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古诗词100首短篇》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画竹十二首 其十(元代-吴镇)
碧筱挺奇节,空霏散冷露。十年青山游,得此幽贞趣。
第2首、养竹成大林(元代-谢应芳)
养竹成大林,频年竹生孙。美竹非不多,恶竹亦已繁。
群奴为洗之,往哉聆我言。美者慎勿伤,去恶必去根。
勿虞尔斧缺,勿惮尔力烦。宿莽荡无馀,清风仍满园。
第3首、竹西亭歌(元代-杨维桢)
望娟娟兮云之篁,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第4首、竹图(元代-王冕)
楚地秋风劲,湘江夜雨深。
不看双凤舞,恰听老龙吟。
正直崇高节,岁寒同我心。
悠悠向京国,转转忆山阴。
第5首、清风楼为金文鼎题王孟端写竹(宋代-邓林)
与可千竿竹,休文八咏楼。江山随处景,烟雨自然秋。
俗士绝交往,词人工唱酬。留题寄幽赏,毛发冷飕飕。
第6首、问赵存礼分竹(宋代-阳枋)
南墙曾记极幽寻,午箪凉铺琐碎金。
小筑江干无限暑,西窗乞与半檐阴。
第7首、南斋竹三绝(宋代-苏辙)
里中佳客旧孙陈,我自疏慵不见人。
目倦细书长掩卷,心游法界四无邻。
第8首、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及竹迳皆成,而海棠亦(宋代-范成大)
梅坞桃蹊斫竹初,三旬高卧信音疏。
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祗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
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
第9首、竹颂(宋代-黄庭坚)
深根藏器时,寸寸抱奇节。
遭时上风云,故可傲冰雪。
第10首、竹梅(宋代-李龙高)
落落丰标霁月怀,棱棱寒碧隔风埃。
耿恭也有孤高节,岂但苏郎齿雪来。
第11首、摸鱼儿 尘梅追和元人颜吟竹(清代-厉鹗)
怪朝来、凝芳盈席,一枝幻出清瘦。纷纭不用将犀辟,付与散花掺手。
无乍有。想漠漠轻寒、昨夜穿窗透。纱笼护否。恐疏朵横陈,探春多误,更与洒冰溜。
偷描处,漫比脂妆玉镂。寓形休污吟袖。鹿胎几点閒踪迹,惊觉软红回首。
延望久。恍翳月吹烟、正是开时候。高情似旧。笑学字萧郎,低徊未拂,香影写难就。
第12首、与谢伯大会宿石溪寺次日赠竹隐上人(明代-练子宁)
高僧号竹隐,开寺大江边。如意悬书室,袈裟上钓船。
楼台开世界,龙象接人天。记得连床处,松风夜不眠。
第13首、赠竹里子(明代-高启)
弭楫望迷林,闲为淇澳吟。
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
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
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第14首、食后过竹堂风雨遽作赋所见(宋代-虞俦)
云气四蒸雷蓄怒,山雨一来风借助。抱头乳燕窜低檐,噤口黄鹂在深树。
竹围万槊齐惊呼,老松不动如亚夫。何人笔端带三昧,画作竹堂风雨图。
第15首、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宋代-梅尧臣)
泥滑滑,苦竹冈。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第16首、竹亭诗和韵(宋代-张守)
直上烟霄碧玉抽,静摇月露冷光浮。堂堂劲节冰霜后,元老如今有壮猷。
第17首、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于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宋代-苏辙)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従来贵士衡。
第18首、业竹浮烟(清代-郑珍)
