可唤作雪窦。
第20首、重九日同修颙惠云二禅师游浮山访洪琏长老(宋代-郭祥正)
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斗龙蛇起。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
晋颙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精蓝际会付三人,净众如归闻法喜。
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
第21首、答陆务观佛祖道院之戏(宋代-杨万里)
老禅分得破丛林,薄供微斋也不曾。
道院敕差权院事,筠庵身是住庵僧。
人间赤日方如火,松下清风独似冰。
别有暮春沂水在,为君一滴洒千灯。
第22首、天平圭禅师书至赋诗答之(二首)(明代 止庵法师)
西山鸾鹤少因缘,只向天平住一年。
无限别来惆怅事,紫藤花落寺门前。
第23首、秋雨写怀【清代:禅一】
云山望里半模糊,夜气迷濛尚有湖。事去徒劳千日亿,老来为惜一身孤。
竟无旧雨能分供,剩有荒田畏索租。看取淡妆浓抹态,米家难自泼成图。
第24首、送居政禅者游庐阜【南北朝:邹浩】
拄杖横担得自由,冷云飞雪下南州。殷勤要识庐山面,五老峰前一举头。
第25首、哭造微禅师【唐代:林宽】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第26首、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唐代:李颀】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第27首、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唐代:郑谷】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出寺只知趋内殿,
闭门长似在深山。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第28首、三句颂 函盖乾坤【宋代:道禅师】
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见,头头用不伤。
第29首、宿佛日山【宋代:楼钥】
平生临平山,知诵藕花句。
轻帆几来往,山色澹如故。
宁知千万峰,中间著佳趣。
萧萧苍髯翁,为指花城路。
我来春正浓,天寒日将暮。
云深钟呗鸣,自喜得胜贝。
缅怀玉局仙,老笔扫朝雾。
玉槊俨相持,珠旒竟何所。
惟余渥洼水,苍龙角牙露。
人间翻覆手,烈日变烟雨。
俗子眩炎凉,三四错赋芋。
道人笑视之,万化随所遇。
深坐十笏地,一息了千虑。
个中谁得知,幽鸟背人去。
第30首、宋受禅坛【宋代:曾极】
赤纸藤书宋鼎归,寄奴柴燎告功时。
普天大庆交新主,唯有徐公双泪垂。
第31首、上巳游东禅诗【宋代:王逵】
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
因修洛阳禊,重忆永和春。
锦乡荀香度,楼台梵宇新。
忙中得间暇,来见解空人。
第32首、南台禅师云得蔚宗书报老夫入山【宋代:沈辽】
支持病骨上南台,一眺云林眼暂开。不道云长更绕舌,已将名姓入山来。
第33首、寓定州禅宇 其二【元代:李溥光】
画栋朱帘云雨,玉箫金粉《霓裳》。千古太平朝野,一声烽火渔阳。
第34首、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元代:耶律楚材】
懒答禅师一纸书,禅师佳句古谁如。不才叹我垂垂老,美裕怜君绰绰馀。
断臂志能如慧祖,点胸终不似云居。三关参到纵横处,识破黄龙脚似驴。
第35首、寄甘泉禅师谢惠书【元代:耶律楚材】
万松节外有孙枝,德业文章冠一时。不惜临风寄新句,知音消得湛然诗。
第36首、禅窝(师子林十二咏)【明代:陶琛】
菁茅葺成宇,白云拥为户。
是中有定僧,默坐自朝暮。
第37首、佛岭三首 其三【明代:罗伦】
追尘特地起,孤愤奈天何。翠玉楼前泪,黄云塞下戈。
二龙争北野,孤鹤梦东坡。却忆樊笼外,乘槎欲泛河。
第38首、长卿内子无如氏绣佛及诸人物行楷精绝诗以记之【明代:袁宏道】
湖丝细嫩婴儿发,水光滟滟春云洁。凭将圣手劈秋毛,巨斧划开枯筒节。
十日一眼九日眉,幻出白毫光满月。衣摺瘦健貌清古,笔墨无功畦径绝。
白描设色种种工,活夺龙眠与松雪。横见侧出灯取影,有意无意鸿没灭。
绛州淳化老定武,针锋摹出无差别。谁能纸上卧王濛,要使赝充走殷铁。
堂上传视色生动,四坐欲言口无舌。唐钩森紧损神情,宋绣阿娜无筋骨。
长卿秀句夺云烟,佳儿指上现青莲。一家净侣团圞语,大胜诗人王辋川。
第39首、嘉靖癸巳三月晦日将往白雀寺与碧峰禅师虞山【明代:王宠】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
