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古诗词100首大全》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画竹七首 其一(元代-吴镇)
解箨初闻粉节香,拂云又见影苍苍。凤凰不至伶伦老,无奈荆榛特地长。
第2首、鹧鸪天 饮酒其法不 不厌,插竹筒瓷中,座(元代-李齐贤)
所饮多少,挹注其中,酒若不尽,其味不喻未用真珠滴夜风。碧*醇酎气相通。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香不断,味难穷。更添春露吸长虹。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
第3首、与用章戴生同度淡竹岭夜宿山家(元代-柳贯)
一溪屡涉溪流浅,廿里穷源临绝巘。云间仄径细如萦,霜后枯葼齐若剪。
沙崩石烂阻危攀,磴断崖悬还斗转。已惊汗裌泫馀滋,更拟班荆息微喘。
未昏斜照白波沦,直下遥空青雾卷。粤初川岳各流形,自是阴阳始昭辨。
谁开壑谷通片云,重为封圻制钩键。神工使解铲崔嵬,世路何庸增连蹇。
舍车未免役孱躯,支策聊将收胜践。枌榆连荫壮且衰,姻友关情行孰遣。
吾生已付一浮沤,此足宁堪几重趼。莫投山馆睡齁齁,雨撼窗扉灯晛晛。
寒鸡呼梦报诗成,旷怀直为朋知展。
第4首、柯博士竹图(元代-王冕)
先生原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
琅玕满腹造化足,须臾笔底开渭川。
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
只今榛莽暗荒烟,梦想清风到茅屋。
今朝看画心茫茫,坐久不觉生清凉。
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
第5首、似贤斋竹(宋代-曾几)
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风来。
岂待迷时种,何妨腊月栽。
叶端须雨打,有句索渠催。
第6首、剡溪竹纸三首(宋代-曾几)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可惜不逢韩吏部,相从但说楮先生。
第7首、八月二十日种竹八本(宋代-周紫芝)
东冈新种八龙孙,北岭清阴肯见分。留取一林听夜雨,莫教千亩僣封君。
第8首、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 其二(明代-管讷)
万个琅玕绕舍栽,拂檐金翠曙光开。寻常每梦鸾笙下,彷佛遥骖鹤驾来。
千尺洋州休制袜,一竿严濑独登台。白头天与归欤便,短策行吟石径苔。
第9首、题画册八首 其六 佳人倚竹(清代-戴亨)
剑铓山色割愁难,风紧秋林玉臂寒。閒却空庭金鸭火,为谁长袖倚琅玕。
第10首、虎岩听竹(清代-曾作霖)
虎山岩寺窅而深,半是香花半竹林。赤剧有君当不俗,白沙许我最知音。
禅参玉版空尘虑,梦入瑶篸惬素心。老衲怜渠风韵好,常教作笛效龙吟。
第11首、题竹赠弋阳令(明代-杨荣)
谁种扶疏一两竿,晴梢袅袅舞青鸾。西风忽送潇湘雨,散作琴堂九夏寒。
第12首、惠山泉上小憩薄暮入僧房观王孟端竹垆(明代-胡应麟)
玉井甃银床,山泉喷石梁。江宁擅扬子,谷岂后康王。
石鼎流云润,铜瓶贮月凉。竹垆煨苦茗,彷佛孟端狂。
第13首、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其十三(明代-谢元汴)
遇雨张弧日,桃虫集蓼身。门高鬼瞰室,海大鱼吹尘。
秉籊文章贱,锄荒明月贫。溪工在鸟市,白石水粼粼。
第14首、题柯丹丘竹(明代-胡奎)
奎章阁下柯亭管,学得云间綵凤鸣。还逐轩皇上天去,夜凉吹过阖庐城。
第15首、礼部直舍枯竹嫩丛燕雀飞来欲折以二韵记云(宋代-郑刚中)