绕脚森头玉,垂晖仰母慈。柔柔多好色,霭霭护新枝。
烟重稍逾亚,阴攒月到迟。因君乐晨夕,为报素心知。
第19首、送竹根香炉与人(宋代-杨炎正)
枯槁形骸惟见,彫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第20首、题竹酬正安友(明代-杨士奇)
别去京华今十载,仰高堂上趣如何。曾孙近有含饴乐,使客频闻舣棹过。
坐对匡庐延爽气,门临彭蠡挹清波。陶公祠里春秋社,醉看传芭舞且歌。
第21首、题竹送胡轸敬同(明代-杨士奇)
二十年中屡别离,冰霜不改岁寒姿。于今浙水东西畔,潇洒清风见一枝。
第22首、题赵琬司业竹 其一(明代-杨士奇)
琅玕竹荫玛瑙石,桥门风致自銮坡。司成堂上咏淇澳,六馆诸生日切磋。
第23首、题赵承旨竹居图(元代-马麟)
魏国图书天下无,当时声价满皇都。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
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生雏。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
第24首、题南昌县君临偃竹(宋代-米芾)
偃蹇宜如季,挥毫已逼翁。卫书无曲妙,琰慧有遗工。
乍睹虬如物,初披飒有风。顾藏维谨钥,化去或难穷。
第25首、对竹(元代-许谦)
主人树脩竹,近在桃李场。赋性虽不同,相友庸何伤。
阳春破桃李,红白争低昂。无言自成蹊,相媚色与香。
何心伴幽独,徒引蝶蜂忙。此君心本虚,宁逐春风狂。
咄嗟桃与李,开落那能常。
第26首、墨竹(元代-王行)
寒牖晚风声细,凉池夏日阴清。隐隐碧云鸣凤,仙人何处吹笙。
第27首、四园竹 过水竹居,倚清真格(近现代-吴梅)
檀栾漾碧,暗护小篱笆。几竿杜曲,千树渭川,晴拂苍霞。
开素轩,经万劫风欺雨打,此君依旧夭斜。
问山家,扶疏暗引流泉,交加更绕丛花。盼到平安寄下,留伴冬青,共惜年涯。
重过也,费泪墨东京记梦华。
第28首、蝶恋花 元旦后一日余仲老招饮于小竹斋,蔡华义、郑永松、郑文燮三君同在(近现代-陈仁德)
重过西门坡外路。老竹苍苍,劲节凝霜露。日色初开江上雾,茶烟轻绕庭中树。
枝笔纵横天地去。一笑临风,沧海曾飞渡。翰墨终将青史补,豪情化作丹心谱。
第29首、官舍和百竹叔赠行诗韵 其一(明代-区元晋)
一官疏拙守镇州,亦滥朱轮作宦游。岭树梦残惊客远,风尘鬓短为民忧。
期将袜线酬明主,肯傍瓜田学故侯。屈指龙溪春又满,未能烟艇弄清流。
第30首、咏池上竹得辞字(明代-郑学醇)
潇湘有嘉植,移植临芳池。繁苞自槃错,文玉何葳蕤。
重阴覆层阁,清影醮涟漪。微风时戛击,凤管鸣参差。
伶伦一以往,千载留雄雌。抆此英皇泪,写取灵均辞。
第31首、并门无竹旧矣李文饶尝一植之至今寺僧日为平安报其难可知已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因作长句(金朝-蔡圭)
青君那肯顾寒乡,试著葭芦拟汶篁。有若何堪比夫子,虎贲犹想见中郎。
色添新雨帘栊好,声入微风枕簟凉。他日东堂惭政拙,只将此物当甘棠。
第32首、竹(宋代-徐似道)
卢仝茅屋面桃李,杜老草堂依柳梅。
我欲四时相照映,小窗时对此君开。
第33首、墙外竹(宋代-施枢)
森森新竹亚墙屏,箨解余斑粉泪零。
幸入诗家穷相眼,可能不为此君青。
第34首、有怀竹隐之笋复用前韵(宋代-赵蕃)
我家章泉旁,生事苦不足。惟馀数亩地,有竹森似束。
别来梦寐之,诗语见编录。况当萌茁时,孰杜樵采辱。
官居亦何有,有此数竿绿。定应好事人,知我来此欲。
不然朝暮间,何计能医俗。尚嫌地形浅,笋夥当掘斸。
不能助幽深,何况增诘曲。袖短舞难长,吾俸五斗粟。
第35首、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二(宋代-刘攽)
高高嘉树阴,下下修竹林。水光摇日影,人语乱鸟吟。
兴适尽佳境,有逢皆会心。安知道路傍,前更登嵚岑。
第36首、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唐代-杨巨源)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