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第40首、大宁山由云梯上塔访翠峰禅师【明代:傅圭】
涧草岩花迥不同,他山何处避高风。层峦如出青云外,片石疑来白雪中。
下院有松孤鹤伴,上方无路一梯通。飘飘已觉吾身健,谁复蓬莱问海东。
第41首、题松禅相国书画卷【清代:徐世昌】
疏稿寒林落笔迟,殿廊夜直记当时。空山落叶栖鸦影,写出荒寒老画师。
第42首、寄鹅湖佛智长老【宋代:黄裳】
十年光景一回头,闻住鹅湖且六周。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
报恩香篆云山晓,传法心涵水月秋。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
第43首、龙凤茶寄照觉禅师【宋代:黄裳】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禅翁初起宴坐间,接见陶公方解颜。颐指长须运金碾,未白眉毛且须转。
为我对啜延高谈,亦使色味超尘凡。破闷通灵此何取,两腋风生岂须御。
昔云木马能嘶风,今看茶龙解行雨。
第44首、仙庐同巽中阿祐忠禅山行【宋代:释德洪】
好山不知源,胜处藏叠嶂。兴来理清游,意适争勇往。
事异倾同识,顾语山答响。野泉行浅沙,脱屦屡植杖。
相羊木阴下,喘坐清相向。阿祐华林风,媚秀得妍状。
忠禅等鹄清,精神照冰段。住山异比丘,韵出羲皇上。
风度太清癯,吐语极豪放。拨置形骸外,卸裓藉草莽。
独余衰退姿,面色馀烟瘴。胜践偶获陪,兹乐非夙望。
一笑粲妍鄙,散坐推少长。愧无斜川诗,苦语出牵强。
读之辄自嗟,幸君一拊掌。
第45首、戏答佛印偈【宋代:苏轼】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第46首、为慧林冲禅师烧香颂三首【宋代:黄庭坚】
西瞿耶尼开静,北郁单越受粥。
慧林也唱云门曲,去年腊月六十六。
第47首、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宋代:郭祥正】
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不及稽古踪,泯默知遇难。
第48首、次韵呈愚庵禅师二首 其二【元代:王畦】
兰若深居昼掩扉,任教湖海仰光辉。窗前蕉绿兼云润,庭下榴红映日晞。
石鼎香凝翻贝叶,竹炉汤沸煮山薇。独怜咫尺频相过,时策青藜步月归。
第49首、雪窦禅师【朝代:唐代|作者:崔道融】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第50首、赠济禅师【朝代:唐代|作者:任翻】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第51首、怀赠操禅师【朝代:唐代|作者:李建勋】
尝忆曹溪子,龛居面碧嵩。杉松新夏后,雨雹夜禅中。
道匪因经悟,心能向物空。秋来得音信,又在剡山东。
第52首、游石壁寺怀禅月【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一棹夷犹石壁来,寺门杂树向溪开。
七言粗可供诗本,十幅谁能致袜材。
想见高情澹云水,未嗟陈迹掩莓苔。
倦游到处浑如昔,欲住还成破雨回。
第53首、石过青渠壁间有何人者诗欲梓潼神君戒杀以从佛神君初以孝廉举岂自污于一饮一食之间为哉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试以此语为解嘲并赋小诗呈时发县大夫一笑【朝代:宋代|作者:李石】
香茗粗蔬肯破悭,相公日食万羊山。
夫君何厚神何薄,自取悬鹑一水间。
第54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只是个人,到处分身。
万水中间月,百华头上春。
不外一法,不受诸尘。
生处熟也疏处亲,默时说也静时神。
钵盂着饭饱还喜,拄杖入拳饥放嗔。
第5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五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野水秋清,寒蟾夜明。
气像能虚白,家风自混成。
鼻快筒直,眼嗔角生。
太空同体而豁落,万像同用而峥嵘。
人间有饭饱皮袋,默默憨憨谢太平。
第56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六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筯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第57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四大无埃,五蕴外来。
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东海夜潮回。