火边遗竹但枯枝,瘦笋丛生未及齐。
篠嫩不禁风燕立,绿梢烟外起还低。
第16首、高房山墨竹(元代-郑元祐)
高侯胸中渭川之千亩,家居房山未必有如何。文章政事之暇日,能为此君图不朽。
想当飞墨时,苍龙投砚池。山雨急洗琅玕节,海月静照珊瑚枝。
自侯骑箕上天去,浮世茫茫水东注。千秋万古房山云,载拜为侯赋墨君。
第17首、题陈知府竹 其二(明代-杨士奇)
翩翩五马导双旌,金阙朝回合郡迎。带得自天新雨露,绿筠加倍旧时清。
第18首、题竹送雅容老友复任湖广布政聊寓折柳之意云(明代-杨士奇)
荣捧天恩出,都门雨散丝。重临江汉上,深慰吏民思。
纯璞时稀识,贞松岁久知。相逢即相别,聊赠凤凰枝。
第19首、题贺克恭给事家墨竹时贺谢病居辽(明代-李东阳)
野竹生高原,青青不受寒。岁暮雪霜苦,芳心宁独怜。
但恐朔风至,孤根讵能安。移来旧茅屋,僻远意自閒。
护以十丈篱,缭以三重垣。秀色常可保,逍遥任吾年。
永怀不得见,书札若为传。相逢画图里,一笑已无言。
第20首、天竺谢竹心陈通判见访(宋代-释行海)
紫袍乌帽马蹄轻,晓浥秋山桂露清。
慷慨剧谈当世事,艰难方见故人情。
杏园旧宴魁麟笔,莲幕重开佐凤城。
青琐玉堂殊有待,江淮何日可休兵。
第21首、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宋代-黄庭坚)
十字供笼饼,一水试茗粥。
忽忆故人来,壁间风动竹。
舍前粲戎葵,舍後荒苜蓿。
此郎如竹瘦,十饭九不肉。
第22首、竹(唐代-贾岛)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第23首、东楼竹(唐代-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第24首、墨竹颂四首 其一 弄晴(金朝-王寂)
横枝出丛林,独得回光照。慎勿作长竿,寒鱼不受钓。
第25首、题竹庵画 其一(清代-范当世)
望海楼头旧酒缘,眼中衲子态翩翩。竹林一片虚窗月,袖入西山證画禅。
第26首、汉延熹华山碑拓本次朱竹君先生韵为梁茝林中丞题(清代-张岳崧)
华碣巍巍并岳峙,赤文绿字难可磨。坤维一震石夜走,楮本犹得供摩挲。
四明完帧幸披览,椒华吟舫频相过。长垣一纸入王邸,如鼎峙足传无讹。
书者蔡郭颇聚讼,徐记洪释互切劘。集灵望仙此所纪,监掾市石何殊科。
遗文祀志考礿祭,古物石鼓尊臼窠。当时建武礼从省,侯维安图铭可哦。
二千石主是秩望,坛场共肃陈舞歌。歆芳禳札民所悦,吉祥揫敛仍骈罗。
丰碑特纪延熹岁,京兆钦若爰磨蹉。此碑焜赫照岩麓,樵牧或被灵之诃。
宜峙万古通沆瀣,金天神宅居同那。夫何陵谷秘奇迹,变迁岁月如流波。
仅传毡蜡自赵宋,奚翅古乐聆云和。曾闻郭髯逮山史,佐史装制文无颇。
笥河主人号精博,什袭宝笈森嵯峨。羽人古异出仙骨,毛女婉嫕回霜娥。
莲华十丈开玉井,影落纸墨香痕多。中丞嗜古富搜讨,对此据案欣研摩。
千金市骏有奇癖,传观众口咸呵呵。古色斑驳压万碣,墨痕光泽烦千螺。
名花供养俪彝鼎,秘文璀璨同斗蝌。有明迄今盛款识,国初诸老观婆娑。
宝兰堂增希世宝,恍忆登华披烟萝。观碑何须匹马驻,移石奚用千牛驮。
点画上追峄山石,波磔卑视虞家戈。此本示我得古法,如导星宿探黄河。
公携此册历桂筦,精气远耀光自他。愿公巨笔摹百本,南云寄我情如何。
第27首、题吴山带墨竹送吴晋涛归宜兴二首 其一(明代-陈恭尹)
故人笔墨醉方工,数叶垂垂亦不同。画里只今成旧雨,画溪归去是春风。
第28首、同诜兮过竹忘斋中(明代-实印)
钟声如一寺,林影望还分。
径转塔才见,轩开溪共闻。
相过成晚步,分坐见秋云。
诗卷娱禅暇,晴窗花气熏。
第29首、竹隐新篱(宋代-赵蕃)
地迥阙虎落,秋来逢鼠偷。
贫居乏给使,力作费营谋。
邻近俱相集,欢言卒未休。
浊醪浇渴肺,香饭饱饥喉。
密篠分新翠,深林失故稠。
斩除才就束,委积动成丘。
经布潜依堑,蛇行曲过沟。
周遭类屏障,森列胜戈予。