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第37首、和新浦侯斋前竹诗【南北朝:江洪】
本生出高岭,移赏入庭蹊。檀栾拂桂橑,蓊葱傍朱闺。
夜条风析析,晓叶露凄凄。箨紫春莺思,筠绿寒蛩啼。
不惜凌云茂,遂听群雀栖。愿抽一茎实,试看翔凤来。
第38首、求虎丘竹【唐代:朱长文】
劲节难同众草看,深根更入白云蟠。
园庐种此多余地,为向西南斸数竿。
第39首、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唐代:李嘉祐】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第40首、题李次云窗竹【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第41首、画竹 其三【清代:瞿应绍】
云衣欲卸碧天长,清影高寒半出墙。偷取月筛成粉本,山人画谱满回廊。
第42首、送柳吴兴竹亭集诗【南北朝:吴均】
平原不可望,波澜千里直。夕鱼汀下戏,暮羽檐中息。
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王孙犹未归,且听西光匿。
第43首、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唐代:杨巨源】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
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第44首、题禅定寺集公竹院【唐代:鲍溶】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第45首、盖竹庙【宋代:刘克庄】
借榻丛祠日已曛,办看频此谒灵君。
傥来梦事休重卜,向去诗材进几分。
明主不消人谏猎,故山空使空移文。
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
第46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九【宋代:孔平仲】
密竹复冬笋,抽梢合过墙。明涵客衣静,阴过酒樽凉。
初月出不高,茂林延疏光。欣然淡情素,丘壑道难忘。
第47首、秋夜临汝馆怀友人陈聘君赖竹庄【宋代:严羽】
秋声动梧竹,月色满庭芜。此夕怀良友,天涯各一隅。
飞飞群过雁,切切未栖乌。安得从君去,扁舟驾五湖。
第48首、题画竹 其二【元代:仇远】
净洗碧娟娟,颜色如少年。窗前风收雨,阶下笋行鞭。
第49首、柯博士画竹【元代:王冕】
湖州老文久已矣,近来墨竹夸二李。
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文相抗衡。
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
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图看新画,乃知爱竹亦如我。
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坐啸清风过长夏。
第50首、题画竹二首 其一 【元代:丁鹤年】
天连翠障开,雨挟银河泻。中有澹荡人,于焉结茅舍。
朝渔曲水滨,暮猎平林下。危途策羸骖,汨汨胡为者。
第51首、写竹与某【明代:徐渭】
桃叶渡头一见君,为言岸上石榴裙。相逢无钱可买醉,赠与竹枝撩白云。
第52首、题竹送周侍郎【明代:杨士奇】
雁下蒹葭泽国寒,扁舟独去路漫漫。年来已恨旧交少,老至偏伤远别难。
亲见谋猷禆国计,极知劳瘁济民艰。一竿淇上清于玉,持赠南州岁晚看。
第53首、题李学士竹梧【明代:杨士奇】
碧梧翠竹两清姿,岂但高斋坐对宜。裁管斲琴堪大用,不然须见凤来仪。
第54首、送戴宾竹封君旋里【明代:钱仝】
九重紫诰方承宠,万里苍江又买舟。古道风花浑老兴,短篷烟月是新秋。
无机白鸟随归棹,有约青山识旧游。不了枌榆无限意,暮云何处阖双眸。
第55首、竹亭【明代:许相卿】
曾闻居要竹,今傍竹安亭。寒意耿相对,秋声饱独听。
