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古诗词100首五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题画飞白竹(元代-王冕)
潇洒三君子,是伊亲弟兄。所期持大节,莫负岁寒盟。
第2首、烟竹(宋代-释居简)
林疏略见两三分,不是岚光不是云。亟展生绡轻著墨,幻成初日度晴熏。
第3首、觅竹栽谢(宋代-萧泰来)
一日非吾不可无,当邻乞得种鱼都。
珠连呈舍排成次,玉立云台画出图。
淇奥每思文章业,渭川肯作富规模。
自锄月地分行列,准拟清风十万夫。
第4首、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九(宋代-蔡松年)
去年哦新诗,小山黄菊中。年年说秋思,远目惊高鸿。
第5首、次韵子绍题竹坡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孙郎忽唾寒窗玉,来过当年玉川屋。更作纵横一尺书,为榜南坡两三竹。
第6首、友人所居竹冈以关名之(宋代-曹勋)
晓驱羸马踏尘埃,喜见前关亦快哉。
几启双扉迎晓日,未妨斜月掩苍苔。
声摇沙寨中无比,翠销城埤寒未开。
趁得鸡鸣也须度,弃繻不是俗人来。
第7首、和郑汉详送竹笋(宋代-毛滂)
渭川春色到龙孙,渐养侵云百尺根。
可惜斸来陪脱粟,葛陂留得看腾骞。
第8首、辋川集。斤竹岭(唐代-王维)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第9首、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宋代-陆游)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第10首、蓟门怀古五首 其二 孤竹(清代-李锴)
亦知天眷已西临,独信民彝待力任。叩马责难君父义,采薇之死弟兄心。
漆书旧简清风在,草蔓荒祠古色深。历历遗歌著仁暴,不胜凄绝一长吟。
第11首、墨竹(明代-邵宝)
旧稍新叶绿毵毵,四十分中已得三。刚道清阴犹未遍,径边时有客来参。
第12首、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明代-王世贞)
山僧业静者,翛然无世氛。朝疏淇澳雨,暮浣潇湘云。
老可湖州笔,为竹写清芬。况有王子猷,英标冠人群。
自言读书处,何可无此君。我来憩其下,流飔散馀醺。
其人不可作,太息读遗文。新粉含幽月,苍翠郁纷纷。
截作山阳笛,凄凉安可闻。
第13首、戏为舍弟题竹赠王生(明代-王世贞)
阿猷到处遍寻汝,为许相将保岁寒。最是潇湘一水外,乍晴乍雨耐人看。
第14首、移竹 其一(明代-胡奎)
人言醉日可移竹,我爱此君醒日多。昨日雨中分数个,不知醒醉复如何。
第15首、水竹墅十咏 其七 盟鸥(宋代-叶茵)
同此江湖心,有盟非知己。我亦畏机人,莫入惊波里。
第16首、题钱翁杨伯传竹浦吟稿(宋代-易士达)
关西今喜有云仍,冰雪相看一样清。
最是晚来江上处,饱听叶□助诗声。
第17首、竹炉次韵(宋代-吴则礼)
薰炉好妙非吾欲,古铜惟怜鼎三足。
手中一瓣非碌碌,传语此君惊世俗。
快烧笃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气味长。
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
第18首、竹径偶然作(唐代-权德舆)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
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
第19首、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 其五(明代-何吾驺)
新开竹叶径,索取竹叶醉。不见此山人,但见此山水。
第20首、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一(明代-杨士奇)
十年坐判维扬郡,令誉芳声特达开。惠政及人还未已,升官重向广陵来。
第21首、章景南署中对竹(明代-谢榛)
谁种此亭竹,当樽一问君。相看成野意,自觉远尘氛。
幽色霜前见,秋声月下闻。醉来堪隐几,清梦入湘云。
第22首、种竹(宋代-释广闻)
香严活葬在南阳,知是所知忘未忘。猛虎不应餐伏肉,听教风雨细商量。
第23首、书东坡画郭功父壁上墨竹(宋代-黄庭坚)
郭家屧屏见生竹,惜哉不见人如玉。
凌厉中原草木春,岁晚一棋终玉局。
巨鳌首戴蓬莱山,今在琼房风几间。
第24首、觉范师种竹颂(宋代-黄庭坚)
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