一一根尘妙触事,千千手眼随宜开。
众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灵台。
第58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是个人,欠精神。
家风青天没四壁,事业白云闲一身。
古涧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归大海,华次第而趁芳辰。
第59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八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写出个僧,冷淡无能。
默耕田地,力锄葛藤。
入海泥牛绝消息,度河月兔有光棱。
携去尘中成化事,更嫌何处不相应。
第60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八【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据胡床,握麈柄。
句中起倒,机头偏正。
真得出思议,妙应亡眺听。
彻二仪万象根源,识诸佛历代性命。
曲直逆顺兮任纵任横,长短方圆兮何少何剩。
第61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九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面皮微紫,眸子深青。
默臻阃奥,妙得门庭。
彻见二仪成一体,明知万像不他形。
第62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棱眉苍厖,壑眼碧双。
未开蛰户,谁识漳江。
不须狡兔治三窟,自有孤猿应六窗。
运水般柴呈妙用,儿孙事业更摐摐。
第63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二四【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
形分古佛家,气出阿祖鼻。
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
坦坦荡荡平等心,炜炜煌煌自然智。
第64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六○【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雪发霜须,鲵齿鸡肤。
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静守道之元枢。
而今百草头边用,妙得云门一字俱。
第65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九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精神自然,秋早春先。
蟠胸丘壑,绕齿风烟。
理无生而心传阿祖,神不死而道出诸仙。
苍黄酢酬兮将军齿镞之日,黑白胜负兮樵子烂柯之年。
第66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本来无物,当处出生。
白毵毵之头发,乌律律之眼睛。
谁敢居尊宿,僧相奉老成。
现威仪,住灭定。
随影响,放光明。
玳瑁海深难寻含月之蚌,珊瑚林没谁见{马展}潮之鲸。
第67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二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双奋拳空,一担肩重。
材本不堪,心元无用。
莺院华香,蜂房蜜冻。
喝时耳朵三日聋,扭处鼻头连岁痛。
第68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四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一色功回,雷云冻开。
万机俱罢,风月转夜。
空空谷有神,欣欣木有春,而今何处不分身。
第69首、禅人写真求赞 其八七【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鹤老松孤,泉寒石癯。
镜之对像,谷之答呼。
万缘杂错不是有,一点灵明不是无。
湛存妙应兮机轮活枢。
第70首、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夏【朝代:宋代|作者:王质】
绕廊行听铎丁当,禾稻桑麻各一乡。
竹影能令心洒落,溪声自与意清凉。
门无惊鹿冲篱破,路有疎萤掠草光。
才到斜阳生暮霭,满庭山露滴松香。