黄耳斯逃责,青毡好在不。
幽栖知有托,高枕得无忧。
第30首、斫病竹(宋代-赵蕃)
采掘宁悭供,护持期有成。
时今阅春夏,尔独意枯荣。
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
樵苏勿怀辱,而我岂无情。
第31首、题竹和东坡韵(宋代-李甲)
翠叶彤竿已占先,湘云千叠势争翻。
野夫不识天人面,知是虞皇第几元。
第32首、雪中抵竹梅斋(元代-蓝仁)
冲风冒雨转幽崖,雪满长空夜色催。客枕有时惊折竹,游帷无处认寒梅。
野人篱落孤烟迥,茆屋琼瑶几尺堆。扫入公家徵敛足,冰山不愿太阳来。
第33首、和君时弟洗竹(宋代-彭汝砺)
斩伐奚伤性,繁枝漫作阴。静留朝日暖,寒聚晚烟深。
叶有禽栖息,根无蚁蠹侵。龙孙今转盛,终待凤凰音。
第34首、竹林(宋代-林逋)
寺篱斜夹千梢翠,山径深穿万箨乾。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
第35首、竹【唐代:杨炯】
森然几竿竹,密密茂成林。半室生清兴,一窗馀午阴。
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底事忘羁旅,此君同此襟。
第36首、齐天乐 与周可竹会饮和韵【宋代:朱晞颜】
浦潮迎送朝还暮,匆匆燕来鸿去。北牖分茶,西窗剪烛,离合人生由数。
狂朋怪侣。记筹酒句吟,几回凝伫。絮影蘋香,梦中犹是少年路。
词华今度尚在,奈相如渐老,无计重赋。露底冰弦,梅边玉麈,留得风襟如故。
情高万古。想脱剑呼樽,气吞寰宇。不管春山,子规啼夜苦。
第37首、圆福院竹甚茂盛幽都一郡所未有起上人云原有桃树百本余悉去之始植此君因为之赋【宋代:耶律铸】
忍教仪凤箨龙孙,纵酒刘郎道与存。应说碧桃花解语,可无桃叶代桃根。
第38首、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唐代:韦应物】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第39首、斫竹【唐代:杜牧】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第40首、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一 云望天风【唐代:王翰】
翠壑风生万竹啼,清秋摇落怨凄凄。疏丛頫仰浑无定,鸣凤来时不得栖。
第41首、临阶竹【唐代:卢照邻】
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第42首、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倒【宋代:华岳】
有地都来一丈馀,垦锄元不费工夫。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我无。
第43首、舟行樊港望竹间石上李花盛开【宋代:薛季宣】
天下清且奇,无过竹与石。安得皎然者,素质照人白。
静立笑东风,篁冈蟠罅隙。望之轻以明,俨似雪初积。
青草斗欣欣,不比梅花坼。矫首不可到,独自凭空碧。
翠帷筱青青,岩崿正虚席。我疑辟俗翁,方外友三益。
又是秦帝宫,传视相如璧。人情不易知,幽致矧可射。
相从知未能,灰心从此画。
第44首、和子瞻西掖种竹二首 其一【宋代:孔平仲】
西垣种竹满庭隅,正值天街小雨初。渐近凉风侵梦觉,已留清露滴吟馀。
卜邻近喜苍苔满,托迹方惊上苑疏。昨夜青藜光照席,绿阴相对小除书。
第45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五【宋代:孔平仲】
幽偏得自怡,种竹交加翠。雨露之所濡,成长容何易。
叶密鸣蝉稠,啅雀争枝坠。客思回林坰,萧疏外声利。