閒情数历历,晏坐围青青。兴到谁宾主,柴门且莫扃。
第56首、题画竹【明代:夏原吉】
潇湘春雨鹧鸪鸣,嫩筱新篁两岸生。北土寒多无一竹,披图何限故乡情。
第57首、题竹赠石城主簿倪仲威【明代:陈谟】
越王台下送飞艎,折赠琅玕百尺长。归到石城官舍冷,月明四壁动龙光。
第58首、题竹寄履仁 其一【明代:文徵明】
西斋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尘土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第59首、题竹所【明代:吴与弼】
富买江干脩竹林,洞门苔径蔚沉沉。略无尘土杂幽梦,时有天风来好音。
千亩秋霜君子操,万竿春雨化工心。笋舆未得乘佳兴,漫向良朋寄短吟。
第60首、题王叔明墨竹为郑叔度赋【明代:方孝孺】
吴下王蒙艺且文,吴兴赵公之外孙。
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刑远矣风流存。
华亭朱芾称善画,每观蒙画必叹诧。
谓言妙处逼古人,世俗相传倍增价。
昔年夜到南屏山,高堂素壁五月寒。
壁间举目见修竹,烟雨冥漠蛟龙蟠。
呼童秉烛久不寐,细看醉墨王蒙字。
固知蒙也好天趣,画师岂解知其意。
分枝缀叶人所知,要外枝叶求神奇。
天机贵足不贵似,此事不可传诸师。
麟溪郑君好奇士,爱画犹能赏其趣。
呜呼!世间作者非不多,郑君甚少可奈何。
第61首、为克让赋竹【明代:曹义】
忆我江南竹外居,几多苍翠荫窗虚。碧云风捲凉生后,曾借清阴画读书。
第62首、题画竹【清代:项茧章】
年时避暑忆江乡,为爱萧萧竹一墙。今日移栽纨扇上,无风无雨自生凉。
第63首、严氏别墅逢隐士陆竹亭留茗却赠【清代:方仁渊】
陆生思却疾,斸药此山巅。花莳金钱菊,茶烹玉蟹泉。
地幽邻古佛,心远即游仙。语及尘寰事,悠然不记年。
第64首、沁园春 丁丑立春日作,索竹樵翁和【清代:俞樾】
纸帐绳床,蝶梦懵懂,青鸟漫催。算年华七八,明朝便换,嘉平三七,芳信先回。
处处春幡,家家春酒,花胜人人簪上钗。东皇驾,怎有迟有早,两日分开。
徘徊消息疑猜。且让尔、梅花先占魁。想惊蛇赴壑,光阴易逝,闻鸡起舞,壮志都灰。
彩燕迟悬,银虬先报,今日条风分外佳。晨光好,又何须半夜,偷送春来。
第65首、浙竹【宋代:释德洪】
龙孙初长浙江曲,疏影萧萧濯寒玉。平生知爱足风流,只有山阴王子猷。
而今流落苍崖顶,暗换年光乡路永。冰敲雪压未应衰,鸾凤不栖空故枝。
坚干犹堪制长笛,最合宫商胜金石。为君吹动镜湖秋,惊起双龙翼小舟。
第66首、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宋代:李弥逊】
蓝田官舍碧山里,南北红蕖照明水。
公馀唤客坐晚凉,不独桃源真避世。
举杯欲酌还自愁,退之惭花不御李。
却持卮酒起谢花,我亦前言聊一戏。
就令妩媚正不恶,更向郑公观所以。
世情好恶苦不常,富贵相亲贫贱弃。
与花俱是天涯人,万事要同风过耳。
花闻我语为解颜,一笑凝然作川媚。
主人有酒君但倾,对花不饮竟何谓。
宰官况有弄丸手,坐解两家归两是。
花神莫浪疑山翁,翁心璧月当寒空。
第67首、雨中宿竹林寺谢尉仁父见访【宋代:王之道】
幽人好客不嫌纡,带水拖泥辱顾予。
僧舍顿惊樽有酒,旅庖那患食无鱼。
敢辞数里来相遇,要使它时付特书。
新竹茂林中扫迳,一瓯春雪少踌躇。
第68首、又题寺后竹亭【宋代:杨万里】
行尽空房忽画栏,竹光和月入亭寒。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第69首、次韵斯远投宿招贤道店对竹再用前韵见怀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兴怀王子猷,匪但一朝夕。看君爱主意,与渠盖连璧。
诗成辱持赠,绝胜梧桐滴。我句本非俦,分光藉邻壁。
第70首、竹下【宋代:方岳】
松阴竹影当行窝,日日扶筇一再过。
与世无求干牍少,对人可语笑谈多。
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岁晚只愁年谷尽,杞其毋棘菊毋莎。
第71首、筼筜谷二首·竹答【宋代:文同】
我实仙陂百世孙,二年生长感君恩。
近闻官满将归去,更望临时莫洗园。