听风听雨看成龙,牛羊折角入朝饷。
简州城东刮地寒,手种檀栾三两竿。
竹成要作无孔笛,若有灵龟一任钻。
第25首、竹(唐代-李中)
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便有好风来枕簟,
更无闲梦到潇湘。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
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第26首、竹下四首 其二(明代-薛瑄)
爱此竹林僻,千竿翠叶交。湿衣清露重,到面好风飘。
旋解龙鳞箨,新抽凤尾梢。径幽仍宛转,聊此慰逍遥。
第27首、闰九月朔同集欧子建半竹亭(明代-李孙宸)
秋好重留闰,相期过绿阴。傍檐容坐密,看竹引杯深。
浪谑知狂态,高谈见素心。为怜佳会少,下榻更披襟。
第28首、题仲宾竹 其一(元代-赵孟頫)
幽人夜不眠,月吐窗炯炯。起寻管城公,奋髯写清影。
第29首、踏莎行 答贾竹亭春行(明代-陈如纶)
杨柳溪桥,桃花野渡,十年车马同游处。联诗曾对月华明,伤心只见春光暮。
迢递双鱼,浮沈尺素,相思辗转愁无数。东风听彻子规啼,声声诉尽空归去。
第30首、竹(明代-黎遂球)
窗纱烟纹破遥峰,粉枝摇落花须红。参差浓澹天玲珑,流泉浸声寒影中。
美人停梭掷春思,井阑日午檐阴翠。归客潇湘枕上听,茗椀桃笙酣碧醉。
第31首、题黄尚英墨竹(明代-林弼)
竹山万个碧琅玕,喜向仙家画里看。午夜凤台吹玉管,不知风露逼人寒。
第32首、偶忆芮明府朱商潜彭水竹范淞南四老遗事 其一(明代-郑文康)
去县日已久,威风尚尔寒。城中旧豪猾,不敢举头看。
第33首、和柳子厚诗十七首 其十五 野人致紫竹栽手植方丈后(宋代-程俱)
名山昔远游,老罢无复睹。永怀避世士,往往寄农圃。
移家白云根,及此未春雨。桃梅足新栽,把玩喜欲舞。
可无紫琅玕,叶作翠凤羽。宠光松菊径,萧散烟霞聚。
雌雄比嶰谷,颜色盖南浦。龙鞭虽未行,玉茁亦已吐。
咄嗟勿留情,万物乃吾府。
第34首、和贾鸿举移竹(宋代-黄希旦)
琳房珠馆何虚寂,宝砌无尘苔藓碧。仙翁倚槛静吟哦,却忆筼筜拂岩石。
劲节虚心守岁寒,未尝暂变风霜色。移来迢递不辞劳,深根讶向瑶台植。
渐承春意叶青青,时惹天香烟幂幂。月笼翠影尚萧疏,露被繁枝谗滴沥。
迎风闲夜拟龙吟,结实他年期凤食。非才终约老烟霞,此际谬当亲采择。
寄言红紫莫相猜,彼此无情蒙化力。逢时剪拂任他人,沈去葛陂都咫尺。
第35首、伯皋所藏名妓墨竹逼令题之可谓戏剧(宋代-韩淲)
夜寒窗静密还开,翠袖移将影下来。只是风前犹爱惜,更教月底共徘徊。
第36首、竹冈(宋代-刘敞)
层冈南面起,仰见檀栾姿。诘曲成幽洞,因堪象武夷。
第37首、子昂竹(元代-虞集)
忆昔吴兴写竹枝,满堂宾客动秋思。诸公老去风流尽,相对茶烟飏鬓丝。
第38首、和周元吉左司东省培竹(宋代-杨万里)
鸡省有真植,鹜行销昼烦。
憎柳媚绿暗,伴梅耿黄昏。
何须雪贸贸,始爱渠轩轩。
坚守孤竹国,肯折先轸元。
如何桃李时,笋短不出垣。
周郎夜入直,挟策携酒尊。
为渠问玄夫,乃遇震为坤。
喜渠必蕃昌,吟到落金盆。
晓唤郭橐驼,提耳细细言。
汲水龙井泓,辇土天竺原。
妙偷造化窟,仁及冰霜根。
为赋淇奥诗,绝去笔墨痕。
何时淮阴市,能报漂母恩。
周郎顾之笑,吾自哀龙孙。
第39首、题东坡画竹【明代:释函是】
尘垢满天地,此君清欲狂。浓烟生素绢,薄荫到绳床。
覆我真难待,披人似亦凉。东坡千古意,相对共茫茫。
第40首、谈以嘉寄友山墨竹求贞庵诗【明代:顾清】
众水必返壑,万木终归根。乾龙抱四德,维贞乃生元。
谈子魁杰士,诗书富钻刓。汗漫四十载,及此见本原。
浪迹混成市,深居乃丘园。逝将游化初,岂止超笼樊。
神交友山翁,遗墨宝玙璠。缄题远寄我,知君未忘言。
长安日出馀,车马阗朱门。清言颂夔契,高步趋炎轩。
纷纷未渠已,兀兀空自烦。引领望五茸,高云碧巑岏。
衢陌转纡曲,轩窗开晏温。登楼唤云槎,隔巷招南村。
逍遥共水石,啸傲同琴樽。以兹遂百岁,谁知轩冕尊。
第41首、题朱舍人画南轩放鹤轩壁墨竹【明代:龚诩】
郎官归自丝纶阁,醉向高堂写林薄。修篁挺挺石苍苍,细雨濛濛烟漠漠。
坐令咫尺见千里,信尔胸中有丘壑。南野老人真好奇,举酒属客要题诗。
座中英彦六七辈,文彩照耀光陆离。文雄画妙两绝作,悦目洗心良可乐。
吁嗟老我驽钝姿,浪迹江湖久沦落。迩来谬据西斋裀,知己岁寒欣有托。
清风明月幸平分,时得吟观伴孤鹤。
第42首、谢人惠竹蝇拂【唐代:齐己】
妙刮筠篁制,纤柔玉柄同。拂蝇声满室,指月影摇空。
敢舍经行外,常将宴坐中。挥谈一无取,千万愧生公。
第43首、竹林避暑【宋代:戴炳】
自抱桃笙过竹林,浓阴一片直千金。清眠尽晚无人唤,时有风鸣石上琴。
第44首、又和北轩竹上甘露【宋代:韩维】
君家竹上露,点缀如明珰。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聊可助清兴,安知为羡祥。
