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诗精选》可能是您在寻找古诗词推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1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宋代-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héng)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huǎng)惚(hū)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qióng)楼。虾(há)蟆(má)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第2首、西江月(元代-谭处端)
役我尽因心意,涤除般若玄机。不劳南北与东西。
方寸些儿便是。
宝鉴尘埃蒙昧,须从磨炼辉辉。光明一点照无为。
直入蓬莱幽邃。
第3首、月峡重九感怀(宋代-李曾伯)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第4首、七月甘六日登四望亭小酌和赵守韵二绝(宋代-陈文蔚)
为爱黄云到晚晴,一樽高兴寄危亭。
风荷卷水高低绿,烟树连山远近青。
第5首、乙亥闰十二月重改仍至元(元代-黄镇成)
玉殿垂衣俪典坟,矞云承泽浃乾坤。归馀不数秦终闰,纪历重瞻汉后元。
万里耕桑环海域,一溪渔钓老烟村。愿闻龚鲁为州邑,亦欲承风造羡门。
第6首、中夜起坐惜春亭月照酴醾清香郁然因成四韵(宋代-王庭圭)
袖手归来避世尘,酴醾对坐惜馀春。靓妆不入市廛眼,幽韵只应丘壑人。
醉唤江梅君益友,力移亭竹我比邻。天公著意怜诗客,月色西窗一夜新。
第7首、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宋代-司马光)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第8首、湘月 秋鹭(清代-杜贵墀)
一分凉雨,更一分白露,碧云闲静。偷入芦花人不见,瞥立向银塘稳。
获浦罾移,莼湖棹转,不耐春锄冷。青天空阔,散为飞雪飘尽。
生计岂恋鱼虾,低徊泽国,似觉风标损。写向洞庭,波起后,头戴丝丝霜印。
战鼓声腾,镜湖梦绕,好个渔翁影。多情翘注,草堂西畔相等。
第9首、宿江口舟中见月 其一(明代-唐文凤)
扁舟宿江口,露下夜初永。菰蒲猎猎声,叶飐风不静。
缺月出未高,微波翻碎影。王事有程期,无寐自深省。
第10首、杂曲歌辞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第11首、二月二十六日展先大人墓(清代-许传霈)
触景悲风木,茫茫五度春。伤心一抔土,犹未安先人。
墓草年年绿,堤杨冉冉新。初成寒食奠,无限泪沾巾。
第12首、七月八日午憩圆通寺偶成(明代-饶相)
肩舆偶憩圆通寺,始识庐山面面奇。古木悬崖从后拥,小桥流水向东之。
白云常锁禅关路,翠竹偏招俗驾移。欲就空门问真诀,空门真诀本无辞。
第13首、七月八日同季高渡江东归述怀分得龛字(元代-王祎)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驱车燕赵北,弭节吴越南。
季子誇远适,虞卿劳负儋。谓将风翮翔,讵能辙鳞淹。
蹉跎岁云壮,颇觉世事谙。致君术岂谬,枉己意已惭。
乃知兔株守,殊胜虎穴探。遭时兵革兴,江淮战方酣。
日夜羽书急,列城俱戒严。况兹钱唐俗,险恶人何堪。
千钱购斗粟,累日食无盐。吾徒事文翰,不解从戎骖。
客囊更羞涩,愧乏黄金兼。归欤岂不乐,何待霜露沾。
长揖别英游,明发张云帆。同行藉佳彦,高谊中心衔。
依依共蔬食,霭霭接丛谈。长路顿蓝舆,凉飔浮葛衫。
原田毕新穫,村酿如蜜甜。顾惟出处意,幸子同酸咸。
子家岘山阳,第宅深潭潭。藏书故可读,一一悬牙签。
稍须襆吾被,相从坐山龛。世故易翻覆,人情剧寒炎。
殷勤亦何属,宝尔笔锋铦。
第14首、中秋待月不见 其一(宋代-仇远)
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纵有侯芭常载酒,惜无李白共登楼。
蛩催织妇贫非懒,云掩霜娥老似羞。应笑山翁痴守待,满身风露冷貂裘。
第15首、六月不雨至七月中自宽一首(宋代-苏籀)
宿舂仅有忧将竭,嘉穗连云委暵暘。
