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诗经典》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西江月 画观音寿意(明代-杨慎)
金粟如来神影,青莲居士新词。普陀岩瞑八功池。
宛与昆明相似。
瑞霭锦云团盖,祥光宝月圆规。醍醐乳酒注军持。
听取长生莂记。
第2首、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元代-艾性夫)
墨池幻出虬龙蟠,徂徕山头烟雨寒。
胎禽独立衣缟缟,骨瘦西风拾瑶草。
灵根琥珀三千年,紫皇勅赐青城仙。
乘轩窃禄正自恶,何似归来一丘壑。
第3首、三月十一日欲往荆南景德寺睡起呈曹令德(宋代-陈渊)
风门自开阖,门外黄尘暮。午衾温留人,春梦如飞絮。
我行指洞庭,千里始顿屦。仆夫呼起起,寸心撮百虑。
此生睡不足,正坐奔驰故。四年四往来,日月途中度。
美人亦念我,赠以别知赋。英辞粲星斗,深语发妙悟。
坐起再三读,一一明月句。何似谢所投,静默有佳趣。
第4首、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宋代-范成大)
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
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
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
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
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
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
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第5首、新秋对月口占(清代-戴亨)
庭院早凉轻,临风恋夜晴。碧梧疏月影,哀角入云声。
缥缈关河望,推迁岁月惊。诗成还自咏,展转动离情。
第6首、立夏前一宵溪上待月(明代-区怀年)
溪烟如缕散斜曛,度口渔歌隔浦闻。甫醉欲留春不住,微吟胥警夜初分。
虚甔偃蹇愁逋客,野角牢骚懈戍军。蟾魄似知风候转,独迟清梦溯鸥群。
第7首、和郡人汤倅中秋月(宋代-虞俦)
怪底今宵眼界宽,银潢不动蘸金盘。
未应天上追时好,无奈人间别样看。
酒盏飘零惊鹤唳,笛声哀怨起龙蟠。
经年不复南楼梦,且作三人取次欢。
第8首、二月二十八日程公归榇乡中走送不及泫然作(近现代-王浩)
一旌西下叩春冥,雨泣烟霏倘可云。有子亭亭紫云盖,斯人黯黯暮山雯。
多闻治乱今谁在,迸入歌呼梦亦纷。大局仓皇天地隔,不宜此去更相闻。
第9首、以和靖处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为韵赋诗十四首 其十(元代-周巽)
元猿吟庾岭,白雁过罗浮。倚竹凝朝望,看花带暮愁。
丰神何洒落,贞节自清幽。酌酒芳林下,酣歌兴未休。
第10首、贺陈握卿葭月举第五子(清代-章采)
石麒头角露峥嵘,宝志摩来分外精。珠璧一阳逢会合,地天两数大生成。
谢兰漫擅当年宝,窦桂还开此日荣。太史占星遥望气,德辉今已聚江城。
第11首、五月二十三日夜分雨作凉风飒然木叶萧瑟绝似往年七八月感时物之变不能为怀漫浪成诗聊以自释(金朝-段克己)
云压虚檐黯不收,雨声飞妥碧山头。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
入夜悲风何淅沥,先时病叶已飕飗。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
第12首、西江月 其一 戊申元日(近现代-章士钊)
一个环球统帅,千年命世辞宗。文韬武略尽从容。
化作惊涛齐涌。
廿纪末棋行届,五洲噩运将终。东门高柳已葱茏。
惹起长风万种。
第13首、三部乐•壬午中秋无月(清代-陈匪石)
群玉山头,记桂子晚香,四天澄澈。片云遮断,知妒谁家圆月。
耐孤冷、偷药姮娥,镇绣奁能启,翠管空设。梦回角枕,唳雁吟蛩凄切。
瞿塘寄踪久惯,有素秋万里,野烟遥接。多情许盟白水,教题红叶。
倘鲛人、泪珠未竭。星采烂、寒生贝阙。目送去客,愁泊岸风利时节。
