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古诗100首经典》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太平观灵枢堂有轩临池扁曰山水间因访曾鍊师留宿赋之(元代-梁寅)
道人住在小玄洲,山水之间庭户幽。松挂片云招宿鹤,池开半月隐灵虬。
仙书待写榴皮字,燕坐真乘莲叶舟。为论先天过夜半,知师心与太虚游。
第2首、颂古十四首(宋代-释师体)
坦然古路勿迂疏,霁月凉风动十虚。
毗目善财当日事,好如潘阆倒骑驴。
第3首、偈颂七首(宋代-释师一)
冻云俗雪未雪,普贤象驾峥嵘。
岭梅半合半开,少室风光漏泄。
第4首、蔺五见访(宋代-师严)
汉阴美人青兕裘,独骑瘦马寻荒丘。
花前下马迎一笑,珠玉在侧形骸羞。
酒酣散发箕踞坐,锦带烂熳悬吴钩。
断蛟刺虎好身手,碧瞳如水涵清秋。
惜哉科目太脱略,壮士岂为章句囚。
中原格斗困不已,江波木落寒悠悠。
第5首、见日庵旧址(宋代-师显行)
跨鹤骖鸾访穉川,松风吹散铁桥烟。
联登百步眼万里,长啸一声身九天。
倚大石楼敲竹杖,蹑飞云顶着吟鞭。
而今饱挹罗浮秀,未服灵丹亦是仙。
第6首、秋日泛海赴奠何师相 其二(明代-谢长文)
荒城停旅榇,魂气恋家山。踪迹人疑畏,风波吾往还。
过鸿难问讯,去骑不能攀。一死无馀事,悠悠得暂闲。
第7首、文曜师之南徐(宋代-梅尧臣)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
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
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
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第8首、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宋代-梅尧臣)
频官吴越饱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获{左禾右巴}稏秋风前。
晋人朴厚自寡讼,软炊玉粒河鳞鲜。
君方少壮齿颊健,甘美不负经腹便。
有意南飞寄我信,满川鸣雁下连连。
第9首、苍岭(宋代-杜师旦)
休嗟道险未堪行,却到层峦足较轻。
山险还如山险否,心平履险险仍平。
第10首、原韵寿王一如师七十 其一(清代-汪怡甲)
矍铄仙翁杖履春,童颜鹤发总精神。年华七秩衣冠古,词藻千篇笔墨新。
花发鲤庭添秀色,月名马帐住吟身。昌黎山斗群瞻仰,岂在功名论屈伸。
第11首、庆成宴和师邵 其一(明代-顾清)
圜丘礼罢岁犹新,衢室筵开意更亲。龙见九重瞻圣主,鹿鸣三殿引嘉宾。
分曹舞队番番锦,攒綵宫花叶叶春。却忆早时承宠地,钧天浑似梦中身。
第12首、赠汤地理师 其三(明代-陈献章)
南越山川拄杖交,东风何处送归舠。一条路打朱明过,直下潮阳看海涛。
第13首、次叶师与诸生讲书钟楼寺闻钟作(明代-唐顺之)
早岁传经发已斑,寄身精舍渺人寰。苔边屦迹堪盈户,花外钟声正掩关。
骤觉海潮生静夜,却随仙梵响空山。先生嘿嘿隐几坐,试问诸生醒梦间。
第14首、北山归路呈古心师兼简方外诸友(元代-黄溍)
寻幽偶向灵源宿,却过云关望翠微。初日映空千树立,惊风绕涧百泉飞。
旧题岁月人频异,乍别烟霞路易非。幸有潘郎遗事在,何时一钵去如归。
第15首、送闰师之长安谢紫衣(宋代-魏野)
送闰师之长安谢紫衣。
第16首、次韵正仲三丈自衡山返命舍驿过外舅师厚赠答(宋代-黄庭坚)
昏昏市井气,呫呫儿女语。
禽喧声百种,春作事万绪。
人间鸡黍期,天上德星聚。
乖离略十年,发白齿龃龉。
太史祷衡丘,佐王用貔虎。
子云免大夫,草玄空自苦。
人生只尔是,付与瓮头醑。
第17首、送刘师服(唐代-韩愈)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第18首、访玄章师不遇(明代-林鸿)
真僧驻锡处,云床在西峰。
应物无所住,安知来去踪。
今来结青瑶,又向何山逢。
白日无经声,金飙但鸣松。
悬思永金夕,杳霭秋天钟。
第19首、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 其一(元代-周伯琦)
大安御阁埶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虹绕金堤晴浪细,龙蟠粉堞翠冈平。
众星拱北乾坤大,万国朝元日月明。分署玉堂清似水,箫韶时听凤凰声。
第20首、和吴尊师龙兴纪游二十一首(元代-危素)
舟泊榾陂驿,斫鱼餐早饭。是行新雨过,水落寒沙半。
棹讴方零乱,鸥鸟忽惊散。笛声起沧洲,又逐惊飙断。
第21首、赠彭师立 其一(元代-赵孟頫)