应从草制暇,延咏对华觞。
第45首、挽方{上竹下鶖}粦贡士【宋代:刘克庄】
秋赋曾宾送,春卿偶脱遗。
离群嗟老境,同队记儿时。
终制从家礼,高怀见墓碑。
亦如陶处士,自作诔兼诗。
第46首、野竹【宋代:张嵲】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
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
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第47首、唐竹卿道士相过【元代:黄庚】
一径秋老碧苔,柴扉掩书少曾开。
诗书门户无人到,只有通玄道士来。
第48首、夜饮扁鹊观同魏炼师坐竹林下【元代:刘崧】
扁鹊观前清夜游,青衣隔竹送茶瓯。绿阴深巷凉如泻,坐听琼箫转玉楼。
第49首、寄成居竹黄舜臣 其二【元代:张翥】
一见君诗倍黯然,蓟南湖北各风烟。故人渐似星将晓,尘世真成海变田。
桂在谩吟招隐曲,鹤归还记去家年。虎丘山水知无恙,有待先期置酒泉。
第50首、倒竹【明代:徐渭】
长笺白白墨焦焦,倒扫青蛇挂一梢。应有断厓藏半幅,苍藤翠藓倚天高。
第51首、题竹寿朱竹泉 其二【明代:徐庸】
湘水淇园路自赊,一枝今出紫阳家。岁寒永保青青节,相映蟠桃海上花。
第52首、重到别利迦竹国旧馆【明代:释宗泐】
到此已三月,重来如故居。门临外道院,壁有中华书。
猿挂雨晴后,鹃啼月上初。国君欲留住,不省意何如。
第53首、题画竹【明代:释宗泐】
美人湘北岸,翠盖倚中洲。斜日雨初歇,断云横未收。
第54首、题王氏水竹居 其二【明代:杨士奇】
王园西畔接文溪,种竹临溪个个齐。剩有山阴三月趣,彩毫丽句吐红霓。
第55首、王孟端竹【明代:张宁】
九龙山人王孟端,风流博雅人称难。漫胸锦绣消不得,化作万个青琅玕。
中山兔老鲛绡白,马肝香透金壶汁。风回赤壁浪痕平,云黯苍梧雨声急。
铁钩锁金错刀邯,郸学步真儿曹大。河一决泻千里崩,崖触处生惊涛世。
人岂识,真和假,白雪词高和应寡。坡仙儋耳未还家,落日临风思老可。
第56首、陈启阳风雨二竹图 其二【明代:张宁】
春风淡荡湘中林,桃红李白春光深。林隅菉竹密如栉,罗绮不到蘼芜侵。
羲和南驭西风蚤,劲节青青老还好。君看旧日竞春芳,不及湘林路傍草。
第57首、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十二【明代:区大相】
劲节含龙箨,孤标出凤池。最宜风月夜,不遣俗人知。
第58首、书柯丹丘墨竹并古木幽篁 其一【明代:王恭】
凤箫吹断夜初澄,云叶离披玉露凝。绝胜洞庭凉月曙,数声瑶瑟度零陵。
第59首、竹间冻雀图【明代:程敏政】
冻羽飞鸣下笔难,坐疑声绕竹枝寒。良工趣在芭蕉雪,莫向筼筜作意看。
第60首、秋日过竹堂【明代:文徵明】
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第61首、寒甚下山访病儿存没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语哀我无衣授之以絮归山有咏志感也 其二【明代:王夫之】
得絮不云暖,此情君合知。主忧臣但尔,心死身何为。
绿草华山带,高楼燕子枝。讵言身未嫁,可任东风吹。
第62首、怀宋化卿居士【明代:竹浪旭】
湖上诸峰秀,君常次第行。
细评僧社句,准课自修程。
对月唯忘酒,逢渔劝放生。
空斋清夜坐,隔水寺钟鸣。
第63首、巫山一段云 夏日竹堂【明代:陈霆】
午簟湘阴展,晴窗翠葆横。睡余呼水理茶瓶。诗境太清生。
古鼎销香缕,疏帘隔履声。虚檐留客对棋枰。时听子丁丁。
第64首、赠沈竹里【明代:刘麟】
我爱竹里子,身世一秋蝉。吟风兴自足,吸露心充然。
下有谷食者,生荷主人怜。亦有草食者,依依恋平阡。
岂不竞肥腯,何由更高骞。嗟余感君谊,抚己思齐贤。
平生志寡欲,老为众物牵。卓哉无欲地,咫尺不可攀。
闻君重文会,切磋如有传。为余辨斯惑,拜领春风前。
第65首、月夜登曲岩由竹林下山家观屏岩丙洞入阳谷作【明代:王世贞】
支策辞道林,飞镜挂大空。回光散玉岫,潜颖射金淙。
扪萝入窈窕,循垓践玲珑。稍窥樵采径,获与园林通。
璀灿间脩篁,琮琤乍因风。慕奇惜奇尽,贪胜冀胜逢。
仄足丙洞穴,耸身屏岩峰。骇瞩纷自来,浩倡乐无终。
土豹吠寥阒,天鸡破鸿濛。谁言兹宵既,能使余兴穷。
第66首、山居二十咏 其二 竹坡【宋代:洪适】
有圃无修竹,其如借宅何。宁忘三月味,不厌此君多。
第67首、竹下【宋代:范成大】
松杉晨气清,桑柘暑阴薄。
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秋莺尚娇奼,晚蝶成飘泊。
犬騃逐车马,鸡惊扑篱落。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頳肩走四方,为口不计脚;