第72首、竹 其二【宋代:赵葵】
风竹萧萧梧叶黄,相思寸寸断人肠。一声塞管来何处,雁带秋声入故乡。
第73首、以竹院逢僧为韵集杜工部句赠鹤林老别流禅师四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卜居期静处,采药山北谷。鹤下云汀近,径转山田熟。
回首望松筠,登危聚麋鹿。兴深终不渝,日暮倚修竹。
第74首、竹【宋代: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昨夜常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
第75首、师林十二咏 其十二 竹谷【元代:王行】
深谷翳脩篁,苍飙洒碧霜。忆曾参玉版,风味似筼筜。
第76首、画竹七首 其六【元代:吴镇】
低垂新绿影离离,倚石临泉一两枝。忆得昔年今日见,凤凰池上雨丝丝。
第77首、画竹十二首 其十二【元代:吴镇】
日日行青山,无竹不可留。可怜春风中,桃李多春愁。
第78首、野趣居士杨公远令其子依竹似孙为予写真赠以【元代:方回】
尔来画工工画花,俗眼所识惟纷华。
牡丹百卉哄蜂蝶,芙蓉鸳鸯相交加。
大为屏帐小卷轴,堆红积绿供□奢。
高人瞥见付一笑,妇女小儿争惊夸。
我爱杨君画山水,要自胸中有妙理。
巴东巫峡猿夜鸣,洞庭潇湘雁秋起。
皓月明河万里天,淡墨扫成顷刻耳。
旧与结交三十年,今老而归识其子。
是父是子皆诗人,每一相逢佳句新。
西风萧寺父谓子,写此前朝朝士真。
自言画是作诗法,状貌之外观精神。
忽似老夫对明镜,翛然雪鬓乌纱巾。
野态愁容本难画,问言何得此奇怪。
得诸苦心熟在手,郢人斤斧由基射。
腰围不用黄金带,象笏紫袍贫已卖。
只消结束作樵翁,看山独立长松下。
大杨居士醉曰然,小杨居士呼来前。
眉间更着□毫一,缥缈诗仙仍酒仙。
汝不逢我作郡年,此直当酬百万钱。
今既无此无可言,聊复赠之歌一篇。
第79首、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朝代:唐代|作者:刘长卿】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第80首、竹【朝代:唐代|作者:戴叔伦】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第81首、栽竹【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第82首、对竹【朝代:唐代|作者:李中】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第83首、唐竹卿道士相过【朝代:宋代|作者:黄庚】
一径秋风老碧苔,柴扉掩昼少曾开。
诗书门户无人到,只有通玄道士来。
第84首、水竹墅十咏 寻源桥【朝代:宋代|作者:叶茵】
躞蹀水穷处,鸡犬非人间。
褰裳不用涉,迤逦逃秦山。
第85首、寄王修竹【朝代:宋代|作者:顾逢】
小楼分袂后,别久忆君多。
逆境诗排遣,残躯病折磨。
静闻花落几,闲看螘移窠。
几夜窗前梦,携筇竹下过。
第86首、新居六咏 竹林隐居【朝代:宋代|作者:陈文蔚】
无才济苍生,竹林远栖遁。
中有圣人书,饭蔬自无闷。
第87首、同余方叔龚南才纳凉于筠谷竹间题五十六字【朝代:宋代|作者:陈文蔚】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栖。
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
白酒携来云外饮,新诗留向竹间题。
相陪尽日余清兴,犹自徜徉玩碧溪。
第88首、隔竹【朝代:宋代|作者:叶梦鼎】
隔竹斜阳唤小舟,寥寥天柱访仙游。
风声树杪疑笙鹤,云气峰头见翠虬。
凡骨面岩那可蜕,尘容镜水只包羞。
几时肝胆无羁靮,卧看中天素月流。
第89首、访吴安抚命赋诗竹洲中有静香亭长堤静观斋舞雩亭【朝代:宋代|作者:汪莘】
凤麟敢谓皇家无,如公自合应时须。
胡为返驾竹洲隐,只与高堂素壁成画图。
一麾淮海重拜敕,老人在南子在北。
称家菽水欢有余,每日乃得见颜色。
大儿三十心力到,租税免教官吏逼。
小儿十五天资敏,火耕水耨云未克。