第71首、赴官晋陵别端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陆蒙老】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参毛}{参毛}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近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
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第72首、送印禅归乡【朝代:宋代|作者:释慧空】
秦溪青田十日程,自彼到此小行脚。
念来三见枫叶丹,依然又带天平错。
问渠去矣再来无,游客虽好家山乐。
我亦无家可得归,去去善为山路恶。
第73首、国一禅师塔【朝代:宋代|作者:李洪】
蓬径安禅五百年,六时钟呗震诸天。
我来不问安心法,露柱风林说炽然。
第74首、赠别太臻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武陵山水何秘邃,元化功兮不容易。
坛曾善卷韬龙光,洞亦桃花副麟趾。
仍思昔日吾祖浩浩提纲宗,消息旷断寰宇空。
又闻高大舜让公器,祥瑞却生芦苇丛。
人由境兮冥道德,境有人兮分玉石。
臻禅本自偃殊方,忽向其中诞孤迹。
迢迢海甸来寻我,一十二年同冷坐。
羽翼抟风今是时,拂尽天云乃飞过。
第75首、予同彦老自四明之永嘉中道留宿岳林会法照海印二禅伯夜话投晓登车乃行留题于寺三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卢襄】
报国竟无补,敢辞山路遥。
晚寒生竹径,新涨断溪桥。
奔走真逋客,安闲愧老樵。
令人欲心折,风雨夜潇潇。
第76首、题五峰兼简英禅师【朝代:宋代|作者:舒坦】
何人缩地海东偏,灵岳分来不计年。
几见彩云争照日,真疑仙掌欲擎天。
依稀故国松千尺,迤逦前山石一拳。
四面开轩看不足,老僧时立碧溪前。
第77首、送忠禅老诣径山请普觉住天宁万寿新刹【朝代:宋代|作者:李之仪】
我初游丛林,得人如满月。
细披云雾间,桂影若可掇。
旋转二十年,相半分会别。
暮途喜可掬,妙语等冰雪。
告我第一义,光艳忽振发。
老魔俱辟易,善类随击拂。
是真万里足,一举安能辍。
径山光蹔韬,夜气尤昭彻。
异时摩聊老,荐藉意甚切。
子果识至人,指顾石必裂。
出我连城珍,郊庙冠前列。
无令刖足翁,二献文为拙。
第78首、送印禅者【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要如璞玉深藏器,莫比囊锥立露尖。
随处关门安稳坐,不妨终日口如钳。
第79首、送慧禅人往上江籴麻米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云门糊饼赵州茶,里许明明着得些。
公案见成知味底,一千二百衲僧家。
第80首、寄岳麓禅师三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数笔湘山衰眼力,一犁春雨隔清谈。
遥知稳靠蒲团处,碧篆香消柏子庵。
第81首、寄灵隐惠明禅师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海峤生片云,有时忽如盖。
不挂飞来峰,悠悠拟何待。
第82首、后云居行寄和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郭祥正】
我所思兮,欧山之巓。
白石苍木蔽窥而隔世兮,路通乎兜率之天。
层楼复阁,触峙绚烂。
往即造兮,云渤兴而澶漫。
徙倚恍惚,若夺吾魄兮,聊枚睫以盘桓。
徐风生而雾散,卷绡縠于林端。
洎天清而日上兮,瀑峻飞而潺湲。
畜而为潭,泄而为涧。
运之以车兮,盈乎大田。
然复度石桥,登重门。
睹篆玉之榜,谒金仙之尊。
徒众五百,厖眉皓首。
形仪静而不杂兮,语言要而不烦。
齐兴止以钟鼓兮,善后先而靡难。
举正眼而谛瞬兮,了无一法之可观。
寂兮乐兮,妙复妙兮,其惟真如之禅。
我请弃冠释带以投依兮,师则指乎未契之缘。
于是曳屣却步,循磴道而复返兮,岁眇眇而屡残。
触网罗以系累兮,方伤羽而戢翰。
怅昨游而欲再兮,庶已创而复完。
乱曰:畴将归兮,卧龙之室。
依人道师,成佛而出。
第83首、赴翠峰请别灵隐禅师【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临行情绪懒开言,提唱宗乘亦是闲。
珍重导师并海众,不胜依恋向灵山。
第84首、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朝代:宋代|作者:释守卓】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
拗拗墝墝,突突兀兀。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第85首、答陆务观佛祖道院之戏【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老禅分得破丛林,薄供微斋也不曾。