劣能濡箪瓢,何敢议囊橐?
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
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
第68首、赠竹林翁【宋代:陈郁】
为竹为花号不同,一般骚雅一般翁。
东风红紫飘零后,须持琅玕立雪中。
第69首、送竹屿韩议事游边【宋代:陈郁】
风雪垂垂岁欲除,若为驱马问长管。
才兼文武如君少,量纳江湖近日无。
吟旅笔灵花璀璨,带行刀古血模糊。
经从渭水须留款,恐有率心老钓徒。
第70首、赠高竹有外侄【宋代:叶适】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
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
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
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
第71首、为鄂省检校陈用方题顾定之墨竹【元代:李士瞻】
凤凰枝上舞
第72首、题柯敬仲竹二首 其二【元代:泰不华】
梁王宅里参差见,山简池边烂熳栽。记得九霄秋月上,满庭清影覆苍苔。
第73首、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朝代:唐代|作者:钱起】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第74首、竹径偶然作【朝代:唐代|作者:权德舆】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
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
第75首、洗竹【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剪弃犹可怜,琅玕十馀束。
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
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勿作篲与箕,而令粪土辱。
第76首、题禅定寺集公竹院【朝代:唐代|作者:鲍溶】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第77首、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朝代:宋代|作者:周邦彦】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第78首、感皇恩·竹坡老人步上南冈,得堂基于孤峰绝顶间,喜甚,戏作长短句【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无事小神仙,世人谁会。著甚来由自萦系。人生须是,做些闲中活计。百年能几许,无多子。
近日谢天,与片闲田地。作个茅堂待打睡。酒儿熟也,赢取山中一醉。人间如意事,只此是。
第79首、庭竹【朝代:宋代|作者:祝庆夫】
庭前修竹长琅玕,任是隆冬不畏寒。
戛玉筛金承雨露,亭亭青翠拂云端。
第80首、秘书省墨竹【朝代:宋代|作者:胡仲弓】
写出此君真面目,笔端造化少人知。
我疑与可今犹在,安得东坡共赋诗。
第81首、竹斋题事【朝代:宋代|作者:李{直/土}】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斋闲竹净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
长茵展丽藓,乱歌奏欢禽。
侍奴裹村服,语客抛尘簪。
志高成利犇,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
荣名虽未染,幸亦非烟沉。
第82首、雨中怀竹隐【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还因今夜雨,忆着故山凉。
野水循除急,修筠出屋长。
萤光侵蕙帐,鼠迹乱书囊。
岂不念归去,怀哉方绝粮。
第83首、挽龚竹卿【朝代:宋代|作者:陈杰】
同朝尚忆当时事,我去明朝公入台。
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
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
似尔全归亦安憾,贞元遗曲自生哀。