竹林茅屋谩读书,我正不蒙稽古力。
请言竹洲胜,蕖篠相因依。
红蕖未妨晚色静,翠篠解过凉阴稀。
渔童樵青足驱使,夜深醉和风雨归。
梦中突兀长堤横,忽觉单骑游边城。
擒胡已决千里外,邯郸一枕空峥嵘。
闲来静观宛殊昨,却怜蒲团坐日落。
偶见始画天地心,从此鸢飞共鱼跃。
向来天地本来闲,猎夫见鹿不见山。
不然堤下寒流自太古,何人曾作沂水看。
前日从公洲上语,茯苓期我能同煮。
未容只作竹洲翁,属闻汉诏求伊吕。
第90首、题韩运盐竹隐堂绝句三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静处知君解策勋,炉香袅袅起微云。
岸巾不住寻青士,欹枕还应对墨君。
第91首、龙孙竹生辰阳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而凡所以为竹者无一不具予置石斛中暮春生数笋森然可喜为赋此【朝代:宋代|作者:张栻】
小竹如针能具体,方春茁笋更堪怜。
乾坤妙用无余欠,隐几旁观为莞然。
第92首、竹筒养梅置窗间【朝代:宋代|作者:邓深】
竹与梅为友,梅非竹不宜。
截筒存老节,折树冻疏枝。
静牖初安处,清泉满注时。
暗香披拂外,细细觉风吹。
第93首、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
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
问渠能饮否,把酒酹霜根。
第94首、和竹元珍夜雨【朝代:宋代|作者:孔武仲】
帝城尘土热如汤,喜有残宵雨送凉。
旅枕梦云萦宋玉,空阶诗思感何郎。
香迷旧径烟初断,灯倚轻寒焰不长。
明日御沟应更好,一番晴色弄垂杨。
第95首、对竹【朝代:宋代|作者:王令】
竹风何撩萧,昼静发寒籁。
修纤谔天官,扬揖纵玉佩。
岂无俗子遇,自会幽人爱。
心虚中养恬,节密外御介。
春萌喜含养,夏箨竟分解。
无花与物争,有荫亦人赖。
威威南山凤,尔飞何时届。
道远宁不饥,寒枝久虚待。
岂非缯缴虞,安有羽翮态。
当奈叶间虫,蠹尔所食坏。
第96首、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第97首、乞竹赠邠老【朝代:宋代|作者:张耒】
与君共一山,修竹居其间。
义当给两家,潘子不得悭。
带甲十万夫,不战终日闲。
辱使支敝庐,令我愧满颜。
代竹为洗竹,义取洗益繁。
乞我万之一,令君风月宽。
裒多以益寡,天道自古然。
诗成复自笑,诗礼资儒奸。
第98首、游昼寒以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朝代:宋代|作者:朱熹】
仙洲几千仞,下有云一谷。
道人何年来,借地结茅屋。
想应厌尘网,寄此媚幽独。
架亭俯清湍,开径玩飞瀑。
交游得名胜,还往有篇牍。
杖屦或鼎来,共此岩下宿。
夜灯照奇语,晓策散游目。
茗椀共甘寒,兰皋荐清馥。
至今壁间字,来者必三读。
再拜仰高山,{忄双}然心神肃。
我生虽已后,久此寄斋粥。
孤兴屡呻吟,群游几追逐。
十年落尘土,尚幸不远复。
新凉有佳期,几日戒征轴。
宵兴出门去,急雨遍原陆。
入谷尚轻埃,解装已银竹。
虚空一瞻望,远思翻蹙恧。
袒跣亟跻攀,冠巾如膏沐。
云泉增旧观,怒响震寒木。
深寻得新赏,一篑今再覆。
同来况才彦,行酒屡更仆。
从容出妙句,珠贝烂盈匊。
后生更亹亹,俊语非碌碌。
吾缨不复洗,已失尘万斛。
所恨老无奇,千毫真浪秃。
第99首、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笋供膳刻竹题名因成二绝纪而谢之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魏野】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
却恐歌钟喧静境,随轩只背古琴来。
第100首、道旁竹【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竹竿穿竹篱,却与篱为柱。
大小且相依,荣枯何足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