第14首、满庭芳 寒夜对月忆兰心夫人(清代-沈善宝)
满地霜华,一庭月色,碧空万里无云。流光又尽,能不惜冰轮。
遥望广寒宫殿,锁葳蕤、清绝纤尘。多情甚,素娥青女,耐冷照愁人。
去年。当此际,萍飘蓬合,说剑论文。自西风别去,神返瑶京。
堪叹人间聚散,转轮与、皓魄三分。徘徊处,暗香浮动,梅影又横陈。
第15首、新秋微雨入夜月光皎然有怀兰仙母女(清代-张友书)
远树蝉响寂,一雨生微凉。美人隔秋水,共此明月光。
月光空复明,相思苦难已。听尽漏声长,悄然立花底。
第16首、水调歌头(庆平交七月十七)(宋代-方岳)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第17首、西江月(寿吴景年)(宋代-陈著)
箫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好从龟鹤同长年。看取蟠桃结遍。
事业都随分定,儿孙也靠心传。隐耕窗下腹便便。相去神仙不远。
第18首、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魏晋:陶渊明】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第19首、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其十三 闰月【唐代:李贺】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第20首、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唐代:韩愈】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对日犹分势,腾天渐吐灵。
未高烝远气,半上霁孤形。赫奕当躔次,虚徐度杳冥。
长河晴散雾,列宿曙分萤。浩荡英华溢,萧疏物象泠。
池边临倒照,檐际送横经。花树参差见,皋禽断续聆。
牖光窥寂寞,砧影伴娉婷。幽坐看侵户,闲吟爱满庭。
辉斜通壁练,彩碎射沙星。清洁云间路,空凉水上亭。
净堪分顾兔,细得数飘萍。山翠相凝绿,林烟共幂青。
过隅惊桂侧,当午觉轮停。属思摛霞锦,追欢罄缥瓶。
郡楼何处望,陇笛此时听。右掖连台座,重门限禁扃。
风台观滉漾,冰砌步青荧。独有虞庠客,无由拾落蓂.
第21首、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唐代:白居易】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第22首、水调歌头 其四 金山观月【宋代: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第23首、西江月【宋代:韩玉】
捍拨声传酒绿,蔷薇面衬宫黄。娇波斜入鬓云长。眉与春山一样。
潇洒不禁疏瘦,低回犹似思量。换花梨叶晚阴凉。说与三年梦想。
第24首、庚寅春二月三日甲子大雨雪【元代:王冕】
二月甲子雪,霏花冷作围。
乾坤移气象,草木转光辉。
野鸟浑无语,边尘湿不飞。
长安未归客,应是动心机。
第25首、风流子 丁亥秋,复得仲常书,有楚星燕月,【元代:白朴】
之语。就谱此曲以寄之。花月少年场。嬉游伴,底事不能忘。杨柳送歌,暗分春色,夭桃凝笑,烂赏天香。绮筵上,酒杯金潋滟,诗卷墨淋浪。间袅玉鞭,管弦珂里,醉摧红袖,灯火夜。回首事堪伤。温柔竟处,流落江乡。惆怅鬓丝禅榻,眉黛吟窗。甚社燕秋鸿,十年无定,楚星燕月,千里相望。何日故园行乐,重会风光。
第26首、文式上人月溪【金朝:李龏】
菰蒲声里著禅扃,一派蟾光画不成。试看世人心似火,何时得此定中清。
第27首、二月十六日喜晟至武昌【明代:陶安】
偶傍船窗立,惊看雪袂来。羁怀三月久,欢气一时回。
换米携盐策,延宾举酒杯。从知家信好,病释岸花开。
第28首、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一【明代:张萱】
远水生微凉,丹枫吹四野。秋色满晴川,揽之不盈把。
第29首、二月初二日梦 其一【明代:罗伦】
次第开花次第花,隔墙何必问谁家。也应无奈春光好,长对东风醉紫霞。
第30首、中秋对月有怀滁阳诸公【明代:陈琏】
天上秋已半,人间夜气澄。六合静无氛,银河寒欲冰。
皓月流金波,疏星低玉绳。虚堂集尊俎,转觉忧思增。