学书工拙何足计,名世不难传后难。当有深知书法者,未容俗子议其间。
第22首、贺新郎 郑师许自北流萝村来书,并题双树居词,依韵奉答。书云:近熟读辛苏调,已和贺新郎全部,故及之(清代-杨玉衔)
何处容吾钓。况年来、虫天尘劫,支鸿孤矫。沽酒典衣聊作达,我大乾坤自小。
呼牛马、从人嘲笑。尝惯风波蓬梗味,细思量、毕竟无家好。
游傍海,狎鸥鸟。
别来霜鬓知多少。喜见说、豪情胜概,辛苏同调。唱遍贺新郎百曲,依样葫芦画了。
拥突骑、渡江横扫。破碎山河凭收拾,盼英雄、唾手黄龙到。
咬文字,令人老。
第23首、立春日自嘉兴之长兴谒邢佺山师(清代-张廷济)
艑郎唱橹郭门西,三度冲寒到箬溪。万木风高帆景疾,五湖天阔冻云低。
南园客病添新绪,东阁恩深恋旧蹊。又是匆匆逢卒岁,河桥落日乱鸦啼。
第24首、慧和微以布衫送寿昌可师有偈答之戏成四首(宋代-释慧空)
一物全无尽力担,相逢江北又江南。
向来贴肉那堪语,更著渠侬一布衫。
第25首、赠雁木堂李烟客曾宅师诸公结社参究四首 其二(明代-释道丘)
白马青牛随去住,西竺先生何所遇。唯然一贯自销融,万象之中身独露。
第26首、又题琳师房刘行简给事墨竹(宋代-王洋)
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
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
顺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
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
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
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高劲。
锦绷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
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
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
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
末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
第27首、木鱼(宋代-释师观)
敲空作响人皆听,听听之时非是声。
海藏龙宫留不住,却来个里现全身。
第28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四(宋代-释师观)
法法不隐藏,今古露堂堂。更进这一步,明明为举扬。
第29首、信庵居士画月庵老衲月林顶相求赞(宋代-释师观)
佛祖权衡,人天眼目。
瞻之仰之,鼎分三足。
休言六耳不同谋,断弦须是弯胶续。
第30首、次韵苏彦师见寄(宋代-韩驹)
长年眼力怯看书,每见先生愧腹虚。犹觉是身多净业,欲投禅客问真如。
向来水驲分襟罢,常记河梁握手初。从此论交同毕杜,巷南巷北莫相疏。
第31首、送智门祥师便呈斯远兄(宋代-赵蕃)
寺后溪亭我所开,春风应已长莓苔。
南州高士如临赋,为把新诗写寄来。
第32首、挽荆南师张左司诗(宋代 项安世)
自古谁无死,斯人有重轻。
诸生望模楷,吾道倚權衡。
一发千钧挽,中流砥柱倾。
平生尤国事,何意作身名。
第33首、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 其八 王官飞湍(元代-陈赓)
悬流落云岩,遥空挂飞练。何时
第34首、次韵赠周师禹二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
昼卧柴门打不开,相逢未识济川才。那知此夜闻猿处,忽有新诗随雁来。
第35首、忆江上村次散师寄汝舟先生十首韵录二选一【宋代:单人耘】
折股未能钗似铁,画沙犹识笔如锥。散公语带春风力,烂熳江村花正飞。
第36首、次韵郭传师宠寄闲居之什【唐代:吕颐浩】
小隐丹丘郡,安闲世虑空。运筹边阃帅,昭代将家风。
牙帐霜矛白,宾筵舞袖红。何时同把臂,醉伴钓鱼翁。
第37首、寄祇园师煦东白【宋代:郑洪】
一别东林远法师,十年沧海梦相思。黑貂已弊犹存舌,白社虽贫尚有诗。
菰米云深鸿雁饱,梧桐月冷凤凰饥。台州若问狂司户,张翰湖头两鬓丝。
第38首、悼崔石师四首 其四【明代:释函是】
珍重峰头谒老翁,当年谁共听朝钟。死生如对秋山雨,悲喜何曾入画中。
第39首、庆成宴和师邵 其二【明代:顾清】
锦筵高列映青春,宝扇徐开见圣人。庆礼载承禋祀举,治功应与岁华新。