第84首、天帚竹【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自离竹隐居,借宅亦多种。
周旋虽不乏,潇洒常入梦。
猗欤此窗绿,辍自口腹奉。
别之亦几年,似困鸟雀哄。
兹晨蹔来归,溉扫何妨痛。
竹隐从未还,风猷入吾用。
第85首、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魏了翁】
烈日严霜恣挟持,孤标荦荦肯随时。
笑看世上闲桃李,一夕狂风失令姿。
第86首、过王处士竹庄【朝代:宋代|作者:薛师鲁】
临流结屋植琅玕,中有高人咏考槃。
一曲秋烟青欲滴,满林春雨翠堪看。
山僧过乞归云杖,渔父来分钓月竿。
千古王猷惟此癖,但知此外别无欢。
第87首、种竹【朝代:宋代|作者:韩元吉】
香苞吹尽翠成围,墙角萧萧一径微。
已喜轩窗无俗韵,更怜风月有清辉。
第88首、竹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郑獬】
冰骨清疏绿玉君,连环高节粉花纹。
截来好作仙翁帚,独倚扶桑扫白云。
第89首、竹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郑獬】
鸾节朝元昨日归,玲珑玉佩解云衣。
几多碧玉凤凰尾,斗向秋烟不肯飞。
第90首、竹林【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珍重人家爱竹林,织篱辛苦护寒青。
那知竹性元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
第91首、竹篦【朝代:宋代|作者:释祖元】
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
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第92首、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竹【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第93首、戏作切语竹诗【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隐约安幽奥,萧骚雪薮西。
交加工结构,茂密渺冥迷。
引叶油云远,攒丛聚族齐。
奔鞭迸壁背,脱箨吐天梯。
烟篠散孙息,高竿拱桷枅。
漏阑零露落,庭度独蜩啼。
扫洗修纤笋,窥看诘曲溪。
玲珑绿醽醴,邂逅盍闲携。
第94首、南斋竹三绝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
第95首、和周元吉左司东省培竹【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鸡省有贞植,鹜行销昼烦。
憎柳媚绿暗,伴梅耿黄昏。
何须雪贸贸,始爱渠轩轩。
坚守孤竹国,肯折先轸元。
如何桃李时,笋短不出垣。
周郎夜入直,挟策携酒尊。
为渠问玄夫,乃遇震为坤。
喜渠必蕃昌,吟到落金盆。
晓唤郭橐驼,提耳细细言。
汲水龙井泓,辇土天竺原。
妙偷造化窟,仁及冰霜根。
为赋淇奥诗,绝去笔墨痕。
何时淮阴市,能报漂母恩。
周郎顾之笑,吾自哀龙孙。
第96首、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第97首、题成都笮桥观音院自画竹【朝代:宋代|作者:程堂】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
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第98首、自峡之夔过竹竿山【朝代:宋代|作者:韦骧】
行路始知难,覆盆千石间。
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
晚日群峰碧,春风两鬓班。
何时似都护,还度玉门关。
第99首、孤竹【朝代:唐代|作者:段弘古】
亭亭骨屹短墙颠,摇曳空明漾素妍。
带雨微添寒鹤泪,淩霜不受野云怜。
老松立地同高节,芳草何心吊[谪](滴)仙。
抱此孤根滋九畹,青山一道送流泉。
(见道光刊本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卷二)。
第100首、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刘攽】
南山近仙居,太古余积雪。
阴云五月寒,松桧为之折。
如何车马客,尘土倦炎热。
挥手谢世人,吾将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