光摇莲炬粲,香爇篆烟腾。嘉会固云乐,念念在亲朋。
佳期久乖阔,何时还合并。沉思不成寐,兀坐候晨兴。
第31首、九月七日别墅池亭小酌【明代:林光】
亭子初看落暮霞,南川吏隐渐成家。重阳未至菊先放,春色争妍杏亦花。
元亮饱飧香稻美,懒残常啖芋魁嘉。王官却任醺醺醉,天与精神寿日加。
第32首、寿岳丈海月赵翁八秩又一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
趺坐忘言道气深,清风明月照虚襟。肯寻丹灶延年药,独抱青莲不染心。
世上蜩螗喧可厌,云中鸡犬静闻音。丈人兴寄谁能会?知在梅花四百岑。
第33首、十二月朔【明代:李梦阳】
积阴凌紫极,玄雾暗三辰。黄龙游帝畤,万乘若浮云。
六虬何蚴蟉,杂沓走天神。明王熙庶载,至敬达郊禋。
玉辇亲牛豕,重瞳注鹿群。精诚先百物,咸德届牺人。
扬銮回御道,九宇冀阳春。
第34首、山居秋夜同友人坐月【清代:张盖】
客宿楞伽宫,秋深白露中。云归千涧满,月出万山空。
兵甲何时息,琴尊此夜同。张华有宝剑,醉拔舞雌雄。
第35首、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 其二【清代:郑孝胥】
世人良自浅,非尔独能深。老意趋枯淡,孤踪近郁沈。
方成隔江望,一纵倚楼心。对面谁相识,栖栖未易寻。
第36首、二月三日游风穴白云寺呈通判二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
秀野班春过梵宫,贤僚况复肯相从。风缘禦寇来幽穴,云为渊明出远峰。
柳色直将波共绿,花光疑与酒争浓。一庵此境堪肥遁,寄语山灵幸见容。
第37首、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宋代:黄机】
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百尺游丝,罥莺留燕,判与南园一醉。判与南园一醉。历历斜阳明野水。倚危阑、暮云千里。说似游人,直须烧烛,早晚绿阴青。
第38首、月晦【朝代:唐代|作者:李世民】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第39首、月映清淮流【朝代:唐代|作者:徐敞】
遥夜淮弥净,浮空月正明。虚无含气白,凝澹映波清。
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
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已成。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
第40首、念奴娇·题徐明叔海月吟笛图【朝代:宋代|作者:张元干】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云气苍茫吟啸处,鼍吼鲸奔天黑。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
第41首、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诗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赵时韶】
寂寞篱边野水涯,三花雨蕊带春来。
且图冷淡为生活,不傍门庭闹热开。
第42首、南浦月·寓点绛唇赋潇湘渔父【朝代:宋代|作者:张辑】
来翦莼丝,江头一阵鸣蓑雨。孤篷归路。吹得苹花暮。
短发萧萧,笑与沙鸥语。休归去。玉龙嘶处。邀月过南浦。
第43首、次洪阳岩太卿韵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朝代:宋代|作者:胡仲弓】
莫听豳人歌楚茨,鬻书空笑未多赀。
治中尽说裴怀古,馆下曾宗韩退之。
西望前山谁拄笏,南来别驾例能诗。
昔贤自有清标在,添在桐城一段奇。
第44首、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汪莘】
一簇沙鸥占碧波,手摇双桨叫吴歌。
大罗只许诗人赋,不许诗人上大罗。
第45首、次韵仲平太博中秋斋中对月二绝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周紫芝】
秋蟾此夜一盘明,影落斋坛分外清。