厦屋珍台求暂寓,桃笙葵扇殆难当。
荷烝兰藉肴溪涧,藕脆萍馨饭莽苍。
龙火西颓已辰浃,何时得见雨浪浪。
第16首、七月八日要阎公达承议晚酌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河桥散灵鹊,曜景逾佳期。池华延舒月,尚可倾一卮。
欲以要良宾,秋事言凄其。岁往岂再得,绿发含霜滋。
寓意不在饮,营驾君莫辞。
第17首、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二(宋代-韩琦)
三月游河魏国风,惬山通日正暄融。压沙寺古花残雪,过马桥高水饮虹。
众乐自深春色外,万愁俱泯醉吟中。天公恐雨伤民意,只放轻云暝碧空。
第18首、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宋代-吴潜)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
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第19首、十二月望观月 其一【清代:缪公恩】
碧落群嚣静,清光一片寒。不知深夜里,耐冷几人看。
第20首、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唐代: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第21首、七月望烟波观对月【宋代:张镃】
我生好奇难比论,流水古木期终身。卜居城隅易得趣,窗户日与青山亲。
出门陂湖旧烟涸,连岁乃尔成奫沦。结亭据要虽屡赏,物景尚厌非清真。
商飙入序才两夕,猛雨尽洗炎歊尘。今晨已复暑不奈,挥汗几欲捐衣巾。
晚风引履到云镜,萧爽意象生无垠。须臾从地出伟观,光洁万丈推冰轮。
波明上下互发越,弥望但怪镕黄银。烟芦窣飒杂虫响,渔艇隐约收丝缗。
人生何用计俗眼,强起口笑胜眉颦。急倾巨盏叫李白,今古不问交精神。
相随拟造广寒阙,共醉更住三千春。
第22首、待月久不至须臾破星露溪光发众实欢呼席上次【宋代:李弥逊】
待月新亭与已慵,眼花空乱烛花红。
溪山路隔烟尘外,觞咏身疑梦瘕中。
却暑已烦瞋恚雨,扫云须赖吉祥风。
水光已报冰办信,一笑难令万斛空。
第23首、九月九日寓九江时户部李时雍同年预约游庐山以是日雨作中辍时雍复遣人送酒侑以一绝因走笔戏答四绝 其四【明代:王缜】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第24首、九月十四日上亲策试赐膳华盖殿西庑下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明代:董纪】
大明开运主文昌,多士争能翰墨场。有分只尝光禄酒,无缘得享大官羊。
殿庭重典归仪礼,乐府新声出教坊。喜动天颜蒙顾问,朝衣熏染御炉香。
第25首、中秋夜不见月【宋代:朱淑真】
不许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拔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
第26首、西江月(七)【宋代:张伯端】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第27首、天水鉴对月【元代:元淮】
昨夜新霜酿晓晴,晚霞入海耀南闽。可怜天际乡关月,也到金渊照旅人。
第28首、中秋月出复雨有怀叶子文汤明叔【朝代:元代|作者:仇远】
溧滨三度见中秋,感叹光阴逐水流。
常是浮云妒佳月,不容老子醉高楼。
鲈香易动张翰兴,鲸背难追李白游。
遥忆诗人豪气在,湖天空阔放扁舟。
第29首、鹧鸪天·乙丑八月十八日寿太孺人【朝代:宋代|作者:郭应祥】
人道今年秋较迟。木犀全未放些儿。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
呼宝鼎,伴渠伊。堂萱喜色正融怡。儿前妇后孙曾从,岁岁称觞无尽期。
第30首、【黄钟】人月圆·一枝仙桂香【朝代:元代|作者:赵孟頫】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第31首、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六【朝代:宋代|作者:杨景】
丈丈蛇矛锦甲新,虬须虎头汉将军。
弯弓盘马当牙帐,双发鸣髇入塞云。