须知鼓瑟吹笙意,正在忠言谠议陈。既醉有诗还索和,弦歌一夕遍芳邻。
第40首、周自庵师七十生辰,献诗四首,次陶心云韵 其二【清代:缪祐孙】
卅载恒依日月光,投簪早向读书堂。人传张傅能先退,世有于公定克昌。
朴学浮溪亲授受,名篇柏枧示周行。曾于侍坐披文籥,恍陟金墀闯玉箱。
第41首、和谢稚师论徐熙落墨七绝还寄【清代:吴灏】
翠微空影入梦痕,想见当时落墨真。妙笔信非徒用力,只缘灵变笔头新。
第42首、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唐代:杨巨源】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双树为家思旧壑,
千花成塔礼寒山。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第43首、赠成炼师四首【唐代:刘言史】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
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第44首、入南山至全师兰若【唐代:李益】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第45首、假山次叶师文韵【宋代:薛季宣】
大隐城居无世喧,疑星尘外非人间。
武都聊试五丁力,一笑天公为解颜。翠萝散作麻姑髻,枕漱从宜长饭毳。
青山元自野人物,版筑徒然饰东第。无论千假须一真,坐对北山南起云。
一丘一壑丈夫事,安在穷游探古文。平生乐处天其假,还视王公犹土苴。
它时买山归敝庐,定须作屐随高下。
第46首、贤者国师赞【宋代:释居简】
心部根本,身严杂华。赤象青牛,跨竺越华。半满字则,五其等差。
殊声响则,一其纷拿。使登门之鱼,驾际天之涛。陋潢污行潦,而观海若之谽谺。
琐屑灭裂,又安知鰋鲤之与鲿鲨。
第47首、过师川偶行【宋代:洪朋】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第48首、旅次寄宝觉讷师【宋代:王令】
小雨破宿暑,晓风忽焉遒。
山深树翳阴,蜩蚻应已秋。
清坐想高绝,语言谁应酬。
岂不念一往,抱病终自留。
羁旅少往还,有来或非俦。
命仆一谢之,纵我冠屦休。
移床上高堂,解书散床头。
於此有嘉兴,念世谁与谋。
独思山林入,兹意可绸缪。
何当买田庐,共遂丘壑游。
第49首、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二 雁荡【元代:黄镇成】
雁山钟磬半空闻,雪岭霞城此地分。金塔影浮沧海月,宝台光绕梵天云。
禅机已熟能传印,世网难婴易解纷。更上孤峰看瀑布,愿将馀沥湔妖氛。
第50首、嘉平十日访文伯纯遂偕施克刚胡明初游眺鳌峰道院饮韦鍊师方丈王敬叔继至分韵赋得山字【元代:卢挚】
蹇余抱私戚,无以浣苦颜。解组访诗客,息驾依松关。
羽流所栖处,稍出阛阓间。丈室俯寒英,芳气云窗閒。
烟岫列远郊,石濑鸣清湾。览物得深趣,觞酌聊循环。
麻姑逝已久,琴高杳难攀。超摇世氛远,髣髴仙游还。
即此悟冲素,何必跻蓬山。
第51首、送师鲁倅庐城【明代:陶安】
金斗城坚淝水流,淮西重地控衿喉。屏星勤驾常侵晓,鬓雪新添独耐秋。
桥板照波飞骑远,弩台过雨老僧游。但令民物沾恩泽,田里熙然共解忧。
第52首、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一【明代:郑真】
千里长淮共驿船,碧空如水水如天。即今又送还京去,五色龙光近御前。
第53首、送郑业师之汉阳【明代:徐熥】
春风吹柳枝,处处鸣鶗鴂。七十四老翁,犹作天涯别。
若比少壮游,此情倍呜咽。贫来褐不完,老去头如雪。
游非尚子怀,辩岂君卿舌。出门靡所甘,苦为饥寒迫。
湘江道路长,楚水烟波阔。兹行毋滞淫,门人望回辙。
第54首、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二【明代:霍与瑕】
高山千载瞻前哲,庭宇经营信有心。门户森然廊寝异,阶除宛似奥堂深。
虹垂两涧清殊派,屏展诸峰碧万寻。终古秉彝应不泯,同祠配享匪斯今。
第55首、挽台设师【明代:释今沼】
尚忆溪桥遇我师,自挑衣履到山时。久谙细行劳皆喜,远赴檀那病不辞。
寒骨似霜流辈服,夜坛无食野魂悲。供亲捆屦终难待,几日春条为倒吹。
第56首、接笑峰师己丑二月札【明代:释函可】
三年一纸到关东,江月边云万里同。研泪题诗连夜寄,不知何日达南中。
第57首、挽少师姚公广孝三首 其三【明代:夏原吉】
昔年奉命赈东吴,怀抱相亲过友于。月下诗成频属和,花前酒尽更令沽。
剑池访古肩舆并,笠泽寻幽画舫俱。回首旧游今已矣,忆公空有泪如珠。
第58首、寄庠师周介轩先生二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