想对风光无处说,夜深聊复以诗鸣。
第46首、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三一【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去岁重阳事已讹,今年亦复病蹉跎。
明年想见山中集,弟妹团栾黄菊歌。
第47首、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 其八【朝代:宋代|作者:滕岑】
静观一世人,忙多闲者少。
须发已剥除,应接亦纷扰。
何术生羽翼,物外得轻矫。
难求九转丹,且尽一尊醥。
第48首、三月二十日闻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寓永州【朝代:宋代|作者:陈与义】
尘隔斗牛三月余,德音再与万方初。
又蒙天地宽今岁,且扫轩窗读我书。
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
零陵并起扶颠手,九庙无归计莫疏。
第49首、张公咏二月二日始游江以集观者韩公绛因创乐俗亭为驻车登舟之所【朝代:宋代|作者:赵抃】
长桥东畔尼朱轮,画栋雕栏锦水滨。
子美浮槎传大句,乖崖游棹看芳春。
樽罍泛泛留佳客,鼓吹喧喧乐远人。
夹岸香风十余里,晚随和气入城闉。
第50首、珊瑚枝枝撑着月【朝代:宋代|作者:释守卓】
仙重三千不可图,从教千古强名模。
长因塞北烟尘息,记得江南啼鹧鸪。
第51首、三月二十一日集海云鸿庆院【朝代:宋代|作者:宋祁】
地胜祠仍古,春余物遍华。
山云时抱石,佛雨不萎花。
岭挟楼梯峻,岩牵殿墄斜。
淙溪杂环佩,怪蔓走龙蛇。
供坐僧飞钵,香园客戏沙。
吾游真草草,深意负青霞。
第52首、七月十九夜有大星殒于西北【朝代:宋代|作者:李彭】
迢迢天汉星,寂寂夜未艾。
孰居无事中,差次若玑贝。
向来西北隅,炜然独颠沛。
彼苍既悠远,神理滋茫昧。
岂君坐逐客,无乃勇自退。
嘒彼亦何为,竟夕屹相对。
络纬啼井栏,和我微吟内。
第53首、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朝代:宋代|作者:张嵲】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第54首、凤凰山泉石胜绝去城无几里而前此未有知者偶因休吏与文中良器二士访寻得瓌奇卓绝之观于荆棘草莽间相顾大笑因崇基趾筑亭榭疏泉甃池为登临啸咏之地九月二十五日游陟归夜作小诗十首 其五【朝代:宋代|作者:葛胜仲】
竹好祗生君子国,松高不受大夫名。
两郎风韵都相似,结作东南四友生。
第55首、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 其一一【朝代:宋代|作者:韩驹】
尔去逢诸父,髯霜貎渥丹。
贫穷宜此报,富贵却难安。
第56首、九月一日有作【朝代:宋代|作者:张耒】
恍恍日光薄,萧萧风叶吟。
今辰九月朔,秋物半侵寻。
赖有堂下菊,芬芳散浮金。
感兹摇落际,采撷慰孤斟。
木落见南山,池清照疏林。
翩翩短羽健,杳杳潜鳞深。
落漠苦无趣,屡空阻抽簪。
晴明蹑吾屐,晚岁多重阴。
第57首、八月六日作四首 四【朝代:唐代|作者:韩偓】
坐看包藏负国恩,无才不得预经纶。
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威凤鬼应遮矢射,灵犀天与隔埃尘。
堤防瓜李能终始,免愧于心负此身。
第58首、赋月【朝代:唐代|作者:李绅】
月,光辉,皎洁。
耀乾坤,静空阔。
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第59首、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
朝镜恶白发,夕梦对故人。
常恨道路隔,忽喜颜色亲。
相笑勿问年,青铜早伤神。
鸡嚎天欲白,向者犹疑真。
第60首、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朝代:宋代|作者:姜夔】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
过秋风、未成归计。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