第32首、赠山月道士【朝代:宋代|作者:姚勉】
山高月小赤壁游,梦中道士鹤掠舟。
当时此鹤是君否,犹爱山月悬高秋。
夜深万籁寂不嚣,金波行空烂将流。
划然一啸拍栏玉,宇宙万物皆浮沤。
第33首、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一五【朝代:宋代|作者:赵蕃】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
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第34首、十二月朔巢县道中【朝代:宋代|作者:章甫】
瘦马从摇兀,行装更寂寥。
老来宁浪出,此去有佳招。
岁暮风霜苦,山长馆舍遥。
儿曹应念我,今日是生朝。
第35首、赞月庵【朝代:宋代|作者:释宗琏】
这个老汉,浑无缝罅。
点铁成金,指鹿为马。
以张拙秀才语擒纵多口,阿师跨三脚馿儿,指点诸方话霸。
遇贱时三世诸佛正眼难窥,遇贵时八大龙王亦难酬价。
阿呵呵,也大差。
只因会春园里失却眼睛,从此恶名滔滔流遍天下。
高挂虚堂兮如师子全威,一任百怪千妖暗中惊讶。
灯禅灯禅,第一不得容易与伊点化。
第36首、顷干道辛卯岁三月望夜与周子充内翰泛舟石湖松江之间夜艾归宿农圃距今淳熙己亥九年矣余先得归田复以是夕泛湖有怀昔游赋诗纪事【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
石湖花月浮春空,忆共仙人同短篷。
三更半醉吹笛去,棹入湿银天镜中。
鹤鸣唤归斗未没,却步扶疎花底月。
不知行到碧桃边,但见天风吹积雪。
月圆月缺今几回,依旧满湖金碧堆。
仙人还上玉堂宿,合有片时清梦来。
一笑流光飞电抹,嫦娥相对两愁绝。
桂枝应亦老无花,蟾兔不须疑鹤发。
第37首、二月吟【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林下故无知,唯知二月期。
酒尝新熟后,花赏半开时。
只有醺酣趣,殊无烂熳悲。
谁能将此景,长贮在心脾。
第38首、三月晦日夜坐有感【朝代:宋代|作者:宋庠】
城头吹角乱昏鸦,坐敞空楼感岁华。
遥电不知何处雨,狂风还送一年花。
洛桥禊席随流水,箕岭仙巢倚暮霞。
出处半生虽未决,归心常傍故侯瓜。
第39首、中秋咏月(咏诗后,乘兴遂子夜鸣钟,烈祖闻之,不罪也。召问其所求,唯愿鹅生四脚,鳖着两裙。)【朝代:唐代|作者:谦明】
迢迢东海出,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江南余载》下)(〖1〗《岁时广记》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联》引《漫叟诗话》:‘南唐金轮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玩月,得诗一联云:“团团离海角,渐渐出云衢。
”竟思下联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联云:“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遂不胜其喜,径登寺楼鸣钟。
时有善听声闻之:“此钟发声通畅,若非诗人得句,即是禅僧悟道。
”验之果然。
好事者有诗云:“为思银汉中秋月,误击金轮半夜钟。
”’〖2〗《全唐诗》八五一、《全五代诗》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诗》,前二句作‘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
《全五代诗》引《江南野录》:‘李昪受禅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钟,一城皆惊,召将斩之,云夜来偶得月诗,乃云云。
李昪喜而释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则。
今检《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诗话》作‘南唐僧谦明’诗,知明光之名为南宋时之别传,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则移附于此。
另《钓矶立谈》谓作诗者为‘头陀范忠嵩’。
《江邻几杂识》作‘南唐一诗僧’,当即为《全唐诗》所本。
)-476-。