第46首、与江君佐游五福寺观竹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
老子平生与竹群,清风洒濯胜三熏。江郎定自兴不浅,共打僧门寻此君。
第47首、题息斋竹次韵【元代:贡性之】
忆昔舟泊湘江时,青天皓月流素辉。美人骑龙上天去,游魂夜半招不归。
兴来一饮三百斛,醉倒肯惜千金挥。孤鸾随影秋水碧,鹧鸪叫入苍云飞。
凉飙飒飒似鸣籁,翠雾漠漠如张帏。胸中气吐万菡萏,笔底势走千明玑。
飙车摇摇渺何许,疑是柱头丁令威。风流云散世已远,萧条遗墨人间稀。
眼前俯仰即千载,底问谁亡复谁在。我来见画如见人,往事悠悠付深慨。
挂之高堂素壁中,老气凛凛回长风。狂歌起舞还自惜,笑看白日行青空。
第48首、竹图二轴 其二 横窗【明代:郑真】
重重晴影覆窗纱,彷佛潇湘水上家。帝子不来秋已暮,飘摇鸣佩渺天涯。
第49首、题竹送民则弟南归 其一【明代:杨士奇】
用舍行藏皆有命,山林朝市岂关心。故乡归去谢尘累,吟坐武公淇澳林。
第50首、题竹寄雷道夫【明代:杨士奇】
孝感坊南看竹枝,高斋同咏武公诗。交情四十馀年在,黄鹤白云劳远思。
第51首、饮定公竹院分韵【明代:顾璘】
片雨飘庭竹,微凉泛坐隅。不须千亩盛,且喜一尘无。
避俗逃金界,忘情倒玉壶。眼中清供满,馀赏及盆蒲。
第52首、竹所二首 其二【明代:李昌祺】
王子幽栖地,萧森修竹林。好风催布席,疏雨罢鸣琴。
天籁醒尘梦,凉阴伴醉吟。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
第53首、同林熙吉邓汝高游锦溪竹林【明代:徐熥】
一路尽苍苔,浓阴画不开。山依迂涧转,泉逐断桥来。
同坐松间石,还倾竹下杯。隔溪烟磬晚,欲别又迟回。
第54首、新秋同唐古遗须竹游钟武故城归坐小轩夜语四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荆榛苍浅古城秋,脉脉蒸江碧玉钩。野旷天低飞鸟度,不知何处吊孙刘。
第55首、扶竹【清代:周士俊】
满园风雪几枝眠,君本无心肯乞怜。高节岂因寒便改,清操应为励弥坚。
谁教岁晚伤迟暮,惯历穷阴渐自然。松柏比邻时慰藉,莫嫌筇杖与扶颠。
第56首、题吴仲圭竹谱卷【清代:钱泰吉】
吁嗟乎!故园平安语不闻,有竹巳等申池焚。秋声可听在何所,异乡看画得墨君。
墨君落落扫俗熊,以趣为上入三昧。湖州之书亦抗行,息斋之谱或相配。
签题藏弆瓠尊翁,翁画竹与梅兰同。元章万玉图未见,此卷意外今相逢。
故乡何日朋簪盍,乐郊歌咏相酬答。平生未访梅花村,今宵梦绕梅花塔。
塔中道人真绝伦,橡林画隐终其身。那能天地干戈际,不作东西南北人。
第57首、竹城感怀 其一【清代:方祖荫】
三十年来逐宦场,自怜肝胆照秋霜。胸中别有炎凉意,半是冰心半热肠。
第58首、紫藤花下醉歌用竹垞原韵【清代:姚鼐】
紫藤书屋古椽橑,紫藤春花复秋槁。紫藤架底著书人,吟魂冢闭萦青草。
过从饮酒雕龙客,百岁风镫迹都埽。由来历世犹驹隙,安得长生服龟脑。
况余本性
第59首、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二首)【宋代:刘铉】
风露生寒夜若何,月高山馆觉秋多。
湘灵正作南归梦,莫向江头唱楚歌。
第60首、芗林五十咏 其十四 竹斋【宋代: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脩脩玉雪身。便无文与可,不有月传神。
第61首、盘洲杂韵上 笛竹【宋代:洪适】
蕲产名天下,含飔别样青。中郎如一见,应不数柯亭。
第62首、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宋代:苏轼】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第63首、题柯敬仲竹二首 其一【元代:泰不华】
堤柳拂烟疏翠叶,池莲过雨落红衣。娟娟唯有窗前竹,长是清阴伴夕晖。