道院敕差权院事,筠庵身是住庵僧。
人间赤日方如火,松下清风独似冰。
别有暮春沂水在,为君一滴洒千灯。
第86首、初到鹿门上庄见灯禅师遂同宿爱其体物欲托迹以避世戏作此诗【朝代:宋代|作者:释德洪】
上庄俯汉江,古木杂桑柘。
槐衙阴广陌,麦浪涨平野。
连云对囷廪,用谷量牛马。
我来二月破,解鞍绿阴下。
纵望烟霏中,领略见楯瓦。
耆年骨柴崖,迎客意倾写。
干戈争夺余,身在相惊诧。
山空啼杜鹃,龛灯自清夜。
敛眉问儋州,亟口谈江夏。
以余游二公,老大知识寡。
暮归逢醉人,往往遭捶骂。
鹿门有余地,贤矧如君者。
为连修竹林,规以构茅舍。
伏舂旧所能,犁锄当学把。
相见水过膝,蓑苙清入画。
第87首、简南禅勤长老【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宦游处处是君恩,归去无期莫更论。
眼正修行新有力,心空忧患已无根。
钵盂分我云堂饭,拄杖敲君竹院门。
屈宋向来堪一笑,故乡何恋更招魂。
第88首、孙太古辟支迦佛【朝代:宋代|作者:文同】
调御出火起正念,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第89首、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山徒着眼看。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阑干。
第90首、未晓出城陪州长考功李员外祷雨大悲禅刹【朝代:宋代|作者:宋庠】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皋申祷访精庐。
林回半隐翔鸳刹,野阔平飞画隼旟。
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随车。
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
第91首、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
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
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
第92首、乙卯十二月十四日夜宿东禅僧舍【朝代:宋代|作者:韦骧】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
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第93首、有释子以禅会图贶余者此图即今驸马都尉李公所制绘故杨大年刘子仪及都尉环禅师等信一时之盛集瞻叹不足因成纪咏【朝代:宋代|作者:宋庠】
法集超初地,工毫构妙缘。
星占世外聚,月写相中圆。
指指谁标谕,心心自默传。
惟应阿堵处,俱是到忘筌。
第94首、照禅师久欲一见比至汝则已游矣因题广惠【朝代:宋代|作者:韩维】
高僧寂寞空尘坐,古寺悲凉足野风。
道在岂须烦目击,亭前双柏自葱葱。
第95首、答复礼禅师《真妄偈》(题拟) 一【朝代:唐代|作者:宗密】
本净本不觉,由斯妄念起。
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
止处名有终,迷时号无始。
因缘如幻梦,何终复何始?此是众生源,穷之出生死。
-1071-。
第96首、咏红芙蓉上宋使(‘宋使’二字于此当脱‘君’字。宋使君屡见于《禅月集》,《唐刺史考》考定为宋震。)【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擘水苞金紫艳浓,乍观疑在水仙宫。
难驱颜色文章里,合出天人池馆中。
芬馥静生朱槛腻,动摇微映鹭鸶红。
临川内史诗相似,摇仰清吟满阁风。
(见《唐歌诗》残本六册《草木虫鱼类》卷五。
)。
第97首、禅诗 二【朝代:唐代|作者:无名僧】
座得须不喜动,何要观心了三界。
但观性内所,不知意缘起。
(原注云:‘一首。
’)。
第98首、用宣禅人求赞【朝代:宋代|作者:释宗杲】
宣传吾真,吾为宣说。
眨上眉毛,大巧若拙。
第99首、送少年禅师二首 二【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万水千山一鹤飞,岂愁游子暮何之。
古今此着无人会,王积新输更不疑。
第100首、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三五【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片月在水,孤云出山。
其静而应,其动而闲。
体中不欲全露,用处只窥一斑。
重重楼阁门开也,弥勒不须轻手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