望望徐方道,怀人白露秋。湖光晴载酒,山色暮登楼。
倦迹看林鸟,閒情寄海鸥。红颜殊未老,欲接羡门游。
第59首、寿曾见虞座师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
迟迟日月在壶中,佳气东南自郁葱。谁向香山誇白傅?还如洛社有温公。
九重梦卜虚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风。闲卷丝纶到溪畔,儿童争识钓璜翁。
第60首、辽阳怀足两师【明代:释今无】
骨贫高卧亦添愁,噭噭啼猿长泪流。子建文章堪载笔,仲安身世委沉浮。
云霾塞雪燕支黑,风冷江梅师子幽。知己感恩愁欲死,吾兄曾为一筹谋。
第61首、酬周玉虹见示阅师之作【明代:叶春及】
见说周郎昨阅师,蛇矛垒垒羽林儿。承家斧钺今投笔,横槊江天自赋诗。
关塞几年啼虎豹,乾坤何处不旌旗。冲星匣剑啾啾动,怅望云峰暮有思。
第62首、题昱师房三笑图【宋代:李觏】
高僧不出院,屏画三笑图。客子倦游者,欲去复踟蹰。
古人骨朽不可追,今人相见如古时。人间触事入吾笑,何必门前有虎溪。
第63首、新光州守赵师奭字国佐才高一世仕京口以谗废【宋代:周必大】
籍甚天支万事通,伤哉人爵一生穷。
飞英北固谗何极,游刃西昌秩未终。
千骑绝怜成画饼,八人乃忍助融风。
只因快阁长流水,遗恨滔滔向浙东。
第64首、绵竹大中祥符寺通悟圣师所创寺前老柏系师手植因赋此【宋代:程公许】
六百年前事异哉,二龙委骨致瑰材。虽然悬谶识兴废,要以无心为去来。
寺里塔模天竺样,门前柏是圣师栽。若将雁岭较喧寂,寂定光中定一咍。
第65首、用韵送夔师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宋代:项安世】
万国心存绿野,莱公梦著横舟。
可奈紫宸墀下,春风催嘂班头。
第66首、赠玉师失鹦鹉词【宋代:徐积】
红蹊翠坞风花客,家有千山万山碧。一从流落在人閒,玉环绦重金笼窄。
金笼一片烟霞晓,花艳成团柳枝袅。足穿蜀锦茜靴牢,身著吴绫绀袍小。
参差微露红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贵物,何异朱门罗绮身。
慧性驯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语。前身不是亡国臣,即是倾城倾国女。
门外人来连报客,点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学人言,吴语秦声俱记得。
大都有似原人为,视人欢戚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语,逢僧辄诵陀罗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岁月养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对面千里万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为爱能言不放归。不道奸心多诈伪,吭肠才饱脱身飞。
第67首、病中寄休师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僧窗寄榻断来车,一饭供盘只野蔬。疠鬼见侵宁有智,我今皮骨已无馀。
第68首、题曾省元藏温日观葡萄后用温师韵【元代:陆居仁】
黄金台壮帝王州,我亦曾为汗漫游。不入凤池鹓鹭序,依然天地一沙鸥。
第69首、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六【元代:惟则】
雪深三尺闭柴荆,岁晚无心打葛藤。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第70首、奉答树人师复用送别 其一【清代:林占梅】
平生遭际话辛酸,感遇如公意一宽。不孝原知无后大,厚施惟愧报恩难。
育麟方妙青囊贮,舞凤书珍墨宝看。最是关情同骨肉,此行洵不负瞻韩。
第71首、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朝代:唐代|作者: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第72首、赠成师掾公策【朝代:宋代|作者:赵汝腾】
易中之策,阴阳错综。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受命如响,吉凶生动。
子取策名,仆沿理控。
先觉仲尼,方人子贡。
惟诚前知,不亿而中。
中庸即易,是道公共。
非策之策,斯语请诵。