第64首、月湖竹枝词四首题四明俞及之竹屿卷 其二【元代:乃贤】
五月荷花红满湖,团团荷叶绿云扶。女郎把钓水边立,折得柳条穿白鱼。
第65首、对竹【元代:许谦】
主人树脩竹,近在桃李场。赋性虽不同,相友庸何伤。
阳春破桃李,红白争低昂。无言自成蹊,相媚色与香。
何心伴幽独,徒引蝶蜂忙。此君心本虚,宁逐春风狂。
咄嗟桃与李,开落那能常。
第66首、题息斋墨竹图【元代:元明善】
玄卿口哦子昂诗,手持仲宾墨竹枝。此诗此画真两奇,似为玄卿写幽姿。
日光不下云扃暗,元气歘忽寒人肌。枫林青青少陵梦,无乃泽畔逢湘累。
楚江小月晃初夜,淇园苦雨秋竹迷。二妃弹瑟泪如雨,幽壑龙潜春欲飞。
天路迢遥独后来,黑雨挟风山鬼啼。老气盘空根彻泉,地灵上诉玄冥悲。
摩挲老眼久知画,恍然吾与□物移。挥杯三叫我非狂,墨沈翻江江竹辞。
第67首、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竹答客【朝代:唐代|作者:卢仝】
竹弟谢石兄,清风非所任。随分有萧瑟,实无坚重心。
第68首、题施璘画竹图【朝代:唐代|作者:韦遵】
枯箨危根缴石头,千竿交映近清流。
堪珍仲宝穷幽笔,留得荆湘一片秋。
第69首、庭竹【朝代:唐代|作者: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第70首、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竹【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
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第71首、竹间榴花【朝代:宋代|作者:陈宓】
五月林梢未着蝉,节根新换玉娟娟。
露华团翠浓堪滴,浇得殷红不敢然。
第72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朝代:清代|作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73首、题烟竹图【朝代:元代|作者:仇远】
楚山晴雨未分明,淡锁苍筠晓更清。
浑是一江秋色染,只疑无处着秋声。
第74首、赠高竹有外侄【朝代:宋代|作者:叶适】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
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
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
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
第75首、梧竹亭【朝代:宋代|作者:汪莘】
人家有园种花柳,君家有园种梧竹。
花柳只引蜂蝶来,梧竹能招鸾凤宿。
昨君饮我池上亭,亭边梧竹深冥冥。
锼风镂月已足玩,滴雨洒雪尤堪听。
君不见梧君昔在岐山上,开花与凤作屏障。
又不见竹君昔在渭水阳,结实与凤充糇粮。
岐山渭水地差远,颇觉老凤劳往返。
成周已去汉唐空,梧亦无根竹无本。
君家甲第连朱扉,碧梧翠竹相因依。
千年老凤叹何在,一旦下集增光辉。
梧君竹君喜相遇,凤兮凤兮君且住。
老凤回头谢二君,吾方高举青天去。
第76首、为竹奴解嘲用山谷先生韵【朝代:宋代|作者:敖陶孙】
通身有眼更无肠,好上臞庵师子床。
莫作绿衣颠倒想,班姬陈后两凄凉。
第77首、天竺谢竹心陈通判见访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释行海】
三十余年别剡川,一瓢分饮葛洪泉。
当时玄度寻支遁,今日昌黎欠大颠。
游宦石头怀往事,伤心瓜步梗来船。
盍应借箸趋前列,北面风寒快着鞭。
