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古诗25首抄写》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初夏十绝 其七(元代-梁寅)
莫年生计违,头白独如期。争似儿童日,渔樵逐队嬉。
第2首、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宋代-文彦博)
原夏南归寂照庵,潜移性海入华严。从来野寺门风拙,频与西堂受小参。
第3首、水调歌头(十之二)(宋代-夏元鼎)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第4首、耽寂(清代-夏伊兰)
拟耽寂静养天和,偏有芸编费揣摩。月上方知临水好,树深才觉得秋多。
花香淡袭七碗茗,虫语凉侵一径莎。赋到新诗还自赏,槃阿入夜少人过。
第5首、夏日抱痾十二绝句 其十二(明代-王世贞)
长卿故倦游,藜床壁间挂。但唤尤老来,青山随意写。
第6首、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唐代-白居易)
十载与君别,常感新蝉鸣。今年共君听,同在洛阳城。
噪处知林静,闻时觉景清。凉风忽袅袅,秋思先秋生。
残槿花边立,老槐阴下行。虽无索居恨,还动长年情。
且喜未聋耳,年年闻此声。
第7首、初夏登楼有怀(清代-德龄)
雪尽河湟水漫流,绿杨枝外有高楼。欲为登眺消长昼,却对云山动旅愁。
通德门依天北极,护羌人在海西头。一家兄弟三年别,偏倚长风忆少游。
第8首、夏日宴九华池赠主人(唐代-陈羽)
池上凉台五月凉,百花开尽水芝香。
黄金买酒邀诗客,醉倒檐前青玉床。
第9首、院中夏日 其二(明代-区大相)
官暇抛章绶,朝回向薜萝。风鸣幽涧竹,雨歇小池荷。
散帙鸟声至,窥潭鱼乐过。自怜尘境寂,炎夏得凉多。
第10首、夏日戏画三扇因题三绝句 其三 画醉士骑牛出林薄中(明代-黄淳耀)
壶芦酒尽过村墟,腰腹宽如合抱樗。睡眼腾腾君莫笑,从来牛角不安书。
第11首、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唐代:沈佺期】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冠剑无时释,轩车待漏飞。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第12首、韩忠献早夏众春二诗帖赞【宋代:岳珂】
五言简严而意不迫,七言丰腴而体不忒。
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
盖亦毕于翰墨。
如彼纤巧,旬锻月炼,
又焉和以践其阃阈。春萌夏假,
默具帝力。公诗自然,
于以观德。
第13首、老马【明代:夏原吉】
风霜摇落五花妆,留得枯羸似犬羊。幸赖邦家能惠养,满川苜蓿华山阳。
第14首、夏日閒居【明代:黄渊耀】
竹里还兼卧竹楼,习书芭叶净堪收。云来窗薄浑疑雪,雨散幽林忽似秋。
第15首、仲夏即事【明代:薛蕙】
林卧采芳草,今朝鶗鴂鸣。悠悠观物化,默默感吾生。
老大惭闻道,空虚耻近名。沈吟日云暮,搔首独含情。
第16首、寄夏松泉【明代:杨慎】
山中睡起三竿日,天上书来五朵云。念我独愁开阒寂,感君长跪谢殷勤。
两年故国交游隔,千里同心岐路分。奇树华滋看已遍,不禁春色恼离群。
第17首、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 其六【朝代:宋代|作者:苏泂】
山外情知更有山,几多突兀共巑岏。
一从梦到天坛后,转觉丘陵不足看。
第18首、和叔夏游双峰二首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
殷勤五字句,摇荡众香林。
自适登临兴,谁窥隐显心。
从来多暇日,悔不早追寻。
第19首、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四泊东禅刹五六七八游碧玉泉九访杨秀才十叔夏思归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前僧已着草茅培,后死犹来瘗骨灰。
一醉剧谈非为尔,自浇胸次有崔巍。
第20首、和叔夏水仙时见于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绝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胡寅】
梅后宁知花便无,不从香草寄相如。
为君表出风流冠,只有春兰仅比渠。
第21首、夏暑北塘【朝代:宋代|作者:韩琦】
一夕轻云卷怒雷,回塘经雨绝纤埃。
莲房倒盏挥人饮,柳幄牵丝待席开。
未必鸥飞知客意,莫嫌蝉噪是风来。
歊烦尽涤宜无累,奈有诗情费剪裁。
第22首、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夏倪】
宝元乃多故,公时总戎机。
胸中百万兵,要取横山归。
第23首、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朝代:宋代|作者:林逋】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
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
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
第24首、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
送春迎夏未闻雷,日日斜风细雨来。
不是故人能裹饭,柴门虽设为谁开。
第25首、乐语·金阙深深,正夏日初长禁柳青【朝代:宋代|作者:王义山】
金阙深深,正夏日初长禁柳青。
祥烟纷簇,红云一朵,飞度彤庭。
千妃随步处,觉薰风、微拂觚棱。
天颜喜,向东朝长乐,献九霞觥。
分明。
西王母,来从光碧驾飞。
为言今日,金仙新浴,共庆长生。
捧桃上寿,天一笑、赐宴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