第73首、题宋学古九天玄女数自云其师钟尧臣得之襄城柳下老翁所授【朝代:宋代|作者:陆文圭】
天九积阳数,玄女夫何为。
广陵亦健将,乃惑一用之。
彼术信诞谩,此遇尤希奇。
珍重柳下翁,仙隐未可知。
言天以人证,言数以理推。
守正死不避,居贞凶可移。
尧富与尧寿,此理始无私。
颜贫与颜夭,此性终无亏。
姑慎君子术,勿与老人期。
第74首、余干黄师求北窗诗【朝代:宋代|作者:韩淲】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
折腰岂为米,归来本非退。
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
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
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
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
第75首、宿囊山怀坚师【朝代:宋代|作者:林泳】
伏虎岩头向上层,袈裟几度忆同登。
薜荔石屋应无恙,风雨谁明彻夜灯。
第76首、送杨师醇赴竟陵法官【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平昔交游未易论,世间谁复似君真。
五花判事元无意,三尺从官政为贫。
酒贱颇宜呼客饮,诗成莫忘寄书频。
使君若向新堂老,今是开山第一人。
第77首、送广师谒竹溪中书五言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刘克庄】
村老诗颠者,颠年八十年。
后生被传染,引得广师颠。
第78首、师吉甫探梅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郭印】
花如雾中见,百念已灰槁。
爱梅习气深,兴发霜冬杪。
行行步江郊,恰似儿童小。
荣枯能几时,日月疾过鸟。
独立望南枝,村空人悄悄。
何似东皇驾,今岁来不早。
忍令瑶台姿,冷落群芳后。
欲寄同心人,不折门前柳。
第79首、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三【朝代:宋代|作者:释师观】
丛林法社共成褫,雪老当年用此机。
颈上手巾腰下杓,至今千古有风规。
第80首、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于数岁或数月之前或有奇疾则以意用药无不差者既享高寿临终甚了了因作二诗哭之僧讳清照神济乃其师号云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马先觉】
端的西来了世缘,有身宁肯自谋安。
殷勤疗病肱三折,去住无心指一弹。
贝叶翻余清磬在,梵音飘断暮钟残。
只今双树婆娑影,空锁灵山片月寒。
第81首、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九【朝代:宋代|作者:释印肃】
昏迷曾未警,劳我个眼睛。
丝毫全不漏,云月事犹新。
达士知几者,常看无字经。
打动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第82首、赠三局能师二绝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得失从来似偶然,因师聊复问行年。
此生竟堕阴阳数,方信修行力未全。
第83首、晓发章水道中有怀伯固驹甫师川养直效何水部体以寄恨【朝代:宋代|作者:李彭】
幽窗未全曙,百鸟忽忽鸣。
分袂会心侣,归艎章水平。
寒温乍回互,适兹凋两蓂。
水南花未放,水北柳浑青。
春物几骀荡,浮云俄变更。
念昨一笑适,愁分两地情。
缥瓷举桑落,醒醉醉还醒。
第84首、五月五日泊舟北神与关圣功唐充之李元辅作别意殊惘然端午日行次洪泽把酒北望已如异世事矣因念屈大夫之死正是此日慨然有感于心辄成长韵奉寄李民师翁士时来可求和也【朝代:宋代|作者:吕本中】
麦上蝴蝶飞,水边鸂鶒卧。
却望山阳城,已若一梦过。
今晨又端午,把酒意亦惰。
风回浪蹙船,闸浅沙着柂。
故人阻情话,客子且清坐。
更念屈大夫,是日遇奇祸。
空余后世名,第子只增些。
宝璐与明月,皎皎不受涴。
固知汨罗沈,可到首阳饿。
还书二三老,此语君可和。
第85首、闻致政赵少师远访欧阳少师于颍川【朝代:宋代|作者:韩琦】
一忆贤交动至诚,安车虽远必勤征。
荀陈为会还推象,嵇吕相思不问程。
洛社成图兹易合,越溪回棹彼何情。
西湖便是瀛洲上,莫接仙游跨海鲸。
第86首、闻王师破洮河城获鬼章【朝代:宋代|作者:孔武仲】
盛德包荒与古同,十年关塞古洮戎。
神兵合?来天上,猛虎逡巡落槛中。