第78首、送李季允侍郎归蜀五绝用禅房花竹幽为韵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刘宰】
地僻风烟好,身闲日月长。
未知嘉遁吉,占验笑京房。
第79首、默斋壁间竹鹤【朝代:宋代|作者:许月卿】
琅玕壁上林稍接,彷彿胎仙舞雪翎。
欲识主人斋扁意,此君相对不容声。
第80首、访古村彦高不值留竹间【朝代:宋代|作者:翁森】
西风吹起一襟秋,遥度前村访子猷。
不见子猷空倚竹,此心犹为此君留。
第81首、建安陈希周官海南为予致两拄杖其一促节竹其一桄榔也【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
取从万里鲸波路,来伴三山鹤发翁。
雪上有时留醉草,花前随处打残红。
化龙径去吾何憾,且与人间作岁丰。
第82首、次韵章君济黄元章二广文种竹建康学宫【朝代:宋代|作者:许及之】
城云一坞碧云深,亦许分青到泮林。
移去检书涓醉日,种来挟策较分阴。
细看直节难教改,设有繁霜不受侵。
二妙育才如此竹,惜无健笔与长吟。
第83首、答秦兵部求墨竹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王佐才】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
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第84首、竹【朝代:宋代|作者:朱熹】
潇潇凌霜雪,浓翠异三湘。
疎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第85首、竹客源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项安世】
乡人见客面颜开,客子还乡意极哀。
白发老亲情最切,阿姑阿姒不同来。
第86首、己未立春留杨伯子知县小酌夜闻窗竹有声伯子以为雪或曰风也已而果雪诘旦敲门送诗走笔戏和【朝代:宋代|作者:周必大】
莫讶衰翁笑口开,故人风度继欧梅。
堕簁雪阵鱼丽远,蹋迹诗仙凤沼来。
酒似茅柴居膈上,句如桂子落天台。
新年春日相追逐,谁谓天公厌两回。
第87首、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朝代:宋代|作者:李弥逊】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蕖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烝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倘许共清旷。
茗盌烦屡移,早秫行可酿。
第88首、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朝代:宋代|作者:廖刚】
晚窗帘卷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
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
坐令烦暑消余烈,解遣穷愁释百端。
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第89首、赵仲永和胡正字竹诗见赠用韵以酬【朝代:宋代|作者:王十朋】
忆昔游莲幕,获登君子墙。
蓬莱醉秋月,龙凤啜天香。
台阁子将集,山林予欲藏。
新诗似修竹,风味更高长。
第90首、越江之岸人家皆临水种竹叠石作迳其屋萧然嗟今齿发踰壮方坐兵火惊焚安得一居如此见之不胜馋慕【朝代:宋代|作者:郑刚中】
何人此地得幽居,竹石中间宅一区。
可意江山千百里,有情花木两三株。
应无俗客惊吠犬,时有轻船过卖鱼。
卜筑他年期效此,更添数架古人书。
第91首、咏西湖十洲 竹屿【朝代:宋代|作者:刘珵】
翠云摇曳波心起,清影扶疏月际来。
结实终期丹凤至,虚心聊映小桃开。
第92首、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林季仲】
苍苔斲破斧痕新,移傍颓檐慰病身。
见我浑如旧相识,此君端是个中人。
孤高自比西山洁,澹泊宁甘南巷贫。
梦断啼鸦窗转月,怜渠犹把影相亲。
第93首、题李西杰水竹居【朝代:宋代|作者:刘章】
在昔香山老,水友而竹师。
心虚是师道,性静友亦宜。
孰谓物理妙,乃为高贤资。
佳哉陇西子,结屋溪之湄。
溪上亦何有,有竹如在淇。
涓涓峙寒碧,澄澄烛须眉。
微风一披拂,杂佩声参差。
俄顷万籁寂,粹然淡余姿。
可但子师友,我方师友之。
未到三叹息,徒劳形梦思。
第94首、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张扩】
漫郎省中宿,展转良夜徂。
过雨忽催诗,君诗不可无。
夜阑风转高,秋声倒江湖。
前对百尺井,梦中闻辘轳。
第95首、墨竹【朝代:宋代|作者:秦观】
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一竿珍重几百缗,奚啻渭川三万亩。
金锵玉戛空琴声,婢行奴颜谢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卓古高标压群丑。
不须辨直致湘江,便觉满窗凉意透。
挺然叶节抱风孤,顿应君子虚心受。
雷迸箨龙龙欲走,樱笋纷纷徒适口。
破除肉味若闻韶,王猷笑咏还依旧。
藉槛湘阴净简书,接地春华幻尘垢。
拂手笔端别有神,往来平安报良友。
前时无偶后无继,奇宝秘灵宜永久。
第96首、汝州王端明寄示竹亭诗二十章披玩叹赏不能自已辄成四十言仰答来惠【朝代:宋代|作者:文彦博】
窈窕竹间路,清虚池上亭。
高情爱寂寂,终日玩青青。
汝水环近郭,箕山开画屏。
知君于此兴,极目送鸿冥。
第97首、张大年览文与可墨竹及先人所题与可挽诗见惠长句因次其韵【朝代:宋代|作者:刘跂】
墨妙苍筤双玉枝,赏音悲壮七哀诗。
多惭寂寞青毡地,又得风流黄绢词。
往事白杨无数拱,余生衰鬓不堪垂。
声沈影绝何人识,赖有柯亭可见思。
第98首、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入蒙谷戏题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刘敞】
泛泛扁舟春水平,缘苹白芷欲齐生。
王孙自喜山中客,莫唱淮南招隐声。
第99首、赋南墅竹【朝代:宋代|作者:卫宗武】
物得气之清,钟秀莫如竹。
是谓东南美,群植可奴仆。
虚心而独立,劲节不回曲。
傍屋着数挺,能洗尘万斛。
截之作凤鸣,雌雄相配六。
杀以为汗青,奚啻十年读。
有体兼有用,迥异凡草木。
骚人互题品,国风尝纪录。
子有步仞丘,殆类筼筜谷。
老筠依云根,错出胜千陆。
矫虔相长雄,高下森立玉。
霏霏雾滴翠,滟滟浪翻绿。
蟠根龙蛇走,密叶鸾凤蹙。
林飙振微响,环佩声戛触。
琐碎流金辉,霁晓弄清旭。
熙阳发菁华,婀娜舞桂纛。
滋萌长云仍,一一锦{衤朋}束。
火轮行长空,炎歊暑方酷。
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
秋月映婵娟,清影夜相属。
岁寒交胜友,南枝花倚伏。
四序景无涯,风月任追逐。
人谓小渭川,我忝共淇澳。
邀朋对此君,岂惜醉醽醁。
七贤迹已远,遗响犹可续。
冰雪生襟袖,云烟散毫牍。
只欠与可俦,写入鹅溪幅。
第100首、竹迳【朝代:唐代|作者:薛能】
盘迳入依依,旋惊幽鸟飞。
寻多苔色古,踏碎箨声微。
鞭节横妨户,枝梢动拂衣。
前溪闻到处,应接钓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