蜀境粗偿关羽恨,汉津今奏武皇功。
城阴却叹周南滞,梦想鹓行紫禁东。
第87首、叔平少师去后会老堂独坐偶成【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
积雨荒庭遍绿苔,西堂潇洒为谁开。
爱酒少师花落去,弹琴道士月明来。
鸡啼日午衡门静,鹤泪风清昼梦回。
野老但欣南亩伴,岂知名籍在蓬莱。
第88首、书用师庵【朝代:宋代|作者:李昭述】
架泉龛石构幽栖,竹树阴森锁翠微。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
第89首、慧知微以布衫送寿昌可师有偈答之戏成四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释慧空】
一物全无尽力担,相逢江北又江南。
向来贴肉那堪语,更着渠侬一布衫。
第90首、初冬同晤贤二师登映发亭望会稽【朝代:宋代|作者:杨蟠】
我有二林侣,相邀步寒日。
超然人外游,下见众山出。
木叶落已静,乾坤欠萧瑟。
浮云当空翻,惨惨百鸟没。
欲辨越中岸,青烟易为失。
山川何寂寥,宫阙犹彷彿。
谁是古来者,念之难再述。
功名随尘埃,岂复有其骨。
今我二三子,永为傲时物。
篇章逢太平,窈窕坐天末。
生理本无固,愿言从此毕。
登临望前人,世事安敢忽。
第91首、奉赠芝师参总禅师【朝代:宋代|作者:沈辽】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
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溪谁敢攀。
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第92首、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龙隐潭【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第93首、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宴坐岩【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
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
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第94首、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郭祥正】
轩窻得地向湖开,要客登临共一杯。
白鸟探鱼长不去,清风吹水等闲来。
第95首、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郭祥正】
仙庭射的鬭崔嵬,紫翠飘飘落酒杯。
更待春阴须一往,要看雷雨过湖来。
第96首、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李之仪】
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
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
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
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
第97首、赠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朝代:宋代|作者:文同】
簿领日婴薄,纷然汩幽襟。
驾言出城南,聊欲清此心。
平冈见净刹,石迳郁以深。
中有苦空人,峭健奇骨森。
十年一庵下,形迹了莫寻。
兀如拥败褐,口吐众妙音。
时下寂照堂,声绝响亦沈。
默矣盖自得,其谁知少林。
第98首、赠传神师【朝代:宋代|作者:黄裳】
阙下游多日,溪边过几春。
数图人欲活,一笔自如神。
不写俗中态,漫留云外身。
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
第99首、师伯浑用韵复次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晁公溯】
东望行都绛阙遥,老来筋力倦趋朝。
谁能作吏沈簿领,但欲买田书质要。
雅意庶同高士传,不才难望大夫招。
津乡旧有先贤宅,过者蒭荛莫敢樵。
第100首、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